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三鋪鄉第三鋪初級中學)
現代社會的發展,對學生的信息素養提出迫切需求,因此,加快落實素質教育改革方案,借助信息技術教學機會提升學生信息技術水平、養成綜合素質,勢在必行。然而,反思過去信息技術教學形式,我們受困于應試教育理念,迫于中考的壓力,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卻忽略培養他們的信息技術思維與實踐運用能力,這種落后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形式,不僅影響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還無奈地抑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與發展力。因此,在素質教育的倡導下,我們重新整合信息技術教學目標與教學計劃,為構建高效課堂而不懈努力。
構建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必須重視學生的“興趣”,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只有對課堂學習的內容產生探究欲望,才能激活主觀能動性,全身心地融入學習活動中,研究理論知識、實踐操作運用,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真正體現新形勢下信息技術教學的獨特之處。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設計不同的趣味教學手段。例如,學習“窗口的切換”時,我將它形象地比喻為“捉迷藏”,這樣學生就恍然大悟;而windows桌面就比喻為一面墻壁,那么墻壁上自然少不了窗戶,也就是“窗口”,為了加深印象,我又自編朗朗上口的順口溜“桌面圖標像按鈕,雙擊彈出小窗口”“點擊開始出菜單,多樣程序由你選”,這些有節奏、有押韻的順口溜讓學生津津樂道,他們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握了抽象的名詞術語,這樣的信息技術課堂既有樂趣又有活力,學生被老師的優美語言和快樂情緒所感染,產生情感共鳴,提高學習效率。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調整師生課堂關系的重要性。我們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既要關注“教”的過程,更要關注“學”的過程,一切教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為核心,讓學生成為高效課堂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例如,學習制作Flash時,我先讓學生打開教材自主閱讀和學習,了解有關Flash的基本概念與理論知識,然后又播放了一段動畫視頻,讓學生掌握制作Flash的流程,最后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研究制作動畫的方法與流程,總結制作技巧。通過這樣簡單的教學設計,既能節約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也能讓學生真正主宰學習過程,成為信息技術課堂的主人,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習效率。
現行初中教育強調落實生本理念,它的根本出發點就是關注學生個性,探尋滿足學生興趣愛好與發展需要的教學形式,保障教學效果。與此同時,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集體協作的努力,所以新時代的中學生必須樹立合作精神,充分認識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在貢獻團隊力量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因此,我們在設計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案時,為了提高學習有效性,我組織學生成立合作學習小組,讓大家在小組活動中自由地交流、討論,發表意見,探討互聯網+時代的前沿技術發展水平,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模式下大有所獲,夯實理論基礎并提升實踐能力。例如,學習“數據收集與編輯”時,我給出不同的調查主題,每組安排4~5名成員,經過討論決定探究主題的內容。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大家分工合作,有人設計調查問卷、有人收集數據信息、有人制作數據表格,最后完成數據篩選、排序與匯總,獲得研究成果。在和諧、民主的探究學習氛圍中,學生真正意識合作的重要意義,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發展能力。
多媒體技術在信息技術課堂的運用恰到好處,一方面,能生動、全面地展示學習資源,豐富課堂形式;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切實感到信息技術給自己的學習、生活乃至未來工作帶來的改變。例如,學習了解計算機操作系統時,為了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系統的發展歷程,我在課前準備課件,展示DOS、Windows98、Windows2000以及Windows XP等不同系統的應用特征,由于很多系統學生過去沒有接觸過,所以,他們非常新奇且感興趣,自然也能集中注意力聽講,提高學習效率。再如,學習在word中制作表格時,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如何在word軟件中編輯表格,并且修飾表格中的文字、頁面與邊框,在動態演示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制作一張課程表,并且開動腦筋、發揮想象力,給課程表配上好看的顏色、認真地修飾邊框與底紋。這樣學生在操作中不僅掌握了word軟件的功能,而且提高思維創新力。
初中信息技術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并且有趣的實踐活動恰是激活學生學習熱情的驅動力,體現信息技術課程的優勢與價值,讓學生真正運用信息技術知識解決生活與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學習制作多媒體演示文稿時,本節課的教學側重點就是培養學生應用PPT知識制作多媒體演示文稿,并且熟練操作遠程教育軟件,能夠快速獲取信息資源并完成加工整理。在正式上課之前,我安排學生做好自主預習工作,通過“互聯網”收集與本節課教學活動有關的文字、圖片與影視資料,上課后,將這些壓縮文件上傳到局域網,這樣其他同學只要獲得服務器地址及文件名稱,就能在局域網內分享素材信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以“快樂的班級生活”為實踐活動設計多媒體演示文稿,在文稿中展示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包括主題班會、秋游、運動會,等等。最后,讓大家展示演示文稿的成品,分享勞動成果,體驗信息技術的神奇之處。
現代教學手段中,游戲活動成為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載體。基于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有趣的游戲能激活他們的競爭意識,滿足好奇心和追求刺激的心理。因此,我們要設計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游戲中開闊視野,體驗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設計“迷宮”游戲時,我與學生一起討論設計游戲的具體方案,包括游戲的內容、要求、組成部分以及具體功能。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創設迷宮的封面,設計迷宮的起始點、開始按鈕、迷宮的走向以及迷宮的出口等,在師生互動交流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輸入了信息技術知識,并且讓學生一邊動腦思考一邊動手操作,他們的印象非常深刻。另外,為了調動中學生研究信息技術的積極性,鞏固掌握的知識點,我們還經常組織有趣的信息技術比賽活動,如網頁設計大賽、電子報設計大賽等,學生努力參與比賽的過程中,自然能獲得知識與能力的全面發展,無形中落實根本教學目標。
由上可見,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打造高效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至關重要。作為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落實創新教學方案,帶給學生獨一無二的學習體驗,以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調動探究學習熱情,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中學生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符合社會需求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