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對學生日后身心健康發展產生很大影響。本文首先探究心理健康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其次結合小學生自控能力差、學習壓力大以及對自我缺乏認知等實況,最后提出幾點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實施的策略,分別是建設心理健康驛站、和德育教育有機結合以及滲透于各學科教學中。希望與小學教師一起分享經驗,優化班級管理效果,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班級管理中常用方法,對小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調節與維護,進而養成良好的心理行為習慣。盡管小學生年紀小,但心理健康教育也并非一件簡單的事,仍然具有挑戰性。針對班級管理中遇到的心理健康問題,教師應及時實施應對策略,實現有效管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一、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 有助于引導學生朝健康方向發展:班級是一個大熔爐,有不同性格的學生,有可能對周邊人、事物產生厭煩情緒,甚至出現敵視。這樣的同學對自己性格掌控能力通常較差,可能會在自習課上隨意講話、在課程教學中打斷教師講課等,嚴重影響班級秩序。教師應結合該類學生年齡、家庭狀況以及心理特征,明確異常狀態出現的成因,參照小學生心理健康標準,有目的性地進行引導,實現促進學生道德品質健康發展。
(二) 促進班級工作正常運轉:心理健康的學生在人際交往、學習、對班級的態度均是積極穩定的,但是伴隨年齡的增長以及接觸事物的增多,可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與壓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幫助學生解除困惑、釋放壓力,預防心理問題,也能及時發現與處理心理問題,以免出現干擾班級秩序、影響班級榮譽的行為,進而有助于班級各項成長。
(三) 協助學生對自我有正確認知: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不斷完善自我,最大限度地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養成自我監督、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對他們的優點及時表揚,增強自信心,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將他們的自我管理和教師管理有機結合,提升班級管理效能。
二、 目前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 學生自控能力薄弱化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認知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偏低,通常無法實現對自己言談舉止的支配,易模仿他人,自我情緒調節能力差,故此可能在集體生活中產生麻煩與沖突,例如偏激、孤僻等,若不能及時解除,可能會養成不良習慣,影響學生成長進程。
(二) 學生學習壓力大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為他們報很多輔導班,以致學生大部分課余時間被占據,學科考試應接不暇,很多學生產生焦躁、抑郁情緒,逐漸演變成心理問題,影響學習成績與身心成長效果。
(三) 學生對自我缺乏正確認知
認識自我主要包括對自己的評價、督促,小學生處于青春期的初期,缺乏明辨是非能力,易效仿他人,良好自我認識尚未構建。可能會出現孤僻、自負、自卑等問題,進而片面看待自己,若不能及時進行教育與糾正,可能會使學生產生不良性格,終身相伴。
三、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一) 建設心理健康驛站
在心理健康驛站接受教育的學生,通常是在學習與生活中產生心理困惑或壓力難以解除,因而主動尋求教師的幫助。教師作為管理的主要管理者,應積極參與到學生學習與生活中,以親切、和藹的態度對待學生,了解其心理狀態,建立良好師生關系。這樣教師就能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健康教學,有目的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協助學生盡快驅散心靈上的霧霾,在班級中健康快樂學習與成長。
(二) 和德育教學有機整合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學和德育教學治療存在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德育教學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完善的目標,心理健康教育為德育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有效落實創造基礎條件。
勤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也是養成學生不怕吃苦、熱愛勞動等良好品質的基礎。教師可采用評比“勞動小能手”的方式,綜合學習、值日、助人等多方面內容,樹立典型,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激起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念想,在學習上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在班級勞動方面,爭搶恐后、積極參與,進而構建良好的班級氛圍,有利于各項教學與活動的順利進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也可將各種有趣活動融入其中,進而彰顯德育教育的實用價值,與此同時,也養成良好的人文素質,以客觀的心態參與生活。
(三) 于學科教學中滲透
在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無處不在。要建設良好的班紀班風,應結合學生的認知與領悟能力,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中培養學生對知識學習興趣,同時結合學生學齡段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提升其預見性。
教師應深度挖掘學科知識,將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成長與發展的因素展現出來,優化教學,實現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媽媽的賬單》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分別閱讀彼得和媽媽的賬單,闡述其中的不同以及原因,有學生快速做出“媽媽的賬單是零”“媽媽對彼得的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所以賬單才是零”的答案,繼而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媽媽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忘我付出,有學生講述媽媽在家庭中勞碌的背景;有學生闡述自己生病時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至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有助于學生深刻感悟文章內涵,心存感恩,實現“感恩”教育,對小學思想品質與人格的健康發展也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四、 結束語
積極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至小學班級管理中,不僅能促進小學生心理見聞發展,提升他們的自我控制與認知能力,同時也能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形成合力作用,優化班級班風,促進班級各項活動的有效進行。
參考文獻:
[1]李步恩.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探析[J].學周刊,2017(23):167-168.
[2]謝靜靜,英玉杰,劉曉晨.談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7):64.
[3]曲坤.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32):69.
作者簡介:馬留威,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頭寨子鎮成牟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