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茂
【摘 要】本文分析大學生體育運動中常見運動損傷的原因包括準備活動做得不夠充分、動作不規(guī)范不標準、運動量過大、安全防范意識不強等,針對這些原因提出對策:要求學生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根據學生情況調整運動難度,保證學生動作規(guī)范化;引導學生安排合理的運動種類和運動量;普及安全知識,增強學生安全防范意識。
【關鍵詞】大學生體育運動? 常見運動損傷? 原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0C-0162-02
當前,高校越來越重視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也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就是許多體育活動中運動損傷情況的出現(xiàn)。大學體育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各高校應重視學生體育運動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從近年來所發(fā)生的體育運動安全事故情況來看,有很多原因都會造成運動損傷,給學生和老師都造成不小的困擾,增加了體育運動的壓力,這并不符合體育教學的初衷。各高校越來越重視體育安全教育,但是很多學校都是采取比較消極的手段,例如減少體育課程或降低運動難度,這種方法過于保守,并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本文擬在具體分析大學生體育運動中常見運動損傷的原因基礎上,提出一些預防性的對策建議。
一、大學生體育運動中常見運動損傷的原因
(一)準備活動做得不夠充分。準備活動就是要讓學生把筋骨都活動開,方便他們之后的體育活動的發(fā)力受力,如果不能進行充分有效的熱身運動,就會很容易發(fā)生運動挫傷和拉傷。準備活動做得不到位,身體就處于一個僵硬的狀態(tài),此時身體的協(xié)調性不強,肌肉和關節(jié)都不能及時作出反應,很容易發(fā)生挫傷和拉傷。尤其是在田徑運動中,如果當天氣溫較低,人體血液流動就會較慢,很容易出現(xiàn)身體僵化的情況,此時一定要進行適當的熱身運動,充分調動身上的血液,否則就會造成肌肉拉傷。游泳之前也是如此,尤其是水溫較低時,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活動,等整個身體都熱起來之后再進行體育活動,否則下水之后很容易出現(xiàn)抽筋的情況,后果不堪設想。類似于踝腕關節(jié)的挫傷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否則很容易在運動時造成同一部位的二次傷害,傷情就會加劇,甚至造成永久性傷害。
(二)動作不規(guī)范、不標準。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能夠做到的動作也就不同,學生所學習的技術動作不能完美地復刻大學體育教材中所規(guī)定的標準,有些學生不得不根據自己的習慣和需求改變動作,這就造成動作不規(guī)范、不標準的情況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往往和教師的教學也存在著較大的關系。教師在備課時,往往會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或是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授課,但是這些素材的要求并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真實情況,很多都是專業(yè)運動員的動作標準,普通的學生很難達到。例如田徑運動,由于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從小就進行相關的力量類的訓練,因此學生很難達到一些教材中規(guī)定的動作所需要的力量要求,尤其是那些要求身體各部位的協(xié)調性的動作,有的學生是很難做到的,他們只能自己轉變動作來追趕進度。長此以往,由于練習的都是不規(guī)范的動作,有些本不該過度發(fā)力或受力的地方過度使用,導致機體產生負荷,造成不必要的事故發(fā)生。
(三)運動量過大。超負荷的運動量也會對大學生的身體造成損傷,嚴重的可能會給學生造成永久性的傷害。體育運動基本都是具有競技性的,這就讓學生存在勝負欲,有的時候學生自身并不能感受到他們的身體已經很累了,只是想很好地完成比賽,時間一長,就會造成機體疲勞,給自己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壓力,久而久之,機體過度疲勞就會出現(xiàn)肌肉損傷。有的時候精神狀態(tài)不濟,但是自己并不放在心上,覺得運動運動就好了,這時往往會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的情況,容易發(fā)生意外。現(xiàn)在各高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問題,鼓勵學生多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但由于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基礎較差,運動能力不強,平時的飲食和休息都不夠注意,導致他們的體力不能跟上他們的體育活動需求,致使許多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時常常都會體力不支或是過度勞累,這樣長期下去也會損害他們的身體。
(四)安全防范意識不強。在很多體育活動中,學生都不能深刻地認識到運動中的危險,導致他們缺乏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這很容易出現(xiàn)運動損傷。這說明教師不夠重視安全知識的傳播,導致學生對安全知識的重視程度不夠。
因為大學校園中學生有很多娛樂的時間,所以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時間不僅僅局限于體育課上的時間,在課下他們也會進行一些運動,而學校里類似于田徑場、籃球場等場地都是對學生開放的,因此學生課下體育運動的時間大大增加,而受傷害的機會也大幅增加。在課上有老師在一旁照看,老師在課上會對學生的不正確的技術動作進行指導,也會帶著他們提前進行熱身運動等,但是在課下并沒有老師的陪伴,學生在缺乏專業(yè)知識的情況下,并不能顧及運動時的方方面面,很容易在運動時發(fā)生碰撞和擦傷等。尤其是在開展足球、籃球等競技類比賽活動時,難免會有大幅度的碰撞摩擦,在課下進行活動時學生不會像在課上一樣那么多的顧忌,安全防范意識也大大降低,雖然操場上有草坪,但是草坪在沖撞力度較大時并不能起到有效保護作用,尤其是對頭部的傷害特別大,而且由于學生缺乏專業(yè)的知識,不能及時處理傷口,容易造成傷口感染,對身體的影響極大。
二、對策
