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戰場,體育教學本身所具有的優勢對于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為了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順利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本文以《高校體育教學中大學生思政教育分析》為課題,從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勢入手,對其優勢性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究了高校體育教學開展思政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9-000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9.004
一、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勢
在傳統意義上,體育教學的初衷是提高學生體質,讓學生有個強健的體魄并且掌握一定量的體育知識。但是,從這個層面上來看,體育教學的作用很有限。“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所以如果能夠讓體育教學在保證學生身體健康的基礎上,發揮出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那么就能極大地提高體育課程的作用,促進學生身心同步健康的發展。一般而言,學生都比較喜歡體育課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他們能很好地放松身心,用更積極向上的態度接受體育教學,所以,這為思想政治知識內容的融入奠定了基礎。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相當于強化思想政治實踐教學過程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以課堂教學為主,而一些重要的實踐教學內容,比如讓學生到紅色基地參觀學習、參加社區義務服務等,都有所欠缺。但是,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授課教師都可以有意識地將這些思想政治實踐教學內容添加其中,不僅可以讓學生鍛煉身體、強健體魄,而且還能在此基礎上學習到思想政治知識,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當然,體育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體育競賽,讓學生意識到競爭與合作之間的關系,在競爭中尋求合作,在合作中合理競爭。
(二)體育教學具有動態性特征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活動都是在課堂上進行的,這就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疲憊感,而大部分的思想政治知識內容都很枯燥無味,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育,這就加劇了學生對思想政治教學的厭煩心理。但是,體育教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動態性,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心理,真正地為學生提供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在快樂中學到知識的教學環境。體育教學一般以實際活動為主,而很少涉及枯燥的知識,如果能夠適當地在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內容,那么就可以讓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能的基礎上還學習到思想政治知識內容,接受思政知識的洗禮,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實現素質教育。
(三)高校體育教學有更好的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對于學生學習知識有很大的影響。與課堂教學相比,體育教學是在戶外進行的,在廣闊的操場,學生有更好的學習心態,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下更容易學到知識。這就需要體育教師能夠充分地利用這些條件,與思想政治教師進行溝通,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安排教學內容,讓體育教學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機結合,擴大思政教育的影響,讓學生能夠塑造更為健全的人格。
二、高校體育教學開展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教師要明白,將思想政治教育與體育教學有機融合并不是簡單地將兩者的教學內容相加,而是要將兩者合理分配,盡可能地選擇兩者有交叉的內容部分,實現共贏。開展教育必須要認清教育主體,知道他們所需要的是什么,并且根據實際情況滿足他們的要求,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地實現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得到體現,不僅需要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同時也要根據學生反饋意見進行調整,為學生服務,尊重學生的意愿,這樣才能保證相關教育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
(二)體育教師要加強對自身思想政治知識的學習
教師的言談舉止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如果體育教師不能為人師表,那么他們在體育教學中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很難使學生信服。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而是需要廣大師生嚴于律己才能發揮作用。所以,體育教師要加強對自身思想政治知識的學習,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而學生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他們尤其應該在思想和行為上把握尺度,遇事沉著冷靜,嚴格按照素質教育的培養標準約束自己,讓自己做一個對社會發展有用的人,最大程度上發揮出自己的價值。
三、結語
一言以蔽之,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核心始終圍繞在提高學生體能素質方面,而不能最大程度上發揮出其思政教育的作用。但是,在素質教育要求下高校體育教學不僅應該承擔著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的重擔,還必須肩負著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的重任。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可以讓學生在提升身體素質的基礎上還學習到思想政治知識內容,接受思政知識的洗禮,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實現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房高建.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方法探究[J].企業家天地旬刊,2009(6).
[2]王長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對大學生實施德育教育的優勢分析及優化途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李春峰(1985— ),男,漢族,浙江溫州人,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