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文
(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崔家莊小學)
學校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陣地,班級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營造充滿書香的班級氛圍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作用。因此,在小學一年級進行書香班級建設時,教師要有效搭建閱讀展示平臺,讓學生可以在閱讀分享中收獲更多,同時教師應適時適度地進行拓展,在為學生營造和諧融洽的閱讀氛圍下發揮榜樣激勵作用,使學生盡情享受閱讀的快樂,并得以良好的文化熏陶。
讀書需要氣氛,一個學生樂于讀書,班級里就會洋溢著濃郁的書香氣息,這樣才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班級真正成為學生讀書的樂園。
1.展開經典誦讀,讓學生沐浴經典
學校在推行展開全校經典誦讀活動時,通過組織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讓每一位學生充分感受中華經典詩文的魅力。在每天可以利用早間自習時間3至5分鐘展開每日經典詩文誦讀活動,而對于一年級小學生來說,可以選擇《三字經》《弟子規》《朱子家訓》等古典名作和學生一起誦讀、交流。到了中高年級,我充分利用學校訂的經典詩文讀物,如《論語》《孟子》《大學》等,讓學生在瑯瑯誦讀聲中凈化心靈、快樂成長,這也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文化熏陶的最好教材。在調動學生誦讀積極性方面,讓學生以各自的學習小組為單位,每周都進行“我是小小經典誦讀家”和“我們是今日優秀誦讀小組”評選活動。這樣大大激發學生對中華經典詩文的熱愛之情,使他們更用心品讀其中的內容,沐浴于經典之中。
2.豐富班級圖書角,讓學生徜徉書海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為了讓學生有書讀,實現資源共享,教師可以在組織學生建立班級圖書角的基礎上,使其真正成為學生博覽群書的營地。設立圖書角之初,可以讓每人帶一本自己的書,放到班級圖書角和同學們交換閱讀。這些書籍不僅要有專門人員負責登記、借閱管理,并且最終還要歸還。這樣極大地方便了學生課間的閱讀,為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提供了充足條件,營造了良好的班級讀書氛圍,也讓學生充分享受到讀書的快樂。教師引領學生享受閱讀的過程,不僅能夠讓他們得到一種情感上的陶冶,還能領悟到一種沉靜的力量,教師為學生提供自由閱讀時間,還可由此展開課外閱讀引導,使學生得到更多思想啟發,并獲得更大收益。
1.創辦主題手抄報,記錄成長印記
一年級學生的閱讀生活,更需要用詳細的文字配以圖畫進行表達、記錄,這將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寶貴財富。以這種圖文并茂的方式進行手抄報創作,不僅深受學生的喜愛,而且還能引導與鼓勵學生創辦各種主題手抄報,無論是展開班級與學校的主題班隊會活動,還是在重大節日實施德育教育,都可以讓學生以更豐富的文字、圖畫相結合的創作形式表達心聲。例如,在進行“我的家鄉”這一課程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主題舉辦以“特產”為題的手抄報創作;還可以結合學校“腹有詩書氣自華”為主題的經典誦讀活動、舉辦以“傳承經典”為主題的手抄報;當然,還可以結合有關環境保護的內容,組織學生舉辦以“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為主題的讀書手抄報創作。此外,在學生假期綜合實踐活動中,還可以讓學生自選組織創辦讀書手抄報,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往往令人驚艷折服。
2.展開班級讀書交流,分享閱讀心得
對于一年級小學生來說,閱讀興趣的培養尤為關鍵,而且教師還應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使其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既應提倡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讀物自主閱讀,還應在班級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讓學生分別把自己閱讀的好書推薦給大家并交流讀書心得,培養學生對讀物的鑒別能力。通過讀書交流會的舉辦與開展,大大提高學生閱讀興趣,而且還能在建設書香班級的過程中,使之真正成為學生們的精神樂園。
3.實施班級讀書評比,養成閱讀習慣
結合學校讀書活動的開展,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開展班級讀書評比活動,讓學生由“要我讀”轉變為“我要讀”,由此逐漸養成良好讀書習慣。
首先,暢談讀書感言。學生每讀一本書,都可以展開暢談感言的交流。教師還可以通過培養學生進行讀書摘抄,鼓勵學生閱讀更多自己感興趣的書,可以用讀書筆記的形式記錄自己的閱讀過程,讀書筆記里可以摘錄優美的詞語、句子甚至段落,也可以記下隨感,提出自己對于一本書的不同見解,還可以配以優美的圖畫表達對文字進行解讀。教師還可以在語文課前3到5分鐘,選定兩個學生暢談自己最近讀的一本書的體會或者感想。由各學習小組長組成評委進行打分,通過評比樹立優秀學生典型,激勵學生更多地讀好書。
其次,評選班級“我是小小讀書王”。除了組織學生進行班級圖書閱讀,還可以鼓勵學生到學校圖書館進行更多優秀書籍的閱讀。每學期期末,根據從學校圖書館借閱記錄抄一份班級同學借書匯總清單,并結合借閱書籍的種類、次數、讀后感寫作情況等,評選班級“我是小小讀書王”,并在班級綜合加分表中為其加分,給予適當獎勵。
4.榜樣激勵,讓學生愛上閱讀
一年級小學生猶如一面鏡子,在他們眼中既能夠折射出教師的身影,同時無論是教師的一舉一動,還是一言一行也都是他們模仿與學習的對象。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此階段言傳身教的重要性,而且還應發揮出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一個愛讀書、愛閱讀的教師,不僅能夠與學生分享讀書的快樂,而且還能帶動一大批愛讀書的學生,引導其展開良好的自主閱讀,使師生閱讀成為一種日常生活方式。例如,在“午間閱讀時間”陪著學生一起閱讀,在不斷進行自我“充電”中,也能經常與學生交流讀書體會,時時為他們樹立榜樣的引領作用。而且教師還應通過開設班級特色讀書活動,身體力行地調動學生的讀書熱情。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媒體教學資源,在引導學生展開經典古詩詞誦讀的同時,還可以組織學生閱讀現代優秀詩作,在反復聽讀中激發學生對經典誦讀的熱愛,以及感受古詩詞所具有的獨特漢語言文學魅力。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利用喜馬拉雅軟件錄制傳統文化故事給學生聽,在潛移默化中教會學生講故事,并接受國學傳統的熏陶。
為了能夠讓學生在濃郁的經典文化氛圍中成長,教師還要重視引導與發動家長讀書,使其無論在學校教育中,還是在家庭教育中都能為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不僅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而且還做到了與學生們共同成長。
總之,常讀好書,能夠使人增長智慧、開闊視野,豐富見識;以書為友,能夠凈化人的心靈、陶冶情操。作為一年級的教學組織者,教師應在注重建設書香班級的前提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使書香班級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樂園,促進他們精神境界的不斷提升,也能由此培養有利于其終身成長與發展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