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月皎



【摘? 要】? 在混齡班級中,每個年齡段的幼兒會因相處模式的不同,都表現出與同齡間相互學習不同的學習特點。在混齡編班中,孩子們既有向上的依靠,又有向下的責任,還有同齡之間的競爭。混齡編班模式下的教育《綱要》和《指南》的教育理念為引領,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特點,最大限度地滿足和支持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關鍵詞】? 主動性學習;混齡編班;游戲環境
在混齡班級中,每個年齡段的幼兒會因相處模式的不同,都表現出與同齡間相互學習不同的學習特點。小班幼兒既可以享受大年齡幼兒的照顧,同時,可以跟隨大年齡幼兒的行為進行模仿學習;中班幼兒的身份比較特殊,他們既會意識到自己與大班幼兒比起很多方面的不足,也明白自己承擔著當弟弟妹妹小老師的角色,他們會因此更努力當好小老師,同時也會不斷提醒自己,好好向哥哥姐姐學習;而大班幼兒的進步則是突飛猛進,因為為了解釋和解答弟弟妹妹們不斷的提問,他們必須要將自己腦海里的經驗和知識不斷更新,不斷篩選,經過逐漸分析、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找尋更好的方法或更合理的答案,這使得他們的大腦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
以往課程教育內容的制定基本上是按照規定走,教師很少會去仔細琢磨為什么要在本周選定此教育內容,家長也只是跟隨,處于被動狀態,甚至認為,“教育內容就是由教師來制定的”。
混齡編班模式下的教育《綱要》和《指南》的教育理念為引領,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特點,最大限度地滿足和支持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一、打造混齡室內環境,支持混齡區域游戲
1.活動空間建設——由“集體空間”到“區域化自主空間”。將原有師控型集體空間,轉變為自主-開放區域化自主空間,為混齡幼兒活動提供更強大的環境空間支持。
(1)合理分布——有效利用每個空間。單通道區域中,教室中間留有更多的空地,不僅造成空間的浪費,也給幼兒更多可以在教室奔跑的地方,容易造成幼兒沖突。多通道區域中,合理利用了教室的各個角落,不僅擴大了各區域的面積,也有效防止幼兒在教室奔跑等現象,減少幼兒沖突的機會。
(2)多個出口——方便多個幼兒在同一區域隨時進出
單通道區域中,? 一個出口不僅容易造成幼兒在區域中的擁堵,也不利于幼兒跨區活動。多通道區域中,保證教室里每個區至少兩個出口,方便多個幼兒在同一區域隨時進出。避免幼兒在區域擁堵的同時,也更有效地促進幼兒材料跨區域使用。例如,藝術區的材料柜靠近讀寫區,讀寫區的孩子隨時都可以很方便的取用。
(3)區域布局——更有趣、溫馨。單通道區域中,各個方正的區域更像一個個學習區。多通道區域中,每個區域更靈活,孩子可以在里面隨意穿梭,整體布置更溫馨、舒適,更像幼兒白天的家。
2.材料投放——由“封閉”到“開放”。給孩子提供開放多元的材料,不固定玩法,不固定區域,更有利于讓不同年齡的孩子按照自己的經驗、能力使用材料。
3.設施設備——由“統一”到“分層”。依據幼兒不同年齡和心智成熟階段分層投放設施設備與材料,并配以相應的標識,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需要。玩具柜、桌椅的配備則以高、低結合。
二、改造混齡戶外環境,挖掘混齡戶外資源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戶外游戲活動環境作為幼兒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了幼兒體能、認知、社會等全方位發展的游戲空間,對任何一所幼兒園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 精心打造有吸引力的、有挑戰的場所,為孩子提供一個有計劃、有準備的戶外學習環境。
1.劃分不同的游戲區域。為兒童準備各種領域的材料,讓室內和戶外的課程和學習連接起來,讓戶外成為兒童主動性學習的環境,而非僅僅是身體運動和體育鍛煉的場所。戶外設置沙玩水區、建構區、戶外娃娃家、音樂區、自然藝術區、種植園。并做到娃娃家靠近種植園、整理房;藝術區靠近水源;沙水區并聯,讓孩子的游戲更便捷。
2.提供充足的存儲空間。為了方便孩子游戲,戶外應提供充足的材料存儲空間,大型鐵皮箱、木質小屋、雨棚,并采用“區域就近”原則,讓幼兒能很快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開展游戲,并及時進行歸還和整理。
3.豐富多元的游戲材料。
(1)材料選擇——安全、豐富。創設木屑地、草地、塑膠操場、泥地、沙地等不同質地的地面環境,提供安全、豐富的游戲材料,安全帽、防護手套、保護繩等,時刻保護幼兒戶外安全。
(2)材料提供——開放、多元。提供大量低結構材料,如:紙筒、輪胎、木板、繩索等。低結構、低加工的材料沒有固定的功用和預設的玩法,不規定場所,跨區域使用,富與孩子更多的探索創想空間。低結構材料更富有變化和趣味性,更能引發幼兒的探索和創造。
4.隨處可見的智慧標識。對場地材料進行合理規劃,分類擺放,并給每一種材料貼上標簽,便于孩子整理歸還。同時根據不同材料的存儲空間,設計相應最合適戶外的標識,并且鼓勵幼兒參與到標識制作中來,親自動手畫一畫,把游戲還給孩子。
教育要創設一個寬松、公平、多元文化的環境,讓幼兒獲得表現自己的機會。我們應當為幼兒創設自由、愉悅、創造的開放式環境,讓幼兒在自主空間里,追隨幼兒腳步,支持幼兒的主動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