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齊剛 崔敏 趙旭 李立爭 陳岳
摘 ? 要:當前,軍民融合市場化浪潮下,航天制造企業面臨的裝配制造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本文結合企業考核激勵中存在的問題,論述了考核激勵應遵循的基本原則,針對性明確了企業實施考核激勵對策,有助于企業建立與市場化體制相適應的考核激勵機制,以考核激勵為依托大幅提升企業制造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制造企業 ?考核激勵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2.92;F276.3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9(b)-0177-02
近年來,隨著國家軍民融合戰略的推進實施,在軍民融合市場化浪潮下,國家航天裝備制造業大門向民營企業打開,航天制造企業面臨的裝配制造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在市場化競爭浪潮中勇立潮頭,成為企業經營管理重要戰略目標。眾所周知,企業正常經營活動離不開全體員工的能力水平、工作態度、職業素質等重要因素,要使這些重要因素發揮作用,一定要解決好企業人力資源問題。考核激勵作為當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方法,已被大多數企業廣泛采用。本文結合航天制造企業特點,針對企業考核激勵中存在的典型問題,研究明確具體對策,建立與市場化體制相適應的多元化、全方位考核激勵機制,并以考核激勵為依托,促進企業員工充分認識當前形勢,主動轉變觀念,推動企業勇破管控瓶頸,不斷提升企業制造能力和綜合競爭實力,實現企業優質發展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1 ?企業考核激勵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對考核激勵的正確認識
當前,考核激勵已經成為企業實施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舉措。但,部分企業受到其自身發展歷程和環境等多因素的影響與制約,企業內部員工安于現狀,習慣于以往“大鍋飯式”平均分配的管理模式,意識不到市場化浪潮下的不進則退,軍民融合現實中的民企大批涌入給國有企業帶來的生存挑戰與經營壓力,對考核激勵缺乏正確、全面的認識,部分員工甚至抵觸差異化考核激勵。
企業部分管理者受傳統思想束縛,加上自身缺乏市場化觀念和創新意識,管理理念過于保守、落后,僅僅滿足于眼下內部管理的穩定,對于結合企業自身特點研究如何推行考核激勵動力不足,決心不夠,也不主動學習正確的理論方法和實施經驗,從而使企業考核激勵過于表面化,起不到很好的獎懲激勵作用。
1.2 考核激勵機制不健全、不規范
企業沒有建立起適合于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考核激勵機制,也沒有形成完整的考核激勵制度,考核實施較模糊,不利于貫徹執行。例如,在制造企業實施考核激勵中沒有針對生產、服務、技術等不同崗位設置個性化的考核激勵指標。在開展考核激勵時也片面追求對單個任務結果的考核獎懲,沒有綜合安全、質量、效率、作風等多維度開展全方位考核激勵,考核獎懲力度又不強,不足以激勵企業員工主動參與以及持續提升。另外,考核激勵實施中缺乏透明性的監督評價,也容易導致考核激勵流于形式,很難發揮正向激勵作用。
1.3 考核激勵方法缺乏多樣性
企業在實施考核激勵時往往側重采用簡單加薪這樣的物質激勵,忽視精神激勵,激勵方法缺乏多樣性。這源于企業管理者片面聚焦于滿足員工最低的物質需求,而忽視員工高層次的知識需求、情感需求以及成長需求等。從企業的戰略發展上來說,只有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有效結合才能使考核激勵機制發揮其最大的作用,甚至在很多時候精神激勵能起到更為重要的效果。企業基于時代特征,開展多元化、全方位的考核激勵對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具有深遠意義。
2 ?實施考核激勵的原則
2.1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以人為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在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圍繞激發和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一切生產經營工作的出發點和中心。作為具有百年歷史的國有企業,在實施考核激勵推動企業市場化轉型發展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使全體員工廣泛、主動地參與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依托考核激勵促使員工自身價值和綜合能力得到不斷提高,從而將員工追求個人幸福與企業發展壯大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實現企業效益的持續提升和員工收入的持續提高。
2.2 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
“不患寡而患不均”。堅持公平公正是實施企業考核激勵的基本條件。企業考核激勵主要是通過開展有效考核打破平均,激勵先進,落實按勞分配,實現多勞多得。由此,優秀員工在享受考核激勵的同時,落后員工必然會受到一定的相對“損失”,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在考核激勵中務必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按照考核激勵機制開展工作,踐行按業績與能力進行考核獎懲,徹底杜絕考核因人而異、講人情顧私交等,堅決維護考核激勵在全員中的認可度和嚴肅性。
