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巖
摘 要:生物對于高中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科,學生幾乎是零基礎開始學習高中生物,打好基礎很重要。針對高中生物的教學實際,分析高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最近發展區理論應用于生物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發展水平,也大大提高了生物學教學的學習效率,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最近發展區;學習效率
“最近發展區理論”是由蘇俄早期杰出的心理學家、社會文化歷史學派的創始人維果斯基提出的。隨著社會文化理論在西方社科界的逐漸流行,這一理論才被廣泛地運用于教學等領域。國內外對“最近發展區理論”的應用有一定的差別。國內將該理論與“支架式教學”有機結合。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是其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表現為學生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的智力水平;二是其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但要借助成人的幫助,在集體活動中,通過模仿,才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被稱為“最近發展區”。所以在教育過程中,不應該只著眼于學生已有的發展水平,而更應該關注他們那些正形成的發展水平,從而使其達到新的更高發展水平。教師可以將“最近發展區理論”運用到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找到不同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改善生物教學課堂
生物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同時生物與實際生活聯系比較緊密,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傳統的教學模擬并不能很好的體現生物教學的優點和特色。在課改的新形勢下,教師更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思考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輔助作用。應該多運用實際例子,從生活的細微處入手,確定新的教學目標。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自主學習,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生物課堂的學習效率。我國當前教育改革倡導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全面發展的現代發展教學觀。這一觀點認為,教育教學的本質是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二、應用“最近發展區理論”
最近發展區是因人而異的動態變化的發展過程,該理論揭示了教學、學習以及發展之間的關系。教學應走在發展的前面,幫助學生從現有發展水平轉化為其所能達到的發展水平,并不斷創造出新的發展區。并且要對學生的水平進行動態評估,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發展。
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的闡述,應首先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找到不同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教學走在學生發展的前面,而不能錯過學生的最佳學習時期,教學方能達到最佳效果。為了能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不同的導學案。開始的導學案設計簡單,完成簡單的填空題,目的是逐漸養成讀書的習慣。從導學案的完成情況來確定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為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奠定基礎。再選擇恰當的方式,使學習任務能適應學生的發展水平,調動學生的探究熱情。根據不同基礎的學生創設不同的問題情境,逐步使其達到更高的發展水平,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
三、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教學應該注意理論與方法的結合,常用的教學方法的應用。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伴有講授法。這是當前我國最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談論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引導學生獲取和鞏固知識,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其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現在的高中生更應該培養這樣的能力,才能適應以后的發展。演示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知識的印象,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實物聯系起來,用更生動形象的材料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想象力和觀察力得到發展。練習法是反復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從而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對學生鞏固知識,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于實踐。發展其良好的品質。課堂討論法和啟發法等各種教學方法要想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都應該把“最近發展區”理論與之結合起來,尋找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的最近發展區。使教學效率和學生發展能夠達到最佳狀態。
在素質教育改革中,學生主體性的凸顯,使得交往成為一切有效教學的必需要素,教學中的交往作為背景和手段,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通過交往而溝通、交流、協調,從而共同完成教學目標。學生在交往中發現自我,增強主體性,形成主體意識。學生在交往中合作學習,形成豐富而健康的個性。教師在實踐中設計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從而創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進行的學習交往的情景,促進有效教學。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運用各種各樣的現代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達到他們的潛在發展。
總之,有效的教學要走在發展的前面,應該超前于發展并引導發展。建立新型的因材施教觀,教育者不僅應該了解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而且應該了解學生的潛在發展水平,并根據學生實際發展水平與潛在發展水平,尋找其最近發展區,引導學生向著潛在的、更高的水平發展。實際教學中,要以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來展開教學。并最終實現課堂效率的提高和學生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