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等方法對高校的羽毛球教學現狀進行研究,找出現階段高校的羽毛球教學面臨的困境: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場地器材的匱乏;師資隊伍力量薄弱,缺乏專業的羽毛球教師;學生之間缺乏競賽交流的機會。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的創新高校羽毛球教學的方法:實施分層教學區別對待學生;提高場地設施的質量;加強對羽毛球師資隊伍的建設;積極營造競賽氛圍;豐富羽毛球課的教學內容。
關鍵詞:高校 ?羽毛球教學 ?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G84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a)-0078-02
在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的今天,國家越來越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未來的建設者,因此,高校在對大學生的培養方面,更加重視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考量。羽毛球運動因其自身的高娛樂性、低成本、易開展等特點深受廣大高校大學生的喜愛。在高校開展羽毛球教學可以有效地增強大學生體質,健全大學生的心智,促使大學生良好性格的養成,進而為我國的社會發展培養出綜合型的人才。但是現階段高校羽毛球教學的開展卻面臨困境,筆者期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為高校羽毛球教學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供針對性的創新對策,為后來學者的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1 ?高校開展羽毛球教學的價值分析
1.1 羽毛球運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羽毛球這項運動同時具有較強的鍛煉效果,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靈敏性、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在整個羽毛球運動過程中,需要腳步的快速移動去配合接球、需要手臂的力量去大力扣殺球、需要全身協調配合來打出漂亮的技巧球等,系統地練習羽毛球運動可以使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明顯的提升。而且根據運動時間的長短和劇烈程度的不同整個運動過程是有氧和無氧相結合的,所以,堅持羽毛球運動還可以提高機體的有氧供氧能力和無氧供氧能力。
1.2 羽毛球運動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技巧性比較強的運動項目,不僅要求練習者具有良好的體能和扎實的技術基本功,同時要要求練習者具備較強的戰術能力和心理素質等智力因素。練習者在賽場上要做到認真觀察、快速分析,長期從事該項運動可以對練習者的大腦皮層特備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反應速度和協調能力有良好的影響。所以,大學生堅持羽毛球運動可以培養出較強的耐受能力和應變能力,這樣他們在進入社會以后就比較容易適應社會。
1.3 羽毛球運動可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心態
羽毛球運動要求參與者要能夠做到隨機應變,根據場上情況來進行攻防轉換,斗志斗勇,極大地考驗著練習者的心理素質,而且在對戰過程中要揣摩對方的戰術意圖,及時破解,進而及時把握戰機取得勝利,長久練習下來,練習者就可以培養出敏捷的思維。大學生經常參加羽毛球運動可以強化進取精神,面臨困難以及危險的時候能夠做到泰然處之,應對自如,而且還可以有效地緩解來自學習以及生活中的壓力,及時消化掉不良的情緒,逐漸培養成良好的心態。
2 ?高校羽毛球教學面臨的困境
2.1 學生層次參差不齊
高校大學生的層次參差不齊首先表現為運動能力的差異,就目前情況來看,高校在學生在入學時并未對他們的身體素質情況做出具體的要求,而且很多學生在高中學習的時候過分地重視文化科目的學習而忽視了對于身體素質水平的提高,這就導致了他們在上大學以后的運動能力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其次,學生的運動水平和接受能力也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具有一定的羽毛球基礎且對羽毛球技術的接受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掌握技術就比較快。所以在教學時學生的這些層次差異就很難使教師展開針對性的教學,因為難以做到統籌兼顧,教師的教學計劃的制定也缺乏針對性,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2.2 場地設施的匱乏
通過調查發現,部分高校沒有標準的羽毛球場館,很多有羽毛球場館的學校學生在館內上課時一個場地上有的都被分了七八個學生,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有的高校的羽毛球場館只針對體育專業的學生開放,選修班的學生只能在室外的水泥場地上上課,遇到刮風、下雨、大風等天氣就不能很好地開展羽毛球教學。由于高校的資金有限,學校提供的公共羽毛球的拍子質量較差,有的拍子一節課就被打斷了線,有的拍子打著打著拍頭就被甩了出去,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羽毛球的基礎場地設施的匱乏嚴重的阻礙了羽毛球運動在高校的開展。
2.3 師資隊伍力量薄弱
通過走訪調查發現,現階段高校的羽毛球專業教師較少,一些高校比較重視三大球以及健美操教師的招聘,很多學校的羽毛球選修課教師都是由其他的體育專業教師轉過來的,也有的體育教師一人兼顧多個體育項目的教學。這部分教師是為了教學的需求而進行教學,他們既不具有較高的羽毛球專業水平,也不深入了解羽毛球的專業知識和動作要領,教師專業水平底就直接導致了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羽毛球機能實踐理論的精華。而且教師的教學水平的高低會在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上體現出來,水平較低的教師不能及時的轉變觀念,做到與時俱進,一味地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達不到新課改的要求,同時也降低了學生學習羽毛球運動的積極性。
