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將元認知策略的理論知識,用以指導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旨在促進高中生英語聽說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元認知策略;高中英語;聽說自主學習
一、 引言
在目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重點常在于閱讀能力的訓練、語言點的積累和語法知識的傳授。英語聽力的訓練大多局限于聽課文,或“聽習題—對答案”的學習模式中。然而,英語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美國心理語言學家Mr. River認為,聽的過程不僅是接收的過程,還是一個建立的過程。多聽地道的英語材料,接收理解內化得多了,便會產生強烈的說的欲望,語音語調也更加純正,口語能力的提高便有了堅實的基礎。本文以一節自主學習的課堂為例,展示筆者在一個學期內試行的英語聽說教學模式,以此來研究元認知策略對高中生英語聽說自主學習能力的促進作用,探究比傳統教學方式更佳的英語聽說教學模式。
二、 研究的理論基礎
元認知是美國心理學家Flavell在1976年提出:元認知是認知主體對自身的認知過程的認知和意識。作為一種英語學習策略,OMalley和Chamot提出自我學習的管理步驟——制定學習計劃,監控學習過程和評估學習效果。Zimmerman對自主學習進行深入地研究后認為,在元認知方面,學生若可以對學習過程進行計劃、組織、自我指導、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他的學習便是自主的。本研究把元認知策略中專注于學習目標策略和自我評估策略融入英語聽說教學,旨在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教材特點和學習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監控和反思學習進展,調整學習方法,以最大效率達到學習目標。
三、 聽說自主學習教學實例研究
(一) 研究對象分析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泉州五中國際部高二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知識儲備,學習積極性高,但學生之間的英語成績仍存在一定的差異?,F階段教學重點為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聽力以及正確自我評價的能力,以聽促說,鼓勵學生大膽將聽力所學內化為自己的口語表達與交流。
(二) 教材分析
由于學生的英語能力普遍高于普通高中學生的水平,筆者選取一篇名為The ‘Weak-tie Theory的講座作為聽說課的教材,難度與雅思聽力講座相當,以第二課時為例,具體闡述元認知自主學習策略在英語聽說課中的運用。這篇教材涉及的核心內容為社交網絡的交流方式給人們帶來的優點和危害。文章語速正常,語料豐富,邏輯分明,便于鍛煉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與表達的能力。
(三) 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目標:讓學生提高速記關鍵詞能力,掌握語言點,復述所聽到的內容。
能力目標:學生學會利用元認知策略的專注目標策略,專注于教師設定的問題;在聽力過程中運用學習策略,填寫教師設計的自我測評表(即利用元認知策略的自我評估策略,了解學習中的缺漏點,進一步掃除聽力障礙)。鼓勵學生復述聽到的內容,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學生對社交網絡交流方式對生活影響的利弊有更深刻的認識。
(四) 教學過程
Step Ⅰ:導入:回顧上節課內容。利用學生朋友圈和其他社交網站的照片引入話題,保持學習興趣。復習詞匯。
Step Ⅱ:技能訓練:①聽文章的過渡段落,承接上節課的內容,揭示本堂課的主旨。②聽社交網絡的優點段落兩遍,讓學生記筆記,鍛煉捕捉關鍵詞的能力。將所有學生分為3個學習小組,在小組內討論并各自復述答案,監控彼此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③各組派代表上臺展示整合后的筆記,根據筆記分點復述,鍛煉口語表達能力。④讓學生比對和評論不同小組的筆記和表現,并在筆記中標出不足的地方,以便在第三遍聽力中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教師指出學生表現的優缺點。⑤聽第三遍錄音,學生修正指出的問題,完善筆記。對學生仍不清晰的要點,教師進行點評。⑥填寫聽力自評表,自我監控學習成果和不足。
Step Ⅲ技能運用:①聽社交網絡的問題段落一遍,利用之前所訓練的能力,回答多選題。②利用每組的電子設備,有選擇地重聽組員需要的要點,學生復述每個選項的細節,教師點評學生表現。③再次填寫聽力自評表(模板同上),指導學生課后進一步的訓練。
Step Ⅳ: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升華主題,拓展學生思維。
Step Ⅴ:作業:①復習本課所學的詞匯。②通過精聽或復述,對評價表反映出的問題進行消化。
(五) 教學實例的結果分析
本節課堂實例中,自評表明確反映了學生們在這堂課中的學習情況。講座中的難點多數學生需要聽兩至三遍才能理解并記全信息點;約25%的學生三遍聽力播放完仍然無法掌握這部分信息,需在自評表中標記,在課后彌補缺漏。通過自評表指引教師為學生精準解答難點,通過分組討論、海報展示和靈活使用聽力設備,讓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的自主性,在自我評估策略的指引下,有針對性進行訓練,提高課堂效率。在口語方面,約35%的學生口語能力優秀,能流利自信地復述內容,而這部分學生聽力能力也同樣優秀。大部分學生在復述中存在斷斷續續、用詞不準的問題,根源在于對聽力文段中出現的詞不夠熟悉,長難句聽力反應不佳。學生通過教師點評、學生互評、自我測評,可以在課下針對自己的弱點進行口語的練習和背誦,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四、 研究結論及其對英語聽說教學的啟示
筆者發現,被研究的學生在一學期的課堂自主學習模式下,元認知學習策略掌握得更嫻熟,聽說水平普遍優于普通高中的學生,參加雅思考試聽力成績皆在6分以上,45%達到7分以上。同時,根據一學期以來的周考成績分析,筆者發現能夠積極關注學習目標,進行自我評估的學生,學習成績的進步快于少部分上課不夠積極的學生。這表明,在聽說自主學習課堂中,積極利用元認知策略學習的學生,更加明確學習目標,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積極解決,調整學習方法,反思總結學習進程。這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實現了從他律到自律,從外控到內控的轉變。而上課不能積極適應這種學習模式,沒有學習目標,忽視自己學習中的弱點,沒有在課下針對缺漏進行強化學習的學生,難以突破自己的成績。
另外,聽力的教學課堂,通過這種自主學習模式,擺脫了“聽錄音—對答案”的枯燥,摒棄了全班學生聽力課“一刀切”“一起學”不注重個體差異的低效,實現了課堂氛圍的活躍融洽。學生在課堂中可以更多的表現自己,評價他人,互相學習,大幅度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在當中充當引導者,根據學生在不斷變化的學習水平,合理選擇教材,設置學習問題和課堂活動,引導學生注重并養成自我監控、自我評價的習慣,充分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同時,學生能有針對性地解決自己的問題,教師能有針對性的點評學習內容,大大地提高學習效率。筆者希望通過對高中英語聽說課堂的研究,提高學生對自主學習的重視,提升英語課堂的效率。在日后的英語教學中,仍需要堅持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并進一步完善和革新。
參考文獻:
[1]Chamot, A. U.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 instruction: current issues and research,2005.
[2]何華珍.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4):287-289.
[3]劉電芝.元認知學習策略[J].學科教育,1997(7):45-48.
[4]華維芬.試論外語教師在自主學習模式中的定位[J].外語研究,2008.3:21-22.南京:南京國際關系學院出版社.
作者簡介:
蔡妍瓏,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