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要:在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體制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具有更多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很多風險問題。對于企業而言,其發展過程中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這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因此,企業需要融資。不過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必須加強風險防控,防止由于融資風險導致企業資金出現問題,影響企業發展。有鑒于此,本文根據我公司融資風險的問題和相關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幾點防控措施,希望有助于提升我國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關鍵詞:企業融資;風險;防控措施
一、企業融資風險防控的重要性
所謂的企業融資風險防控指的就是企業管理人員使用多元化措施,解決或減少企業融資時融資渠道風險、融資結構風險以及財務成本風險問題發生概率,進而減少由于融資風險問題給企業帶來的損失。現階段,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政府部門弱化了對企業的支持,這就導致企業為了追求更高利潤在發展過程中過度融資和舉債,進而導致企業出現了融資渠道風險、融資結構風險以及財務成本風險。為了對融資風險做好防范工作,企業應該不斷對融資風險進行識別并加以控制。一方面,企業可以對融資風險進行防控,保證融資活動的有效性,尤其是在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的環境下,若是企業不重視融資風險的防控工作,就會導致企業資金管理產生問題,情況嚴重時企業甚至會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所以,對于企業而言,加強融資風險管控是保證企業融資管理有效,確保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可以順利開展的基礎保障;另一方面,企業借助融資風險防控工作能夠最大程度上提高資金使用以及匹配效率,尤其是針對企業融資渠道風險、財務成本風險以及配置風險的防控工作,可以使得資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最大發揮,這樣一來不僅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而且可以有效的提升企業融資效益。
二、企業概況
本公司是一家大型獨資子公司,按上級母公司要求,2017年底壓減注銷了A公司并入我公司。公司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總額、結構和年度變化情況如表1所示。
三、企業融資風險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風險識別
根據本公司財務數據可知,資產負債率從2016年的81.18%上升至2017年的85.04%,負債中增長較快的是內部單位借款和應付賬款的增加,資產方面增加較快的是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經分析:2017年主要財務風險仍然是現金流的風險,由于債權規模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而擴大,若不能及時收回,應收賬款占資金比重也會增大,盡管年底經營性凈現金流為正,但本公司資金周轉仍然處于較緊張狀態;預付賬款規模也越來越大,在支付上應確保與合同緊密結合并與各業務部門核對好數據后方可支付,注意防范超支付等財務風險的發生;借款方面,公司在本年度沒再向銀行借款,而是轉為向局內部資金中心融資1個億,以緩解資金緊張。
(二)風險問題產生原因分析
1.融資風險防控重視不夠到位
企業出現融資風險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融資風險防控重視程度不夠。因為企業具有一定的“行政化”特點,在以往的生產經營當中主要依靠政策性融資手段,而且政策性銀行以及商業銀行等對企業有所傾斜以及政府資金的大量匹配,使企業形成思維慣性,沒有充分意識到融資風險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不過,在當前市場經濟形勢下,企業市場化改革邁向了新臺階,而且很多政策性融資以及國家資金匹配等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這也迫切需要企業融資方式進行轉型。所以,企業需要提高對融資風險防控的重視程度,構建完善的融資風險防控體系,減少融資風險發生的概率。
2.公司資金短缺
公司不斷擴大的經營規模與資金規模不匹配形成資金缺口造成資金緊張是資金短缺的主要原因,其次,應收賬款回收不及時造成大量資金被占用是造成資金短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公司想要健康、穩定的運營,在市場中占據不敗之地,就需要具備充足的資金。企業日常經營活動需要資金支持,只有資金充足才能根據企業需要拓展規模,拓寬企業業務范圍,提升企業經濟效益。不過有的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缺乏充足資金以保證企業正常開支,而且受銀行對公司貸款的控制,有的銀行拒絕向效益不好的公司發放貸款,這樣就導致企業不具備充足資金以擴大發展。若是在經營時遇到急需資金周轉的情況,企業沒有多余資金進行周轉,就會造成公司出現財務問題,而無法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
3.公司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當前,我國很多企業還處在起步發展階段,發展尚不成熟,因此,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就會導致企業不能行使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造成企業財務收入支出與企業實際狀況產生不符,財務報表缺乏真實性,有的企業還存在做假賬以及虛報賬項等情況,使得企業財務管理混亂。有的企業沒有明確內部職責分工,使得各部門管理混亂,企業收集的相關信息也缺乏真實性以及精確性,企業領導人無法對大額資金投入進行正確控制和決策,使得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產生漏洞,進而破壞了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企業運營也勢必受到影響。
上述內容都是當前很多企業出現融資風險的主要原因,具有一定共性和代表性,而本公司也存在類似問題,針對此現狀,下面將提出幾點融資風險防控措施。
四、企業融資如何做好風險防控工作
(一)提高公司融資風險意識
企業想要提升融資風險意識,就應該著手于提高企業信用等級,因為信用等級越高,企業在進行融資時就會獲得更加豐富的資源。所以,企業管理人員需要從員工角度出發,建立科學合理的工作制度保證員工工作有效性,在企業財務方面保證透明、公開,依靠公眾力量實現監督,企業通過誠信經營以及自我監督,提高企業信譽度,切實提高企業信用等級。另外,企業應該具備風險意識,端正態度,合理應對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融資風險問題,切實提升管理力度,對企業資金計劃應用進行合理規劃,有效提升資金利用率。同時,還應該不斷探索新的融資渠道,根據市場需求,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狀況,科學制定最佳融資方案,權衡各個渠道籌集的資金,并且企業管理人員應該科學決策,防止盲目融資引發風險問題。
(二)完善融資風險防控制度
想要充分發揮制度自身的規范作用,還應該構建健全的融資風險防控制度,進而提高企業融資風險防控能力和融資風險防控機制。不斷加強企業融資風險防控環境建設,構建全員參與的融資風險防控機制,完善融資風險管理制度,強化對企業員工尤其是和融資相關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這些人員的職業素養,從而在融資活動中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同時,還應該著力于建設系統性融資風險控制制度,構建專門的制度體系,嚴格執行,貫徹實施,保證不會由于制度不完善導致企業出現融資風險。
(三)拓寬融資途徑
除上述措施外,企業還可以通過拓寬融資途徑來防控融資風險。利用向社會發行企業債券以及公開發行股票的形式來融資,借助債務轉換拓寬融資途徑,這樣有助于緩解企業資金運作壓力。同時,有的企業項目所需資金不足,有的資金需求較多,此時銀行不會提供大額信貸,因此企業可以通過向不同銀行融資貸款,這樣可以不受貸款金額限制,而且能夠防止潛在風險的干擾,最大程度上降低資金壓力。企業還應該對投資風險以及項目資金需求進行全面分析,確定最佳融資方式。例如:股權融資需要應用在發生風險程度較高的時機,而債務融資需要應用在風險程度比較小的時機。企業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內部融資能力,如:通過產權改革,優化企業治理結構等。
綜上所述,在現代企業當中,企業需要根據自身實際狀況,分析企業自身融資風險問題,通過提高融資風險控制意識,完善融資風險防控制度以及拓寬融資途徑等措施,強化企業融資風險的防控問題,降低企業資金壓力,保證企業正常運轉。
參考文獻:
[1]張小慧.企業融資現狀及風險防控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7 (19):302.
[2]徐良才.企業融資如何做好風險防控[J].財經界(學術版),2015 (11):153-154.
[3]車安華,葛軍,馬小林.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風險防控策略[J].征信,2015,33 (04):90-92.
[4]郝俏.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控探究[D].長安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