2.4 學生缺乏競賽交流的機會
通過適當的羽毛球比賽不僅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水平,同時也可以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在高校的體育課程改革中羽毛球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它在高校中基本都是以選修課的身份出現的,學校很少去組織校內的一些羽毛球比賽,學生缺少參與校內比賽的機會,更不必說參與學校之間的比賽或大型的職業聯賽了,這種情況就十分不利于大學生的羽毛球水平的提高。
3 ?創新高校羽毛球教學的路徑研究
3.1 實施分層次教學區別對待學生
由于選修羽毛球課的學生的技術水平、身體素質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異,高校羽毛球教師可以選擇分層教學法進行施教。在開課之初就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以及羽毛球簡單技術的測試,并根據測試的結果,將學生編排至不同的小組,教師可根據不同班級的情況分成不同的組別,并針對不同組別的學生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實時監控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各層次的學生,從而激發大學生的進取心,使學生的整體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
3.2 提高場地設施的數量和質量
高校為了保證羽毛球課程的正常開展,促進網球教學有進一步的提高,首先就要在場地器材等方面做出行動,加強對專業的訓練場地以及場館的建設力度,以滿足選修班學生的正常上課的需求。而且才對羽毛球和羽毛球拍的采購上要擴大預算、嚴格把關,在羽毛球、球拍采購過程中,必須嚴格要求采購人員選擇優質運動設施,防止質量不合格的球拍、羽毛球等進入課堂,給學生創造安全的教學場地與練習環境。
3.3 加強對羽毛球師資隊伍的建設
教師隊伍的專業技術水平以及專業理論知識水平是促進羽毛球運動發展的前提條件。但就目前高校羽毛球教師的整體情況來看,要想整體加強羽毛球師資隊伍的建設,還需要做出極大的努力。首先,高校應該擴大對專業羽毛球教師的招聘。其次,要經常的組織在校的羽毛球教師經常外出學習,多多參加一些專業的羽毛球培訓課程,同時也要要求教師重視起自身專業素質水平的提高,做到與時俱進,經常去學習新的教學理論知識,不斷提高、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以及提高自己的運動機能。最后,教師還要去把握時代前沿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4 積極營造競賽氛圍
學校應該去積極地營造良好的羽毛球競賽氛圍,這樣不僅可以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還可以推動羽毛球運動在高校的廣泛開展。高校之間可以聯合起來開展羽毛球交流比賽活動,積極搭建網絡信息平臺,為高校學生提供信息交流的渠道,促進羽毛球運動在高校的廣泛開展,通過學校之間的交流比賽檢驗教師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同時也給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證明自己的機會,通過競賽來提高學生對羽毛球項目的學習興趣。
3.5 豐富教學內容
傳統的羽毛球教學內容多是一些發球和接發球技術,對于放小球、扣殺球以及劈吊球這些技術基本上很少進行系統的教學。高校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多接觸羽毛球的各項技術,才能真正體會到羽毛球的樂趣。而且教師不能一味地重視技術的教學,還應該把羽毛球理論融入其中。羽毛球理論的教學不要簡單的局限于羽毛球的基本常識上,還要重視對學生戰術思維模式的培養。除此之外,還要給學生講一些運動損傷的處理和預防的知識,只有避免出現運動損傷,才能更好地學習技術。
4 ?結語
羽毛球運動因其自身的高娛樂性、低成本、易開展等特點深受廣大高校大學生的喜愛。高校開展羽毛球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心態和較強的心理素質。但是現階段高校的羽毛球教學效果卻并不理想,面臨著種種困境。學生的運動能力、運動水平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羽毛球的場地設施無論是在質量上還是在數量上都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師資隊伍力量薄弱,缺乏專業的羽毛球教師;學生之間缺乏競賽交流的機會。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的創新高校羽毛球教學的路徑:對不同技術水平、身體素質的學生采用分層分組的教學方法進行因材施教;提高場地設施的質量和數量;加強對羽毛球師資隊伍的建設;積極營造競賽氛圍,通過競賽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對羽毛球項目的學習興趣;豐富羽毛球課的教學內容,不僅要豐富技術學習的內容,而且要注重理論知識的融入。
參考文獻
[1] 郭斌.高校羽毛球教學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3):9-10.
[2] 關祥偉.高校羽毛球教學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5(S2):296-297.
[3] 張曉松.試論羽毛球教學訓練中創新能力培養的途徑方法[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3):43,45.
[4] 李樹寶,陳學海.高校羽毛球教學中關鍵問題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2):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