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愛梅
微課資源憑借其生動形象的形式和不受時空限制的特點,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輔助工具,吸引學生的興趣。目前,越來越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微課資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筆者根據自身經驗,談一談微課資源在中職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
對于中職語文教師來說,要想合理利用微課資源,最大程度發揮微課的優勢,除了在互聯網上搜尋資料之外,還要建立系統的微課資源庫,這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程,需要收集和制作各種材料,憑借教師個人力量不容易完成。所以中職院校的全體語文教師可以聯合起來,利用團隊力量集思廣益,共同建立微課資源庫。以古詩詞教學來說,各個教師可以分配工作任務,進行資料收集與匯總。例如,教師可以根據語文模塊中的古詩詞單元進行微課視頻的錄制,自行制作微課資源。
互聯網中具有豐富的視頻資源,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豐富課堂內容。這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觀念,與時俱進,重視互聯網的作用,利用網絡信息進行備課和教學。教師可以搜尋資料,進行適當的借鑒和選用,例如,在閱讀方面,教師可以搜尋名家對古詩詞的誦讀視頻,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播放,讓學生感受現場朗誦的飽滿情感,從而進行模仿,提高誦讀能力。
(1)根據教學方法制作微課
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情及需求進行微課制作,比較常見的古詩詞微課類型有講授型、賞析型、探究型、自主學習型等,以講授型微課為例,教師需要在微課中融入重點、難點知識,可以將古詩詞中的表達方式、修辭手法進行重點講解,通過生動形象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在課堂中直接根據微課視頻進行答疑與合作探究。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例,教師進行微課制作時,需要思考文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將其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從誦讀角度來看,可以對古詩詞進行重點字詞的范讀。從文學常識方面來看,該篇古詩的作者杜甫是學生需要掌握的人物,教師可以對作者的寫作背景、生平經歷等文學常識進行講解。其中涉及的寫作手法與情感基調是教學的重點,教授可以將此部分制作成專門的小視頻,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資源。
(2)根據教學環節制作微課
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環節合理運用備課資源,可以選擇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知識點,例如將古詩詞的文學介紹、誦讀等內容錄制視頻,并提前將微課視頻發布下去,讓學生提前預習。以微課導入為例,在導入期間,教師可以引入微課資源為課堂教學提供鋪墊。例如,在講解《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時,可以播放楊慎的歌曲《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歌曲的視頻,為學生營造一個宏大的意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之后再開始課堂講解。再以練習或復習課為例,教師可以將重點難點設計成小習題視頻,在課堂中為學生播放,讓學生進行課堂檢測,從而鞏固學習成果。另外,教師還可以將一些較好的課外微課資源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掌握更多古詩詞優秀作品。
古詩詞教學中運用微課視頻,在建立資源庫的基礎上,教師還要構建科學的學習體系,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要注意課前預習、課上探討、課后檢測與課外延伸等環節的鏈接,將教學內容與課堂結合起來,科學設計教學環節。以樂府詩《孔雀東南飛》為例,教師講解時可以將樂府詩歌特點作為預習知識點錄制視頻,讓學生提前觀看。課堂導入環節可以利用樂府詩歌朗誦視頻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之后教師再為學生講解重點字詞翻譯并讓學生進行分組探究,分析劉蘭芝愛情悲劇的原因,最后為學生播放檢測視頻,鞏固課堂成果,提高教學效率。另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古詩文中的愛情觀等拓展性的微課資源,從而豐富學生的課外學習內容。
中職古詩詞教學中搭建學習平臺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這需要中職院校引進科學技術,搭建微課平臺,在平臺上進行教學資源的共享,并提供交流互動渠道,鼓勵學生積極進入平臺學習交流。另外,教師還需要定期上傳視頻,不斷擴充平臺中的內容,并安排學生進入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從而使學生在微課平臺中獲得豐富知識。
在中職課堂古詩詞教學中,微課資源不僅可以輔助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內容,讓學生掌握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也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所以語文教師要創新思維,積極探索微課教學方式,利用微課資源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