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燕
摘 要:人與人之間的有效溝通主要依靠語言進行,在廣播電臺的節目播出中,語言同樣是播音主持與受眾的交流紐帶,可充分體現出播音主持在節目播出中的主導者、組織者身份,其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對節目的質量及收聽率產生直接影響。然而,從目前廣播電臺播音主持在節目中的語言表達情況來看,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主要針對這些問題的表象及其解決對策展開研究,從而提升播音主持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廣播節目的質量。
關鍵詞:播音主持;語言表達;問題;對策
收聽廣播節目是人們增強精神和提高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因此,無線電廣播在語言表達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無線電廣播的主要目的是快速向人們傳播信息并豐富人們的生活。在錄制廣播節目時,播音員和主持人都是整個節目的主人,主持人語言表達技巧對節目的收聽率有顯著的影響。要想從根本上提高的節目的收聽率,提高播音主持的表達能力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在節目中,播音員主持人組織和協調好語言,呈現出他們想表達的內容,主持人只有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讓觀眾聆聽完美的節目。
1 廣播電臺節目主持人語言表達存在的問題
1.1 文字表達功底不深
廣播電臺的主持人必須努力學習文字表達,這是工作性質的必要條件。然而,在一些廣播電臺中,個別電臺主持人語言表達存在問題,例如,無法正確把握文字的發音,無法用正常的語速和語法順暢表達自己想法,以及信口開河的現象,還有可能出現言語表達中存在一些常識性問題。眾所周知,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了電臺主持人的自我形象,而且影響了廣播電臺的聲譽,從而引起了觀眾的不滿,降低了無線電臺的收聽率。
1.2 語速控制不勻
廣播新聞主播最關注音調,但是,一些主持人可能會遇到語速不勻的問題,這些問題經常出現在節目中,有時很快,有時很慢。同時,這可能是因為播音主持人受情緒的影響,有時廣播的速度相對較快,導致主持人不能準確掌握新聞廣播的語速。同時,有些播音主持人缺乏靈活性和真情的流露,使語音始終處于沉郁的狀態,聽眾感受不到聽覺的快樂,導致收聽率受到一定的影響。
1.3 普通話不標準
我們的母語是普通話,也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之一,在人們的思想中,人們通常認為播音員、主持人的普通話是最標準的,因為,在播音主持過程中,他們能說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并且用詞準確、發音標準。因此,在潛意識中,如果人們想要成為合格的播音主持人,就必須保證能說標準的普通話。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并非所有的播音員和主持人都達到了標準,一些主持人的普通話具有方言感,這也會使收聽率下降。
1.4 內容主次不突出
有些廣播主持人無法理解播音的要求,特別是在新聞節目播出時,缺乏語感,無法強調廣播語言中的和語調中的重點內容,因此無法突出新聞的主要內容,隨之聽眾也會感受到聽覺疲勞。此外,還有一些播音員不是主要分析要播報的重要內容,而是采取一般的播音速度和語調,反映了專業性不強的弱點。
3 應對電臺播音主持語言表達問題的對策
3.1 對播音主持進行規范管理
無線電臺對播音主持的大力關注并積極投身到播音節目中,這就導致了播音主持能力的不平衡。節目主持語言正在不斷規范管理,社會經濟正在不斷的更新發展,越來越多的產業正在興起,播音主持行業也在迅速的發展,并且受到更多大眾的關注,然而,節目中也會出現語句不暢和用詞不當的現象。因此,有必要規范管理播音主持的語言,只有這樣,才能確定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提高節目的收聽率。
3.2 規范播音文字的表述
廣播電臺作為傳統媒介的代表,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可信度高。文字表達是播音主持人語言表能力的基礎。它需要主持人口齒清晰、字正腔圓,同時在廣播節目中,必須確保表達準確,避免出現錯誤,不僅要聽眾一聽便懂,還要注意語言表達的內涵。要達到這個效果,作為節目主持人,應該注重提高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的文學素養,并確保語言,語法和文字能夠在在節目中得到適當的運用。此外在播音主持過程中,主持人還可以使用文字表述的比喻方法,如比喻,擬人等,來探索新聞信息的內涵,并通過輕松的方式來表達,引發聽眾的共鳴。例如,在分析新聞事件時,播音主持人可以擴展歷史事實,專業知識和其他相關的即時信息,并對淺層節目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激發觀眾傾聽,提高節目的社會影響力。
3.3 處理好播音情感的表達
用真誠的情感進行表達,才能引起聽眾的共鳴。因此,電臺播音主持人非常忌諱閱讀基于教科書之上,毫無感情的朗讀播出手稿,他們需要添加適當的感情來改善廣播的內容和基調,并以相應的廣播語言贏得聽眾的青睞。
廣播電臺主持人必須具有積極的精神和立場,根據不同的廣播內容表達不同的情感,并且不能根據自己的情感來進行表達,以免造成不良影響。最低要求是廣播電臺節目主持人需要遵循一定的廣播情感原則。
首先是保證廣播信息的合法性。廣播電臺節目不能做出自己的陳述,或創建虛假的情感氛圍,而是通過無線電波像觀眾傳達真實的感受。第二是根據節目需要與觀眾互動,通過互動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聽眾聽節目。三是要注意情緒表達。廣播電臺應基于廣播信息,需要根據節目的內容和特點設置語言表達情感,以反映廣播電臺播放信息的嚴肅性。
3.4 加強播報語言技巧的訓練
廣播電臺應始終關注綜合語言技巧表達的內在力量。在追求奉獻和熱愛工作當中,努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首先,重要的是要正確理解播放信息的內容,并根據內容的性質來合理的組織語言,對節目的整個過程進行協調掌控,以實現更好的溝通。其次,廣播電臺必須始終遵循自學和養成習慣,必須不斷研究廣播理論,反思普通話知識,以提高處理不同節目的的語言控制技巧,第三是注重口音練習,避免出現方言,并規范普通話,實現播音的規范化。
與此同時,身為一個無線電廣播主持人,必須具備處理緊急事情的能力,以便在廣播過程中緊急處理突發的語言表達問題。
4 結語
電臺播音主持的語言對節目產生直接的影響,以確保收聽節目的效果,有必要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并繼續提高其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無線電廣播業的發展,為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廣播中心也應實時進行廣播內容創新,培養自身的幽默感,使節目更具吸引力。作為剛剛發展的產業,播音主持人可以使用更標準化的語言,以更清晰,更準確的方式來表達細節,塑造良好的形象,提高廣播工作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鵬.提升廣播電臺播音主持語言表現力的對策分析[J].科技傳播,2015,7(12):165-166.
[2]姚輝.電臺播音主持語言表達問題及對策[J].新媒體研究,2016,2(10):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