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這個提倡素質教育的時代,廣大教師和家長都希望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雖然全面發展是我們教育學生最終的目標,但在初中這個階段,就會壓縮學生課堂學習知識的時間。那么如何在發展素質教育的同時又能保證學生牢固掌握課本的知識,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至關重要。本文將介紹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的方法以及在實踐中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性;策略;實踐研究
課堂教學有效性即用最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獲得教學上的顯著成績。這既要有教學效率,又要有教學效果。教學效率即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大綱教學任務,教學效果即學生可以對課堂上的知識理解、掌握并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兩者兼顧,不能為了效率忽視效果,使得教授完大綱所授知識而不能理解掌握。也不能追求效果而忽視效率,使得在規定時間內不能完成大綱所學。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構成,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需要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來探討。
一、 教師在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方面應做的改變
在傳統課堂中,教師引導和教育學生,教師占據主導地位,所以教師自身的改變最為重要。
首先,我們要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學生,教師作為學生們模仿的對象,也應全面發展,包括思想文化、教育能力和科學文化等方面。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思想文化方面應做到熱愛自己的事業,認真教學,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教育能力方面,是教師要能根據班級學生的狀況,采取最適合他們的教學模式,靈活多變。科學文化方面,要求教師在具有足夠的數學知識基礎上,能夠對物理、生物、化學等學科有足夠的了解,這樣才能夠在課堂上從多方面講解知識,使課堂更生動。
其次,在教學觀念方面,部分教師被傳統教學觀念所束縛,當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教師主要從其條理性方面下手,反復講解,認為只要講的多,學生就學的多。這種教學觀念只能是讓學生處于被動狀態,被動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其創新性和主動思考被剝奪,更談不上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了。所以教師應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學習交流多種新型教學模式并運用到教學中去,充分提高學生的創新和主動思考能力。
最后,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應與時俱進,恰當選擇新型教學模式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二、 學生在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方面應做的改變
課堂需要教師和學生雙向互動,在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方面,學生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
首先,在教學中,每個班級里都會有逃課、上課搗亂的學生,即使教師的綜合素質毋庸置疑,這些學生的存在還是會擾亂課堂秩序,耽誤上課時間,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每一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在初中階段,他們正處于青春期,會因為教師或家長的批評而將情緒泛化,甚至轉移到學習中,因而產生的厭學情緒。也有的學生在受到數學考試打擊或遇到難題無法解答時,不能很好地調整自己的情緒,進而對數學失去興趣。這方面的改善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支持。
其次,有些學生不能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比如教師所要求的預習課程不能完成,這會影響教師第二天的教學進度,課堂教學效果也因此受影響。對此方面,教師應初期給予學生一些強制性措施,培養他們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鑒于初中數學相較于以前的知識復雜一些,學生們難于理解,有些學生就會因此產生畏難情緒,進而對數學課產生抵觸,降低課堂教學效果。這就是體現教師綜合素質的時候了,教師應該耐心而又細心地引導學生,使學生走出畏難情緒,積極進取。
三、 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際應用
(一) 課堂教學要靈活
在課堂中我們經常見到這種現象:教師認真地講解知識,學生們昏昏欲睡,當教師突然引入與教學有關的生活中的笑話時,全班同學就像打了雞血似的氛圍突然活躍起來。這種現象啟發我們,在講授課堂知識時,要多與生活相聯系,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興奮大腦皮層,課堂教學效果自然就會提高。比如,在學習初中中心對稱圖形那一節時,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這一抽象概念,可以組織學生們畫出生活中常見的標志或小物件,然后講解該圖形是不是中心對稱以及它為什么是中心對稱,這樣可以讓學生主動思考,意識到生活中原來處處有數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促進其主動思考問題。
(二) 進行有效的提問
傳統教學方法不適合當代社會,很多教師為了讓學生課堂注意力集中,往往采取課堂提問的辦法,但往往控制不好提問的方法和數量,導致學生們一節課光緊張兮兮地等待提問,知識卻沒掌握多少,所以有效的提問至關重要。提問時要注意不能盲目地提問,要與接下來講解的知識有關。提問要具有引導性,是循序漸進地引導,而不是去考查學生。提問時語氣要具備鼓勵性,讓學生有勇氣去回答等。
(三) 多媒體教學與學生相融合
在枯燥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動畫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動畫要具有趣味性,并與接下來要講的課堂內容緊密相關。若作為一節課的開始,可以迅速活躍課堂氛圍,從而有利于激發學生們好奇心,對接下來講解的內容會提高注意力,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 總結
以上內容從學生和教師兩方面敘述了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的策略,包括改變教學方式、教學觀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等。針對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也列舉了相關事例,每種改變措施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還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多方面的支持,才能很快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為國家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真正做到素質教育。這些改變措施在實際中應用時要不斷完善,不斷改進,不能照抄照搬,要根據自己班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蘇滿紅.談如何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中國校外教育,2016(31):48+50.
[2]況達,余靜.淺談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4(2):201.
[3]李平.關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民營科技,2013(3):141.
作者簡介:
肖玉文,青海省西寧市,西寧市海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