(一)要求學生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運動前,教師應要求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參加體育活動時,要選擇合適的服裝和鞋子,在確保安全舒適的情況下再追求漂亮,不能穿過于緊身的褲子參加體育活動,鞋子也要盡量選擇運動鞋,尤其是女生,不能穿涼鞋、高跟鞋之類的鞋子參加體育活動,否則會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在進行體育活動之前,要進行適當的熱身運動,教師也要培養(yǎng)學生做準備活動的習慣,不能流于形式,而要循序漸進地按照運動的規(guī)律來進行準備活動。尤其是在氣溫較低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促進血液的流動,避免在參與活動的時候出現(xiàn)抽筋或是肌肉拉傷的情況。在氣溫較高的時候,要提前準備好飲用水,不能在運動完之后就喝冰水,要在休息一會兒之后喝一些溫水,既避免出現(xiàn)中暑或水分過多流失的情況,也避免出現(xiàn)刺激身體的情況。而在參與滑雪滑冰之類的活動時,在做好戴帽子手套等防寒工作的同時,也要注意戴護具,尤其是動作沒有那么熟練的學生一定要戴好護具,根據教練的指導完成一些簡單的動作,避免由于天氣寒冷出現(xiàn)血液流動慢而導致行動不靈敏的情況。在進行一些球類運動,例如網球運動時,要在比較空曠的訓練場練習,在練習對打時要注意對面是否有其他在撿球或是在休息的同學,不能把球打到他們的身上。
(二)根據學生情況調整運動難度,保證學生動作規(guī)范化。由于大學教材中所規(guī)定的動作與學生所能做到的動作差距較大,導致很多學生因此而受傷。對此,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調整學生的動作難度,在動作符合基本要求的情況下,按照學生不同情況進行適當提升。教材中有一些動作是根據運動員的要求規(guī)定的,僅適用于那些從小進行訓練的學生,對于普通的大學生來說是難以做到的,因此,教師要在保證學生不受傷的情況下,適當調整動作難度,并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需求情況,進行不同的教學,身體素質較高的學生可以學習最為標準的動作,而那些身體素質達不到要求的學生則可以練習一些簡化動作或者同樣的動作達到基本要求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動作要達到的難易程度如何,學生都要樹立動作規(guī)范化標準化意識,否則有的時候受力不對就很可能會造成肌肉拉傷等事故,得不償失。
(三)引導學生安排合理的運動種類和運動量。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自身不同的身體素質、性別年齡及參與項目運動量等差異合理地安排參與運動的時間,同時也要根據運動當天的身體狀況隨時調整運動量,不能根據以往的運動量判斷自身的能力,因為每天的狀態(tài)都不一樣。體育老師也要定時對每個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身體調查,大致掌握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其制定合理的運動種類及運動量,特別是要了解那些身體存在一些問題的學生,要讓他們從事一些輕柔輕緩的活動,不可安排一些過于激烈的運動。對于那些某個部位受過傷的學生,要讓他們選擇那些能夠完全避開曾經受傷的地方的運動項目,例如手腕處受過傷的學生,可以參加一些不經常需要用手的運動,類似于足球、跑步的項目,要減少或是直接不參加網球、排球等十分需要手部發(fā)力的運動項目。另外,可以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的不同和選擇的項目不同分開授課,給他們選擇各自合適的運動場地,既方便管理,又能保證教學效率。
(四)普及安全知識,增強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在進行體育活動時,很多意外情況的發(fā)生都是因為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夠強,在運動過程中缺乏安全防范意識,對于一些能夠及時反應的保護性動作也不熟悉,導致很容易出現(xiàn)運動損傷。想要預防運動損傷的出現(xiàn),讓學生自發(fā)自覺地保護自身安全,首要任務就是讓他們確立安全防范意識。進行體育運動時要把個人安全放在首位,從預防的角度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預防危險發(fā)生的重要性,嚴格防范思想認識不到位的情況發(fā)生。而且學生和老師不要存在僥幸心理,要將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各類風險降到最低。對此,體育教師應重視給學生傳播正確的安全知識,幫助他們確立自我保護意識。
首先,要求學生在體育活動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例如在進行輪滑訓練時,要穿戴好護具頭盔等,不能因為覺得自己的動作熟練了就疏忽大意,要預防一些無法掌控的意外發(fā)生。又如在練習劍或者刀的時候,要在休息的時候把自己的用具放好,不能誤傷其他人,也不能用來和其他同學玩笑打鬧。在進行瑜伽太極等訓練時,要充分地把筋拉開,避免出現(xiàn)肌肉拉傷的情況。
其次,要嚴格體育運動時的紀律。尤其是競技類的比賽項目,要嚴格按照比賽的規(guī)則和教練裁判的指導,在比賽過程中不可使用過于粗魯暴力的動作,要重視在場每一個人的人身安全。
大學生體育運動中所出現(xiàn)的運動損傷情況,與學生參與的體育運動的種類、技術動作和運動量等都有關系,在了解這些原因后,要根據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安排體育活動,教師在授課時要嚴格糾正學生的動作,并且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每天的運動量,不可超負荷運動。另外,學校也要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工作,讓學生樹立安全防范意識,重視自我預防,從而降低運動損傷率。此外,也要建立健全學校的醫(yī)療制度,為學生運動損傷的及時救治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林燕榮.大學生運動損傷的分析研究:從體育教師的視角[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
[2]唐斯英.大學生運動損傷的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體育時空,2016(14)
[3]倪道良.淺析公安院校大學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及對策[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5)
【作者簡介】甘 茂(1977— ),男,廣西貴港人,廣西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