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環境問題日顯突出的今天,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顯得尤為重要。生物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一要上好滲透課;二要上好典型課;三要上好實踐課。這樣才能在時日之中,讓學生的環保意識得到激發,得到強化,得到提升。
關鍵詞:生物課;環保意識;培養策略
時下,環境問題已變得日益突出。由此,環境保護也顯得尤為緊迫。環境保護人人有責,學校對此也應有所擔當。學校教師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已變得刻不容緩。就目前現狀,要求每個學科都滲透環境保護教育。那么,我們生物課該如何對學生進行環境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呢?
一、 上好滲透課,激發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這里所說的“滲透課”,筆者姑且稱之為環境因素不突出、不明顯、內容相對零散的課。這樣的課,只是對有關環境教育問題有所反映——有的或是間接反映。這樣的課堂,要對學生進行環境方面的教育就需要教師對相關文本內容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耐心細致及時的挖掘,以期找到教材內容和環境教育的內容的相通之處。
教學《環境中生物的多樣性》,筆者適時地播放生活在不同環境中各種植物的視頻資料,以讓學生對形形色色的植物有所了解,并自覺不自覺的以此作為觀察的對象。在此基礎上,筆者又引導學生組成多個小組(以自愿為原則),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到校園內、到田野內觀察各種植物。在課堂上,筆者有機地結合教材中介紹的植物在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這樣做,通過引導學生做調查,一則幫助學生認識到地面上的植物與我們的人類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系;一則培養學生要對一草一木給予自覺而必要的關注,從而培養他們熱愛植物的情感,自覺地愛護一草一木,自覺地愛護環境、綠化環境、美化環境。
對這些環境知識相對分散的課堂教學,一般的要處理好如下幾個問題:(1)找到的教材與環境教育的結合點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價值,不能為結合而結合;(2)在操作上,要權衡教學滲透的必要性,有的點到為止即可,有的最好不要全力展開;(3)在操作層面不要求過分地追求專業性,但在教師心里要有相應的提綱要求。為此,我們在備課時要有所重視,有所體現。
二、 上好典型課,強化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這是相對于上文第一大點而言的。自然,這一類課所涉及的環境因素內容相對集中。比如,“生物與環境”這一章節環境教育因素就比較明顯,比較突出。這時,我們就要好好地利用這樣的章節對學生進行環境方面的教育。對于這樣的典型課,教學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 教學方法有講究
為什么要在教學方法上有講究呢?這還是由這種課的特點決定的。因為這類課不是專業課,我們教學的重點只是培養學生環境的意識,培養學生的環保習慣。而這主要靠我們教學中的針對性的點到為止即可。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課堂教學時可以科學地采用多媒體手段,這樣就很容易地讓學生增強感性認識。但這層次很低,筆者認為主要的方法還是采用探究活動。
筆者在教學“生態系統”這一知識點時,設計了如下探究活動:1. 上課前:布置學生分組收集相關材料,并對這些材料進行分析研究;2. 上課時:(1)表演小品,要求學生把握并且做好自己的角色;(2)學生小品表演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3)教師小結,適時地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
這樣的設計,寓教于樂,不僅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同時還易于學生理解相關內容,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間就接受了環境方面的教育。
(二) 教學要有生活化
這就是要求我們教學中要將教學內容生活化。因為,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講純粹的理論,不僅我們自己累,學生也跟著累。這時如果我們能結合我們身邊的具體實際來講,效果就會大不一樣。比如,現在的私家車日漸增多,相應的,我們的環境污染也日漸加劇,這樣,通過身邊的具體事例,學生就學得輕松,學得自然。
三、 上好實踐課,提升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我們生物課,要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還有一個很現實的手段(或者說途徑)。這就是引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
(一) 主題宣傳
做好這一點,需要教師結合每年、每季度、每月、每周的重大節日情況,設置一些教育宣傳活動,讓這些節日活動走進校園,走進班級,走進學生中間。與我們生物學科關聯比較大的節日主要有:“植樹節”“地球日”“人口日”“愛鳥周”等等。遇到這些節日,我們可以給學生開個知識講座,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比賽,可以制作一些展板,可以排演一些文藝作品……
(二) 社會實踐
1. 走進大自然。可以結合家鄉特色,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比如游覽風景區,比如參觀動物園、植物園,比如與農民朋友一起勞動……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感受自然之美,產生熱愛之情,更能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從而自覺地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家園。
2. 做公益調查。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感受美好的一面,我們更應該引導學生與一些破壞環境的行為做斗爭。比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調查村鎮小區生活垃圾處理情況,可以調查家鄉附近、學校周圍河流污染情況,可以調查開發區工廠排污治污情況……通過調查,讓學生目睹目前環境現狀,從而明白環境保護的緊迫性,并能積極地行動起來。
綜上所述,生物課對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需要我們教師用心地去挖掘身邊的教學資源,還要我們潛下身來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張風雷.激發興趣 激勵成功 讓生物課堂更精彩[J].吉林教育,2010(32):50.
[2]唐宏宇.成就自覺者[J].人民教育,2016(22):67.
作者簡介:
高利,江蘇省新沂市,新沂市堰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