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
(朝陽工程技術學校)
“互聯網+職業教育”追求技術與教學的雙向深度融合,實現學習者個性化的知識重構,探索“互聯網+職業教育”在教學中的應用模式與方法,結合學科自身特點,構建符合學科、學生特點的開放式、智能化教學模式。
其次,依托校園網資源,如各種學科資源庫、優秀課件、精品課件、微課等教學資源,教師教研平臺、技能實訓平臺、學生學習平臺、校企合作平臺、遠程教育平臺及教案課件庫、視頻教學庫等教育教學資源,為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較完善的信息化資源。
再次,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第三次工業革命、工業4.0時代的到來,各種教育類APP充滿網絡,目不暇接。
然而,在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學校內,對學生帶手機進課堂是持否定的態度的,禁止帶手機進入學校、禁止手機帶入教室、上課時手機集中放到教室前邊。在禁止手機上教師和學生不停地斗志斗勇。
在中職學校這個特殊的教育群體做一次嘗試,“變堵為疏”,將手機等移動終端作為教與學的工具,結合互聯網、電子白板等原有的信息技術手段,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學習,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實現朝陽市職業教育線上線下混合學習模式的“破冰”。
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模式,是把傳統學習的優勢和數字化優勢結合起來,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將傳統的被動學習,變為學生的主動學習。
教育類APP已經充滿網絡。例如,藍墨云班課、課堂派、愛班云班課、網易云課等等。本研究環境選擇藍墨云班課。
藍墨云班課是一款基于移動互聯環境,滿足教師和學生課堂教學互動與即時反饋需求的移動教學APP,以激發學生在移動設備上自主學習為目的,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即時互動、資源推送和作業任務,通過云服務實時記錄學生的學習行為,游戲化的經驗值激勵學生學習,教師可以點贊給予經驗值獎勵,進而實現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份相結合。實現隨時隨地的移動、泛在、個性化教學,是學校開展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的信息化支撐環境。
不去找他,他甚至于可以一次都不來,據說這樣的事也有過,公寓就算是臨別贈品。他是實在誘惑太多,顧不過來,一個眼不見,就會丟在腦后。還非得釘著他,簡直需要提溜著兩只乳房在他跟前晃。
1.永久免費。采用云技術,對老師學生永久免費。
2.適合網絡學習。完全面向移動教學場景設計,移動設備體驗好,兼容PC瀏覽器版訪問。
3.教師管理移動化。教師可以在任何移動設備上輕松管理自己的班課,隨時發送通知、資源推送和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4.激發學習興趣。學生每次使用資源學習和活動參與獲得經驗值,教師可以給學生點贊,增加經驗值,激發學習興趣,體現學習過程。
5.改變課堂結構。學生利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可以開展頭腦風暴、投票問卷、討論答疑、隨堂測試和分組討論等課堂活動。
6.大數據和學情分析。云服務詳盡記錄學生的學習行為,可視化分析報告,一鍵匯總生成過程性評價。
1.在學生的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安裝云班課App。
2.課前資源準備。云班課解決了使用QQ、郵箱、U盤等低效向學生傳遞教學資源的方式。使用云班課可以快速的使用電腦上傳發布教學資源,資源格式包括所有的格式文檔和MP4視頻文件,可以在朋友圈向學生發布文章和網頁鏈接,可以自動按照課程名稱匯聚課程資源庫,方便平行班級快速引用,當然資源還可以定時發布。每個學生在WIFI環境下下載學習資源離線學習。每個學生學習資源的進度都有詳細的記錄。
3.線上教學活動:
(1)在課堂即時評價環節,可以使用設備投票/問卷工具。使用云班課可以快速高效的創建投票問卷活動,獲得即時反饋信息。
(2)使用頭腦風暴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使用頭腦風暴可以實現學生背對背獨立思考發言,思想碰撞,教師可以對發言分類標簽、點贊、增加經驗值。
(3)討論答疑。使用“微信”隨時隨地的進行師生互動,答疑庫沉淀優秀的問答,還可以互相點贊激勵。當然在課堂上也可以使用QQ群給學生答疑。
(4)隨堂測試。使用云班課可以隨堂測試,幾分鐘完成一次測試活動,即時反饋結果,自動成績分析。使用手機快速組卷,可以設置題目亂序、計時、重做次數和答案查看時機,滿足不同情境測試需求。還可以自動分析每位學生的成績排名和正確率,自動匯總平均成績、平均用時、正態分布圖和每道題的正確率。
(5)布置作業或小組任務。在云班課上可以靈活快速劃分小組,支持隨機分組、線下小組。學生可以提交音頻、圖片、拍照和文字作業,文檔和視頻通過Web版提交。可以開展小組間互評,學生評價他人作業還可以獲得經驗值獎勵。可以使用多種評價方式,老師評價、助教評價、學生互評(匿名)。
(6)課堂表現。使用搖一搖功能,隨機選擇或手動選擇提問,記錄學生課堂的每一次表現,并給予激勵。
4.過程性激勵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每個學習資源、參與每個活動都可設置經驗值,學生學習后獲得經驗值,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感和成就感,為課程的過程性評價提供參考。學生每章節的教材學習進度和學習時長,筆記記錄情況,視頻學習情況,互練習完成情況,都會一一記錄,一目了然。可視化分析學習行為,展現詳盡的個體學生學習行為記錄。
藍墨云班課,解決了信息化教學課堂“最后一公里”問題。線上線下混合學習模式實現了:
1.隨時評價、隨時反饋:手機+問卷網+二維碼。
2.隨時推送學習資源:手機+微信公眾號。
3.手機互動課堂:手機+云班課。
4.教學內容反復學。教師依據教學進度在課前將數字資源上傳到云,每個學生都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瀏覽云端資源,學生上課時沒聽懂的知識可以課下用手機反復學習。
5.學習過程一目了然。教師可以隨時查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記錄等學習過程。教學活動任務會實時顯示每個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況,教師可準確地把握每位學生的學習過程,可以即時反饋,即時評價。
6.教與學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可以開展云班課的互動教學活動。
線上線下混合學習是對已有的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拓展,是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創新與發展。學生智能手機已經是人手一部、寬帶網絡已經接入校園,“混合學習”條件已經成熟。更新教育觀念,實現教師從主導到主體的角色轉變,改革傳統教學方式和課堂教學模式,實現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實現有效課堂,追求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