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國云
摘 要:新媒體時代為新聞媒體帶來了機遇,如何利用這一機遇進行新聞編輯的角色創新并能有效轉型是新聞人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特點,其次分析了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角色創新與轉型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新聞編輯角色創新與有效轉型的優化措施。意在旨轉變新聞編輯的角色,提高新聞的價值。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角色創新;轉型
1 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特點
近年來,新媒體大力發展。與傳統的電視、廣播不同,新媒體主要以客戶端為載體,在各種客戶端上吸引大量的粉絲。然后在客戶端上發布內容,引起大批量粉絲的共鳴,并進行轉發分享,造成一定的輿論勢力。對于新聞來說,在新媒體背景下,讀者主要以新聞客戶端為載體閱讀新聞。用戶在客戶端即可閱讀國內外的新聞資訊,可以與網友進行交流。客戶端發布的新聞多是實效性較強的,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新聞第一時間被大眾知道,并能隨時掌握最前沿的新聞動態。新媒體時代還有一個優勢是讓各個獨立的個體因為新聞聯系在一起,用戶可在新聞客戶端的留言互動功能里發表自己的見解。讓更多用戶對新聞有高質量的評述,這提高了新聞的價值,增加了新聞的影響力。例如,某地提出了新政策,需要各類人才建言獻策。用戶可在評論專區發表之間的見解,這極大的提高了政府決策的科學性,更加貼近民生。總而言之,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特點有以新聞客戶端為載體,其他客戶端輔助,新聞實效性強,增加了客戶的溝通。隨著新媒體的蓬勃發展,新聞傳播將會面臨更大的機遇與挑戰。
2 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角色創新與轉型的必要性
新媒體時代給新聞行業帶來了發展的機遇,這也對新聞編輯帶來了職業前景。新聞編輯應該在該形勢下,積極改變自身的角色定位,并進行有效的轉型,適應新媒體的潮流。
2.1 新聞讀者帶有互聯網屬性
新媒體是以互聯網為技術依托,以客戶端為載體。這些都讓讀者在閱讀新聞時帶有互聯網屬性,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帶有互聯網思維。如果新聞編輯傳播的內容和方式沒有新媒體思維的話,難以讓讀者接受或者有共鳴。新聞編輯根據讀者的閱讀習慣,對新聞進行整體,這將提高讀者的閱讀的興趣,傳播更多高質量的新聞內容。
2.2 文化多元化促使新聞編輯轉型
隨著新媒體大力發展,用戶有各種客戶端可以閱讀到各種類型的內容。這些內容涵蓋各個行業,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傳遞著各種思想。網絡文化呈現出“百家齊放”的狀態。然而網絡文化的監管力度不夠,會導致很多不良的內容對網友造成傷害。一件事經過網絡輿論放大,就會有強大的影響力。文化多元化可以豐富讀者的閱讀內容,也會給讀者的身心造成傷害。這就需要新聞編輯在進行新聞編輯時,對文字的運用以及對專題的設計上,都能實現引導讀者培養正確價值觀的目的。
2.3 新聞編輯角色創新有利于增加新聞價值
在進行新聞編輯時,要先對事件的來龍去脈進行一個全方位的理解,讓讀者知道事情的真相。避免因為新聞編輯對事件了解不全導致誤導讀者的問題發生。新聞編輯不只是一個文字加工者,更是一個思考者。對事件保持真實的原則上,還應該有自己的思考,體現新聞編輯的價值觀。讀者也不僅僅是單純接受新聞的人,更多時候要從事件中看到其背后的意義。新聞編輯和讀者都能看到新聞背后的價值,這才是新聞傳播的意義。
3 新聞編輯角色創新與有效轉型的優化措施
3.1 提高新聞編輯的思想政治水平
新聞媒體是在黨政方針的指導下傳播新聞的,這讓新聞有較強的政治性。新聞編輯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這是新聞編輯最基本的素養。網絡環境下,多種文化交織在一起。新聞編輯應該堅持自身的立場,把黨的思想融合在新聞內容中。積極履行新聞編輯的職責,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傳播準確的價值觀。
3.2 學習互聯網行為
新聞編輯在傳播新聞內容時,切忌不要把事件不加修飾的傳播給讀者。要先研究讀者的互聯網行為再進行調整。要先了解讀者的閱讀習慣,例如讀者習慣的閱讀時間,閱讀方式以及對那種客戶端的使用率高。再次要了解讀者的喜好,分析出不同讀者的喜好后進行準確的新聞推送。每個行業的讀者想了解的新聞內容肯定有自身的特性,例如,教師就需要了解國家對于教育的政策方針、教學設計的優化等內容。緊密聯系讀者的喜好,進行積極的話題討論。并對討論的內容進行分析,找到讀者的思維,制定有針對性的運營方案。
3.3 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對于一些地方性的新聞媒體來說,傳播的新聞多是反映民生,走進基層等務實的內容。新聞編輯應該深入人民群眾,挖掘更多素材,并進行分類與整理。對挖掘的素材要保證其真實性,傳播的新聞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例如,人們對某地的開發不滿意,大力的開發破壞了生態環境,對當地的人們居住環境造成了危害。這些內容都需要新聞編輯走到前線,進行深入的走訪與調查,還原事情的真相。通過新媒體傳播出去,形成輿論,得到更多的讀者支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會讓新聞報道更加接地氣,更加容易形成自身的特色。
3.4 用互聯網思維優化工作模式
互聯網的閱讀模式會讓每個人都留下足跡,人們的客戶端打開率、留存率、新增用戶、參與討論留言等活動都會形成數據保存在互聯網上。新聞編輯要分析這些數據,得出讀者的活動方式,進行內容調整與制定相應的傳播模式。新聞編輯在進行內容編輯時,要適當運用互聯網元素。例如,有趣的版面設計、有吸引力的文案、較高的技術水平等。綜合各種資源,實現互聯網化的內容傳播。運用創新板塊建設、引導讀者創造內容等方式,打造品牌知名度。營造獨特的、有價值的品牌文化,并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對讀者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4 結束語
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應該重新審視自身角色的優劣,革故鼎新,提高新聞傳播的價值,為用戶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雖然新聞編輯做出了角色的有效轉型,也為新聞的有效傳播提供了動力。但新聞傳播的內容與方式依然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這就需要新聞編輯不斷創新與優化新聞媒體的運營方式。
參考文獻
[1]韓玲.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定位和轉型探究[J].新媒體研究,2017,3(24):84-85.
[2]張紅麗.淺談新媒體時代媒介融合對電視新聞編輯轉型的影響[J].視聽,2017(11):185-186.
[3]葉西措.淺談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如何實現轉型[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9):225.
[4]梁燕飛.新媒體時代編輯角色轉型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6,7(0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