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在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后,小學語文教師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發展機遇。對于小學生的語文課程培養工作來講,重視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培養以及學科能力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教師需要帶領學生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并從閱讀開始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課內外閱讀;銜接教學;策略目標
目前我國的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對人才的能力要求逐漸增多。因此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教師需要結合社會發展需求以及學科核心內容,實現對小學生的素養培育。目前常見的課程培養方式就是通過課內外閱讀結合的教育方式,從而使得課上內容為基礎,課下閱讀則是強調鞏固和拓展的作用。對此本文將針對性地探究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內外閱讀的銜接教學培養工作,以及對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起到借鑒作用。
一、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狀況
我國在推行新課程改革之后,對小學生的各個學科培養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對此語文教師在學生的培養目標建設與完善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高年級的語文教學階段,需要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從自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目標之上,加強課程教育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所以小學語文教師現階段的教學,更應重視學生的課內外閱讀活動,并對學生的積極探索與深入學習的行為表示鼓勵。但實際的課程教育開展階段,教師往往在具備意識引導的基礎之下,沒能合理利用教學方法,導致課內外的閱讀銜接效果不能達到預期目標,繼而導致小學高年級學生不能將基礎學習內容與課外閱讀緊密結合,閱讀的積極作用也得不到良好的體現。
二、 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的重要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可以說是各個學科學習的基礎,也是我國的文化學習的主要科目。所以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需要將語文的重要性加強,教師在對高年級學生進行閱讀培養階段,需要提升其文本理解與應用能力。教師在課內外組織學生進行文本閱讀,能夠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加強,并通過課外學習拓展增加學生的知識內涵。所以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進行課內外閱讀的銜接培養工作,能夠在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對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的理解與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提升。
三、 促進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內外閱讀銜接的建議
(一) 重視閱讀課程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首先應該重視的就是閱讀課的時間利用,從這個先決條件入手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這樣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外閱讀教學活動階段,能夠將課內與課外的時間都高效地利用起來,促進學生形成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另外小學語文教師進行課外閱讀教學階段,應該重視對學生的讀物推薦以及篩選工作,從而將課內外閱讀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尤其是在下一堂語文課程開始的預習階段,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進行課外閱讀的安排,將課外閱讀的促進作用發揮出來。從而保證開展語文課堂教學的連貫性以及有效性,讓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全面得到提升。
(二) 加強課內外閱讀的緊密性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引導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材的基本要求。通過兩者之間的內容結合引導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閱讀活動,能夠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以及知識結構創建能力加強。使得課外閱讀的輔助促進學習的功能充分體現出來,進而達到主次分明、進退有度的培養目標。教師在選擇課外讀物階段可以結合現階段的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文章作者、時代背景、歷史信息等進行選擇,教師可以給學生限定一定閱讀的時間或層次,從而保證課內外閱讀的緊密性,在理解課內基礎知識的同時,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
(三) 結合語文的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首先可以將教學任務以及目標內容進行劃分。通過針對性的閱讀提示內容,能夠將教案以及教學知識充實起來。教師進行課外閱讀安排時首先應該考慮學生的學習時間、課業內容、教學任務等的合理配置,通過針對性地引導與教學,在閱讀當中鍛煉學生的控制能力以及約束能力。由于小學生來自周圍的信息或干擾較多,學生不一定具備足夠的認知與判斷能力,因此通過教師的適度地指點和引導,能夠讓學生找到學習任務與課外閱讀之間的合理搭配形式,選擇正確的閱讀方法以及閱讀形式,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
(四) 強調課外閱讀與課內知識的鞏固
小學高年級學生盡管馬上就要面臨小升初的考試,但現階段教師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仍舊是離不開課堂教學的。教師可以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階段,通過個人的專業能力以及讀物導入,從而將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與深化。這其實也是一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手段,只有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程學習當中,才能將課堂學習效率全面提升。語文教師應該注意的是,進行課堂教學并不表示只要學生具備基礎性的知識能力就萬事大吉,而是應該結合課程相關聯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文學素養。這樣豐富的教學內容呈現,其實就是一種生動課堂教學內容并建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的基礎,所以教師為了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應該重視對課堂教學的引導工作,促進學生產生文本閱讀興趣。
四、 結束語
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應該考慮將課內外閱讀教學進行銜接,從激勵學生的閱讀興趣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以及思維習慣。通過定期給學生推薦相關讀物,以督促學生思考課內外知識的連接性,從而使得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輔相成,促進學生在閱讀當中產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感受語文的無窮魅力。
參考文獻:
[1]肖忠團.得法于課內獲益于課外——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00133-00133.
[2]徐敏美.得法于課內獲益于課外——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9):55-56.
[3]王大杏.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30):189-189.
作者簡介:
吳建平,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夏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