摘 要:學會應用題的解法,就是用數學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要閱讀題目,理解題意。準確地找到題目之中的數量關系,然后根據關系進行列式和計算,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關鍵詞:應用題;分析;解答;習慣培養(yǎng)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難于突破的瓶頸,也是每次測試中失分最多的地方,同時是小學數學的重點和難點。應用題是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學好應用題,不僅僅是數學上的要求,更是實際生活的要求。
在小學階段一般都是簡單應用題,其目的是讓小學生通過讀題分析,進而發(fā)現(xiàn)題目中的問題,嘗試解答應用題,一般是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出現(xiàn)的,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數學思維,為以后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但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小學生很多時候不會解答應用題,不知道從哪里入手,另外由于小學生識字量少,閱讀理解能力有限,從而對應用題不感興趣,測試時多半學生采取放棄應用題,導致數學成績低下,嚴重挫傷積極性。面對這種現(xiàn)狀我們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嘗試從簡單應用題開始學習,逐漸培養(yǎng)數學思維,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信心,及時鼓勵學生,使學生喜歡做應用題,從而全面提高解答應用題的教學質量。
在解答應用題的教學中,實踐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以下幾點習慣:
一、 培養(yǎng)認真讀題,學生養(yǎng)成理解題意會找關鍵詞的習慣
讀題是解答應用題的關鍵,在教學中要做到“粗讀”“細讀”“精讀”的三步走的習慣。所謂“粗讀”就是快速地讀一遍題目,大致感知題目信息。“細讀”就是要詳細地讀一遍題目,進一步理解題目。“精讀”就是要精細化讀題,讀過去后就要找出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從而能找出數量關系并會列式計算。由于小學生識字少,一下子很難理解題意。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先領讀,然后讓學生自己慢慢讀幾遍。再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對于應用題中學生不熟悉的關鍵詞語,教師要詳細解釋清楚每個詞語所表達的意義,并引導學生盡量能轉化成自己的“語言”。這樣就便于理解題目的含義了。教師除了解釋題目中詞語的含義外,還盡可能多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幫助學生理解。這樣學生慢慢學會了讀題,并逐漸理解題目信息。教師還要及時幫助學生學會整理題目中的信息,列出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這樣就能很快地解答應用題。
二、 培養(yǎng)學生會找數量關系,并能正確選擇算法的習慣
在解答應用題時,概括題中的數量關系對于解題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好這一關鍵,教會學生認真分析的能力。學生解答應用題的過程既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又是一個探索及對數學知識的運用過程,也是全面提高自己解題能力的一個過程。
在學生理解題意后,要引導他們進一步弄清題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已知與未知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等量關系的分析,并根據題意用文字寫出等量關系式,進而學生很快就能選擇正確的算法。從而學生逐漸感悟到分析數量關系是正確解答應用題的最關鍵步驟。小學中的應用題教學時教師要結合運算的概念教學,在教學時要盡量結合生活實際,對現(xiàn)有教材按照生活實際整編例題。要通過身邊具體的事例使學生了解運算的意義和應用。并且有意識地用直觀手段——擺模型、觀察圖片、描述情景、數形結合等聯(lián)系起來。如在講解行程問題和有關修路問題時,采用畫線段圖的方法是最直觀、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時教會學生畫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對幫助他們正確分析數量關系起很大作用。總之在應用題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題意,使學生感受到應用題就是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有效手段,讓每個學生懂得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三、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驗證求得的結果是否符合題意的習慣
學生經過對問題中數量關系的分析后,已經弄清了題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從而學生為了解決問題,會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因而學生在正確地選擇了算法以后,一般都能列出算式并正確的計算。列式有兩種:一種是列出分步算式;另一種是列出綜合算式。一般來說,列分步算式比較容易,列綜合算式比較難。要強調學生養(yǎng)成認真細心的習慣,認真書寫數字和運算符號,還要正確選擇單位名稱。如:小時、分鐘、秒鐘等。問:“多少錢”就以“元、角、分”做得數的名稱。因此,教師要多指導幫助學生,教會學生多積累知識,提高學生的分析驗證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 培養(yǎng)學生檢驗題目和正確作答的習慣
我們提倡經過驗算,再寫答案,把驗算真正看作解題全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應用題得出答案后,把算出的結果與原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聯(lián)系起來。檢驗我們列的算式是否符合題意,就要結合題目弄清算式的意義;然后檢驗計算過程有沒有錯誤的地方,還有得數是否合情合理,得數的單位名稱是否正確。這樣經過嚴格的檢驗如果沒有錯誤再正確作答。我們在教學中要讓學生養(yǎng)成應用題必須作答才算完整地完成了解題過程。
總之解答應用題要從簡單到復雜,從低年級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解題習慣,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和邏輯思維。從簡單應用題開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為他們今后學習數學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就能獨立地解答應用題,同時也提高了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施鐵如.解代數應用題的認知模式[N].心理學報,1985(03).
[2]張慶林,管鵬.小學生表征應用題的元認知分析[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7(03).
作者簡介:
劉發(fā)海,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臨夏州和政縣灑拉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