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為閱讀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高校學生而言,擴充知識的主要方法就是閱讀,學生通過閱讀相關讀物,提高自身整體素質。高校作為人才培養與輸出的主要機構,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經驗,還應對閱讀服務進行集中優化,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提高學生的閱讀素質。本文首先分析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必要性,對于推廣服務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具體創新措施,切實提高閱讀服務推廣水平。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創新研究
1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必要性
1.1 凸顯高校圖書館作用
在一些高校內部,圖書館并沒有得到應用的重視,處于可有可無的位置,被學校劃分為教輔部分,整體地位較為邊緣化。受這種因素的影響,高校圖書館應將推廣閱讀服務作為切入點,加強與高校院系及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的交流互動,與一些媒體或者社會機構相互合作,為高校教學或科研活動提供相應服務,通過開展閱讀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營造良好的校園閱讀氛圍,將圖書館作為建設校園文化的主要陣地,凸顯出圖書館的地位。
1.2 適應圖書館發展趨勢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高校圖書館所提供的借還工作難以滿足當前學生的需求,圖書管理員應切實提高服務能力與服務質量,通過開展多元化、全方位的工作,將圖書館打造成文化講壇、學術交流、展覽館等相互融合的綜合發展圖書館。拓展圖書館服務范圍,滿足全校師生的各項需求,保證閱讀推廣活動的順利實現。
1.3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部分大學生并沒有為提高閱讀能力提供充足的課余時間,高校將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方面,閱讀習慣的培養因此被忽略。近些年來,受娛樂性閱讀、淺層化閱讀、零碎化閱讀等因素的沖擊,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質量大幅下降,現代新型技術的出現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各種難題,過于依賴網絡技術不會選擇合適的圖書。通過推廣高校圖書館閱讀,高校學生明確閱讀的意義所在,積極主動投入其中,提高自身閱讀能力。
2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現狀
2.1 缺乏明確發展規劃
由于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與相關服務創新方面,尚未制定出長遠的規劃目標,在時間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選取閱讀場地時尚未進行優化創新。盡管部分閱讀推廣活動開展的十分順利,但是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想象,相關影響力以及整體服務效果不佳。缺乏連續性的基礎推廣活動,與整體閱讀推廣及服務創新發生脫節,推廣閱讀服務時沒有整體規劃,難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2 整體發展動力不足
縱觀當前的實際情況,高校在建設閱讀項目的過程中,所獲取的成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基本的項目競爭力不足,與大型規模的圖書館存在一定差距,在結構方面,由于部分高校圖書館并沒有嚴格管理自身社會影響力以及整體資金結構情況,難以提高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項目以及基礎服務結構。在基礎管理結構方面,高校管理人員并沒有將推廣責任落實到實處,甚至將整體閱讀推廣項目的責任劃分在省市圖書館上,整體管理結構松懈,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尚未得到根本改善。高校應提高自身管理意識,向著一個正確的目標努力,不斷努力創新。
2.3 服務推廣結構不佳
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與創新服務方面,尚未進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在創立信息閱讀結構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高校所開展的新型閱讀活動缺乏吸引力,難以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學生的閱讀能力與綜合素養尚未得到真正提高,所謂的創新較為表面化,并沒有實質行動,學生的基礎參與度較低,單一化的宣傳方式只會降低學生的參與興趣,難以提高對閱讀推廣活動的信任。
3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創新
3.1 建立高校閱讀自助機構
高校學生自主建立閱讀組織,從根本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為其相互交流提供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將閱讀的效果充分凸顯出來。因此,相關機構應在資金方面給予支持,學校為其提供場地,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高校學生只有多讀書,讀更多好書,才能夠滿足社會的發展,為社會奉獻自身綿薄之力。成立高效閱讀資助機構,為學生提供全心全意的服務,加強學生與上級機構的交流互動。
3.2 開展基本的閱讀交流
高校圖書館應建立健全的交流機制,使得學生具備豐富的閱讀體驗與閱讀感受,并將其進行輸出,學生之間加強交流互動。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對新型項目的開展進行創新,鼓勵學生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建立多元化的閱讀交流體系,高校圖書管理員根據當代大學生的心特征及思想需求,建立相關交流機構,對學生起到輔助效果,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最后,在開展基礎交流活動的過程中,不需要過多的設備,只是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相關交流場地即可,利用平實的交流體系,提高實質化的交流互動。
3.3 創建基本的服務模式
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學生對閱讀的印象就是刻板,面對這一情況,高校圖書館應建立基礎的輔導結構,對基本服務模式進行優化,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正向輔導,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根據學生的閱讀感受,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正確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真正愛上閱讀。教師也應利用基本的行為引導模式,學生根據自身良好的閱讀體驗,提高閱讀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相關閱讀小組,保證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在基礎閱讀服務方面,教師尊重每位學生的觀點,用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位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秉承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優化基本服務模式。
3.4 強化基本的推廣活動
高效圖書館內進行推廣服務與創新研究,應提高相關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第一,高校圖書管理員只有明確推廣圖書管理的意義,定期參與相關培訓活動,提高自身思想意識,創新整體服務項目。第二,高校管理人員應建立完善的交流互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資金流轉情況,要求書籍作為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或者選擇一些具有名氣的作者開展相應的閱讀交流會,增強學生的閱讀意識,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4 結語
總而言之,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夠切實提高學生自身綜合素養。高校圖書館肩負著重大責任,構建良好的閱讀推廣模式,積極創新服務機構,對提高閱讀行為起到輔助作用。在開展閱讀服務的過程中不斷總結與創新,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使學生獲得更多閱讀體驗。
參考文獻
[1]劉建國.面向學科的高校圖書館組織知識結構研究——天津市高校圖書館知識結構案例分析[A].華北地區高校圖協第26屆學術年會(天津區)優秀論文匯編[C].2012.
[2]于紅.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研究[A].“決策論壇——決策理論與方法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6.
[3]孫雅蒂.現代高校圖書館開放與共享——高校圖書館服務的館際合作[A].華北地區高校圖協第26屆學術年會(天津區)交流論文匯編[C].2012.
作者簡介
毛亞琴(1983-),女,漢,山西侯馬,圖書館館員,館員,本科,陸軍航空兵學院,研究方向:圖書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