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生活日新月異,語言以及語言所承載的內容也跟著時代的步伐在不斷地變化。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只是一味地解讀教材內容,只是教學生教材里面的語言知識或結構,哪怕利用教材中的文本閱讀,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或思維能力訓練,還是會有知識和視野的局限性,會有語言學習跟不上時代的風險。學生有可能在學透教材知識后還出現讀不懂、寫不出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時仍會有很大的障礙。
關鍵詞:英語報刊;閱讀;初中教學
一、 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和開展英語報刊閱讀的必要性
教材作為系統教學的依托,在編排上本就有嚴謹的詞匯和語言知識點的選擇,其內容在一定的時間內一般不會有太大的改動,而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許多新詞匯或者需要被解讀的新的語言表達不斷產生,加上舊詞新用、一詞多義等,要想讓學生在學完教材后能將英語學以致用,教師們就應讓課堂上所教的語言生動起來。英語報刊閱讀,能夠實現學生以教材知識為基礎,通過汲取更多、更新的信息,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學生在時文的閱讀中,通過對教材中所學的生僻、難詞的更頻繁的語境接觸,能夠加強自己的信息解讀能力、提高語言交際能力。因此,英語報刊閱讀可有效輔助初中英語教學,使其更具真實意義。
二、 開展初中英語報刊閱讀教學的背景和意義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課程應根據教和學的需求,提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英語學習資源。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現實生活中鮮活的英語學習資源,積極利用音像、廣播、電視書報雜志、網絡信息等,拓展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新課標也提出,中學英語教學應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愛國情懷,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而報刊中的文章,內容豐富且新穎,還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其涵蓋的新聞、體育、娛樂、文化、歷史、科技等文章,能激發學生們英語學習的興趣(甘桂榮,2010)。通過英語報刊閱讀,學生既能接觸并學習最新、最地道的英語表達,還能在閱讀中獲得信息,積累更多的語料,提高學識,開闊視野。長此以往,學生的語言能力,包括閱讀、寫作、表達和理解能力,將得到很大的提高。他們還將收獲家國情懷并發展跨文化交際能力。
報刊教學早在20世紀30、40年代的美國就已開始在中學課堂上應用。國內的英語報刊教學研究始于21世紀初,主要使用的刊物是中國日報社出版的《21世紀中學生英文報》。近幾年,英語報刊閱讀在全國各學校、各學段中相繼得到開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徐洪大,2009)。許多學校、教師在開展英語報刊閱讀中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探索出一定的教學策略,并逐漸形成自己的英語報刊閱讀教學觀點和理念。一些報紙、雜志等刊物或書籍上有不少關于英語報刊閱讀的文章,這些對于英語報刊閱讀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教學實施具有很好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當今,各地、各校有關英語報刊閱讀作為英語教學輔助手段的研究還在進行中。在全世界都在倡導閱讀的大環境下,這一教學實踐的開展具有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
三、 英語報刊資源融入初中英語教學的實施策略
針對英語報刊文章多、內容廣泛、篇章較難、教師們的課堂時間又很有限的情況,如何將英語報刊閱讀融入初中英語教學,以下筆者將以《21世紀中學生英文報》為例,融合報刊特點和開展《21世紀中學生英文報》閱讀教學的經驗,就“如何活用英語報刊資源輔助和促進初中英語教學”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可操作的實施策略。
(一) 《21世紀中學生英文報》初中版中的“挑戰原版”部分可讓學生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其內容經常是一則故事,但簡單故事的結尾作者常常會表達一些觀點或闡述一些道理。這些具有意義升華的句子可以讓學生進行識記、背誦,作為寫作的有效積累。文末附的閱讀任務中最后一部分,常常需要學生就生活中的某個現象或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一部分的長期訓練,可以提高學生在表達觀點和寫作方面的能力。通過“挑戰原版”的閱讀,學生既可以了解文章結構,學習作者在表明觀點、態度方面的地道表達,還可以學會如何在寫作中進行情感升華。
(二) 報刊中的“語言點集萃”,對報刊文章中的一些生詞或重點詞匯進行了講解,這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拓展詞匯量。其中的很多詞正是初中英語教材中的目標詞匯,報刊對這些詞有詳細的講解、辨析以及詞的應用方面的拓展。結合所給的例句,學生對這些詞將有更全面、透徹的理解。“語言點集萃”中還附有單項選擇題,可以檢測學生對這些詞匯和語言知識的運用情況。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剪貼出“語言點集萃”部分,以便學生在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中可以隨時拿出來學習和鞏固;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部分的詞塊進行背誦,并定期對學生進行檢測,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點詞塊。
