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晴燕
【摘? ?要】? 公共參與素養是高中政治核心素養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公共參與核心素養的有力載體,就是高中政治學科的政治生活的一部分。課堂為核心素養教育的落實提供了重要平臺,富有針對性的教材載體,又給核心素養教育落實提供了必要材料,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高中生公共參與素養培養的難度。教師需要積極挖掘政治生活的教育潛能,加強對公共參與核心素養的滲透與融合,在確保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之下,保障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完善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質。
【關鍵詞】 核心素養;高中;政治生活;公共參與
新課改給教育改革指引了一個明確方向,要求各個階段的學科教學能夠牢牢把握核心素養教育這一方向,將完善學生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教學主旋律,指引學生邁入廣闊的成長和發展空間。高中政治學科在踐行核心素養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明確公共參與是學生的必備素養,也是政治生活教學部分的核心內容。高中政治教師需要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之下,積極運用課程資源和一系列創新性的教育改革方法,增強學生公共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
一、挖掘利用教材資源,培養公共參與核心素養
大量教育實踐表明,學科知識積累是培養學科素養的重要條件,而學科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正是學科知識累積結果的體現,而且學科知識累積得越多,素養的發展就越完善。學科知識的一個重要獲取來源就是教材,所以教師應該在這一教育研究當中獲得啟發,積極開發利用教材資源,并將這些學科知識資源作為培養學生公共參與核心素養的載體,讓學生在主動投入學科知識學習分析的過程當中,了解公共參與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培育學生公共參與意識。另外在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和積累學科知識的過程中,學生除了可以累積豐富的知識之外,還可以掌握一系列的公共參與方法,增強參與能力,逐步完成理論知識的實踐技能的轉化。例如,在政治生活第一單元的學習當中,學生就能夠明確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社會主義國家,其本質在于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是國家主人,就需要每個公民都有著強烈主人翁意識承擔相應的責任。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這部分內容進行認真的分析和品味,激勵學生加強政治權利與義務的學習,讓學生在正確行使政治權利的同時,也要履行義務;增強學生對于民主選舉、決策、管理、監督等的了解程度,培育學生公共精神和公共參與能力,增強學生擔當意識,保證社會治理有效性。
二、開展研究學習活動,培養公共參與核心素養
只是擁有必要的學科知識積累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學生將公共參與素養轉化成為具體的實際行動,還必須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探究,鼓勵學生主動投入到以公共參與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當中,給學生提供一個研究型課堂環境,讓學生在密切的溝通討論過程當中加強對政治生活問題的研究與認識,提升責任意識和公共參與技能。高中政治的研究性學習有多種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社會調查、撰寫論文、調查報告等,這些活動形式可以讓學生主動關心關注國家、社會乃至于全人類的前途命運,對學生的公共參與核心素養進行進一步的培育和鞏固。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成為主人,但同時也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體現出公共參與這一主題。例如,在學習政治生活當中的為人民服務的政府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結成學習小組深入探究以下問題:怎樣對政府決策進行完善與優化?如何有效履行政府職能?這樣的研究性學習活動綜合涉及到了與政府相關的多個核心問題上,引導學生解決了這個問題,實際上也就完成了對整個知識體系的理解與構建。
三、組織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公共參與核心素養
枯燥單調的知識學習會讓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導致教師在推進政治生活教學過程當中遇到重重阻礙,自然也不能夠發展學生公共參與核心素養。為了改變這一情況,教師要注意根據教學主題精心組織開展。課堂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實踐體驗,讓學生在理論知識應用過程當中消化吸收。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注意對教學素材進行合理篩選,提高對案例教學法應用的重視程度,增加課堂教學的實踐性與體驗性令教學體現出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準則,也十分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便于學生發揮主體作用。例如,在政治生活的公民政治生活這一模塊教學當中,涉及到了不少抽象復雜的政治術語,如果只是用講解的方法常常無法獲得良好效果,于是教師可以引入案例法,增強學生對公共參與的認知,并彌補學生參與經驗的欠缺。比方說村民面對拆遷問題時應該怎樣處理?農民工被拖欠工資應該怎樣維權?怎樣解決好社區當中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模擬公共參與活動,比如模擬聽證會、模擬民主監督參與過程等,讓學生在實踐參與當中提高公共參與核心素養。
公共參與的核心在于政治生活與政治決策,而且公共參與是一種重要的核心素養,是高中生在學習政治學科過程當中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素質。在全面加強核心素養培養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要抓住政治生活教學的契機,挖掘這部分教育資源的利用價值,著重指導學生形成公共參與意識,強化學生公共參與能力,讓學生能夠秉持著公共參與精神投入政治生活與決策,為公民教育的貫徹落實和合格公民的培養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