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是富有成效的一種方式,它能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交流,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互動,真正形成學習的“統一體”。通過合作學習,增強學生合作意識和競爭能力,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有效性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指出,學會合作是21世紀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合作學習也是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種主要的學習方式之一;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度,提高了學習密度,并且拓寬了學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呢?
一、 獨立思考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前提
愛因斯坦說過:“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為和獨立思考的個人。”學生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基礎上再合作、再交流,這時的小組合作學習才是有效的、高質量的。在實際教學中,我一般先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給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得出自己的結論。之后再讓學習小組進行合作,這時,小組成員可以在組內充分表達自己想法。這樣的合作學習才能言之有物,才能有思維的碰撞,才能有個性的交流,才能有“存異”與“求同”結合,才是富有成效的合作學習。
二、 合適的教學內容是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關鍵
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方式,但它不是“萬金油”,不適合全部的教學內容,只有一部分內容適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所以,在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從教材內容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的需要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比如:
(一) 選擇文中容易產生的分歧點
如學習小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小鹿的玫瑰花》這一篇課文時,“小鹿的玫瑰花有沒有白栽?”有的同學覺得“小鹿一朵玫瑰花都沒看到,它的玫瑰花白栽了”。也有同學卻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小鹿的玫瑰花給別人帶來了快樂,它的玫瑰花沒有白栽”。教學時,我抓住此分歧點讓學生展開討論,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最后小組匯報、全班交流,形成一致意見:“小鹿的玫瑰花沒有白栽”。這樣,既突破重點,又解決了難點,合作質量也得到了提高。
(二) 針對學生認知和情感發展的矛盾點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玩具柜臺前的孩子》一文中那個玩具柜臺前的孩子——小兵,那么喜歡小汽車,為什么不讓媽媽買,也不接受售貨員阿姨的贈送?針對這一矛盾點,我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在討論中,他們的認知得到了提升,從而深刻地體會到小兵的體貼、懂事。
(三) 品析文中關鍵詞、重點句
如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我為你驕傲》,教學中可抓住文中“我”打碎老奶奶家玻璃前后以及“認錯”后的情感變化的詞語進行品析、討論。
(四) 拓展延伸文本內容
很多課文內容,作者為了特定的表達效果,故意不作詳細的描述,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這時就可以提出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全班交流。如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讓學生討論交流:“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會聽到什么?”既拓展延伸了課文內容,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三、 師生合作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保障
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個體在討論時難免出錯,這時,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及時發現學習存在的問題,給予正確的引導。在每一次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我們不可能也沒辦法參與到所有小組的討論過程。這時,我們要有選擇地參加小組討論,了解學習小組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引導;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我們一定要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參與討論,讓他們也學有所得,并對于他們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在參與過程中,要掌握學生的思維動向適時引導,突出學生的閃光點,把討論交流推向高潮。
(一) 教師積極參與其中
在學生交流討論時,教師不能只是旁觀,更應該積極地參與其中,和學生一起學習探究,傾聽每一位學生的心聲,為學生的合作學習提供及時的幫助和指導。同時,教師也是一個學習者,學生知道的我們不一定知道,學生的疑問我們未必能解答,教師在參與中應放下“師道尊嚴”“權威心理”,積極地與學生共同學習探討,以達“教學相長”的目的。
(二) 激勵學生學習動機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我們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學生自尊心,愛護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提出問題,進行充分的辯論,也可以讓學生保留意見。我們要放下架子,只能以學習伙伴的身份參與,讓學生覺得我們和他們在同一起跑線上,共同學習。
(三) 創造和學生平等的對話氛圍
人本主義教育家羅思杰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安全的氛圍。”新課程主張:“語文教學應在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小組合作中,教師應積極創設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教師放下身段和學生平等溝通和對話,讓學生感受到平等和溫馨,可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四、 激勵性的評價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動力
激勵性的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根據課堂教學實際,多采用激勵性的評價:
(一) 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比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更重要。所以,我們要對小組合作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外,更要對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更多地去了解小組成員的傾聽、交流、合作情況,對表現優秀的學習小組和成員給予激勵性的評價,從而達到以評價促進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二) 注重自身評價、相互評價和老師評價的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努力發現每個小組成員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能力、討論中的情感表現,以及相互交流的能力,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優勢,給予學生激勵性的評價,幫助學生達到更高的發展目標。
(三) 小組成員的評價和學習小組的評價互相結合
我們要重視對每個學習成員的評價,也要重視對他所在的合作學習小組進行評價,做到有點有面,有的放矢。
總之,合作即大家參與,人人平等。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恰當使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能力得到培養,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作者簡介:
肖巧珠,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文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