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 盛樂山
國家同意錢塘江源頭區域納入全國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以來,省市縣政府及有關部門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多措并舉,試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工作機制初步建立。省市縣三級統籌協調,合力推進試點工作的機制初步形成。省里建立例會推進制度,定期總結交流各地好的做法經驗,分析研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推進工作的措施和辦法;廳局之間建立聯絡員制度,具體對接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試點市縣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建立工作專班,認真落實試點要求。
二是項目推進整體順利。據統計,四縣(市)試點項目共 82 個,已開工 70 個、占 85.4%。從總體情況來看,項目進展順利,達到了階段預期目標。
三是管理制度逐步健全。今年4 月,浙江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浙江省錢塘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資金管理辦法》,保障了試點工作資金管理有章可循、有規可依;8 月,由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牽頭,六部門聯合起草了《浙江省錢塘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和《浙江省錢塘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管理辦法》已上報浙江省政府并已經同意,近期即將印發。各地也制定了配套政策和制度,有力有效地規范試點工作的推進。
一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錢塘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保護修復試點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浙江的具體實踐,對于浙江省“兩個高水平”建設和大花園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要按照總書記對浙江提出的“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要求,切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做好錢塘江流域生態保護修復,為浙江人民謀幸福。
二是保護錢江源頭國家生態功能區,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格局的需要。錢塘江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是浙江省第一大河,也是浙江的母親河,世世代代孕育著浙江文明。錢塘江境內流域面積占全省陸域面積 47%,打造錢塘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是保護錢江源頭區域生物多樣性,確保自然生態系統健康穩定向好的需要。錢江源頭區域內生物多樣性豐富,通過實施錢塘江源頭區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可以形成有序的生態鏈條,切實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和自我維持能力,確保自然生態系統健康穩定向好發展。
四是完成國家試點任務,探索東部地區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浙江樣板的需要。國家選擇浙江作為第三批試點之一,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為全國提供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作經驗和借鑒參考。我們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探索出一條東部地區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的浙江樣板、浙江做法、浙江經驗。
試點縣市要以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認真檢視前期工作存在的問題,對標對表,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
一是錨定目標。錢塘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主要目標是:到 2021 年,實現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在保持全國領先的基礎上有進一步提高,水系源頭、重要濕地、河谷等生態敏感區生態保護與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明顯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顯著增強,生態安全更有保障,實現高起點打造生態空間、高質量推進生態修復、高水平開展示范建設。
二是落實任務。具體來說,要重點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第一,抓行動計劃編制。浙江省《三年行動計劃》已完成了編制。四縣(市)要按照浙江省《三年行動計劃》,編制縣級《三年行動計劃》,特別是要謀劃好提煉好本地區工作的特色和亮點。第二,抓重點項目推進。四縣(市)要進一步細化確定 82 個重點項目中各個子項目的名稱、位置、規模、投資估算、績效目標、資金來源和各自具體比例,要把所有的項目空間化、落實到底圖上、明確具體坐標范圍。各地要進一步明確各個重點和子項目責任人,明確任務表、時間表、責任表,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市縣和責任單位領導要定期跟蹤督查,及時解決好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在規定時間能完成項目竣工驗收。第三,抓特色亮點謀劃。四縣(市)要緊緊圍繞試點工作總體目標,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整體性、系統性推進的要求,認真研究和提出本地區特色亮點工作,突出亮點,把亮點做亮、特色做優。第四,抓自然修復為主。關于生態修復問題,總書記多次強調要順應自然,堅持保護優先、自然修復為主,減少人為擾動。第五,抓制度機制建設。通過試點工作,從組織領導、責任落實、項目安排、資金管理、監督監管、驗收考核等方面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逐步構建職責明確、協力推進、務求實效的工作格局,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合力推進工作。
三是強化責任。第一,抓工程實施監管。四縣(市)要嚴把試點項目選址關、規劃關、實施關、質量關、規矩關等“五個關”。省里將加快建設生態保護修復信息監管系統,充分利用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航空航天遙感監測等技術手段,建立天、空、地一體化監管平臺,對工程實施情況進行全程監管。第二,抓績效評估考核。省里將抓緊制定試點工程績效評價辦法,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將試點工作納入年度工作目標任務考核。相關績效評價和考核結果作為后續中央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四縣(市)也要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考核評估機制,推動工作責任進一步落實。第三,抓黨風廉政建設。生態修復工程涉及項目多、資金大,黨風廉政方面出了問題不僅影響干部自身,關鍵還影響工程質量。各地必須把黨政黨風廉政建設作為重要任務來抓,貫穿于項目立項、實施監管和驗收評估各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