(三) 報刊文章的話題,有一些與教材同步,比如U1T1SC是有關運動的好處,幾乎同期的《21世紀中學生英文報》中恰好有與運動相關的文章;話題 The Internet makes the world smaller,差不多同期的報紙中也出現了許多有關網絡、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文章;U5T1SD的有關京劇的閱讀文本時,幾乎同期的報紙中正好有與京劇有關的完形填空訓練如果教師在備課中能加入英語報刊的提前閱讀和上課準備,整理出話題教學所需的報刊文章、語料,那么對教材將是一個非常好的補充和延伸,有助于充實學生的話題語料,提高其表達和寫作等語言能力。例如,在教學談論Craig Kielburger 以及孩子們為肯尼亞的兒童建學校的內容時,報刊中出現了“是否愿意幫助陌生人”的話題寫作,教師可通過組織學生對這一話題進行討論以及學習報刊中的范文,讓學生積累更多地道的表達,學習文章結構、連詞的使用以及好詞好句,學生今后在“幫助他人”的話題寫作中,內容就會更充實、表達更順暢。
報刊中的文章,既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語料積累,還可以強化學生對教材中語言知識和結構的理解和運用。例如,在教學U5T3SA的簡單句句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報刊中Day 5的完形填空進行課堂練習。這一部分的題目往往難度較大,里面包含很多長句、復雜句。教師在講評時,可以指導學生對文中的長、難句進行句子成分劃分,教會學生處理和理解文本中的難、長句,讓學生感知簡單句句型,體驗如何通過句子成分分析、提取簡單句句型,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并幫助答題。這一方法同樣適用于報刊中其他文章的閱讀和理解。
活用報刊資源輔助英語教學的例子很多。經過一段時間的英語報刊閱讀實踐,不難發現,英語報刊閱讀切實能從話題語料積累、聽力、閱讀、寫作、詞塊學習、語言表達等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通過英語報刊閱讀,教材內容得到了及時、有效的補充。教師們可以充分發掘英語報刊中可輔助和促進英語教學的文本資源豐富自己的教學。
(四) 英語報刊中有一個小版塊是國家思想、方針、政策的解讀,里面的英文表達雖然不多,但常包含中國的名言、諺語。長期的閱讀和積累,可以讓學生的語言學習與時俱進、語言內容更具文化內涵。時事歷來是中考的方向,因此這部分的閱讀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中考。
(五) 在當今中國詩詞盛行的社會環境下,報刊中的中國古詩詞英語翻譯和解讀,適應時代潮流,可讓學生根據個人興趣有意識地閱讀和積累;報刊中還有有關中國文化現象解讀的文章,如“才高八斗”“閉門羹”的由來與含義等,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提高運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提升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并為長期的英語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近年來的中考書面表達部分也都更傾向于談論中國文化,所以英語報刊閱讀對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
(六) 英語報刊閱讀還可用作各類英語閱讀比賽的賽前集訓內容,因為英語報刊文章題材新穎且具有一定的閱讀難度,長期、大量的閱讀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在比賽中適應文本的難度,發揮得更好。
(七) 學校和教師還可以以興趣班或培優班的形式開展英語報刊閱讀教學。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話題或主題,以話題為引領,搜集同一主題的不同文章,難易結合,并適度增加趣味性,以多模態的教學形式——包括圖片、視頻、歌曲、閱讀圈活動等,讓學生實現地道的詞塊學習和語料的積累,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同時還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豐富和增長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提升學生的文化品格(謝曉楓,2010)。
四、 結束語
英語報刊資源可利用的空間很大,除了上述的報刊閱讀教學建議,報刊中的圖表任務型閱讀、聽力訓練、文章朗讀音頻等,也可以作為很好的閱讀、聽力和口語訓練材料。
在開展初中《21世紀中學生英文》閱讀課程的實踐中,學生們從最初的覺得文章難、閱讀任務難完成,到慢慢接受,再到后來開始感興趣,最后一拿到報紙就迫不及待地看、主動閱讀,閱讀和做題速度越來越快,這都離不開教師的堅持和引導。哪怕是一周一次的課堂英語報刊閱讀精讀,或平日里一天一篇的英語報刊閱讀泛讀,都能讓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英語報刊閱讀的教學實踐,明顯使英語教學更具活力,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大大提高了。利用報刊資源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既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又給學生省時、省力、高效地學好英語提供了良好的閱讀環境,同時也促進了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謝曉楓,2010)。英語報刊閱讀融入初中英語教學顯然是重要且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薛祖鴻.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課堂實踐[J].海外英語,2019(12):180-181.
[2]宋揚.圖式理論視角下報刊閱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8.
[3]王娟.淺談初中英語報刊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5):65+67.
[4]閔潔.初中英語報刊閱讀課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7(9):71-73.
[5]徐靜蔚.初中英語報刊閱讀輔助教學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9):136.
作者簡介:
楊萍,江蘇省宿遷市,宿遷市宿城區鐘吾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