2.3 堅持時效性、精準性的原則
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贏是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保障。在企業員工通過辛勤付出給企業不斷創造價值和帶來利潤的同時,企業對員工進行考核激勵是實現雙方共贏的有效措施。企業通常每年或半年開展一次綜合考核,將考核結果按優、良、中、差等進行評定,作為下一年度或周期的激勵依據,考核周期過長,時效性較弱。同時,部分考核激勵制度往往使管理者無法開展全方位精準考核,容易使考核的時效性、精準性大打折扣,無形中影響員工對考核激勵的切實感受,大幅削弱考核的激勵性。堅持考核激勵的時效性、精準性,有利于企業與員工間建立激勵信任機制,形成管理共識;有助于持續性的全面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全身心參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也有助于正確引導員工不斷提升自身能力,不斷為企業發展壯大做出貢獻。
3 ?企業實施考核激勵對策
3.1 轉變傳統觀念,形成激勵共識
當前,我們清醒的認識到,隨著軍民融合和市場化的推進,航天制造產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從壟斷生產變為雙定點乃至多定點承制,以往以數量保質量保交付、不計成本完成任務的生產模式,無法適應當前市場化發展和企業生存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充分認識當前形勢與差距,從源頭入手擺脫傳統制度束縛,與時俱進引入市場化競爭理念,并不斷進行宣貫與培訓,推進轉變傳統觀念。實施全方位考核激勵,一方面使員工能夠切實感受到企業對其辛勤付出的認可和鼓勵,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不斷提高自身技術技能水平,實現個人價值的持續提升,另一方面,依托員工能力水平和對企業認可度、忠誠度的提升,企業生產經營和攻關創新活動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有助于企業經營效益的提高和核心競爭力的不斷增強,實現企業與員工共贏。
3.2 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激勵指標體系
企業建立科學性、合理性的考核激勵指標體系,是實施考核激勵最基礎的構成部分,也是保障員工積極、主動參與企業考核活動的必要條件。
第一,基于企業管理現狀,系統梳理企業考核激勵的目標,設計科學合理的目標體系,明確企業考核激勵的方法和目的。對于航天制造企業,我們既要兼顧企業生產經營指標任務的完成,更要兼顧實現企業內部員工的培養與能力提升,為航天事業培養更多專家型技術人員和工匠性技能人員。
第二,根據不同崗位,設計可操作性的全方位考核標準,如包括安全、質量、效率、作風和紀律等多方面考核。明確崗位考核激勵具體內容,如一項任務提前完成、按時完成和延遲完成均對應不同的考核激勵結果,有助于更加精準地反映員工崗位能力和綜合素養,進而提高考核激勵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另外,還應關注考核激勵內容是否合理,避免將一些輕而易舉就能完成或竭盡所能仍然無法完成的任務納入其中。
第三,考核激勵標準應以崗位工作為依據,按照不同崗位人員工作的難易程度,所承擔工作的責任輕重以及工作性質等要素進行綜合考核評定。按層級、崗位等類別,設計專屬性的考核標準,對于不同層級、不同崗位,考核標準不同,避免考核標準過于籠統抽象,不利于具體執行。
3.3 開展多元化的考核激勵
從需求角度出發,企業內部不同年齡段、不同知識結構的員工對考核激勵的需求與認可各有不同,有些員工追逐物質激勵,有些員工更加看重精神激勵或成長與晉升。實踐證明,不同的激勵方式對被考核主體的影響很大。因此,在考核激勵中,應遵循層次性、差異性等多元化原則,綜合運用物質激勵、精神激勵和職級激勵等多種的激勵手段,如加薪、特殊津貼、職級晉升、通報表彰、頒發獎狀、專項教育培訓和帶薪休假等,重視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的有機結合,以滿足不同被考核主體的需求,有效踐行考核激勵的公平和公正,進而將員工的切身利益與企業生產經營緊密聯系起來,實現考核激勵的目標。
為有效實施多元化考核激勵,我們遵循“三結合”。其一,上級評議與民主測評相結合,尤其加大民主測評在考核中的權重,保障考核結果的真實性。其二,日常考核和階段性考核相結合,重視日常考核的作用,保障考核結果的客觀性。其三,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結合,既要定性考核崗位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工作態度,還要定量考核其工作的數量、質量和服務對象的滿意度等,保障考核結果的公正性。
3.4 構建考核激勵信息反饋渠道
考核激勵信息反饋是考核激勵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其一,明晰被考核主體現階段的工作表現,全面分析其優勢和不足,明確被考核主體下階段乃至長遠發展的目標和工作措施;其二,被考核主體若對自己的考核結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及時按程序進行反饋和申訴解決。因此,企業內部應建立考核激勵信息反饋渠道,通過主管領導或部門管理人員將考核激勵信息以書面或者面對面溝通的形式反饋給被考核主體,這樣被考核員工才能及時、準確掌握自身現階段的優勢和不足,才有利于其彌補不足,提高工作效率。企業基于對考核激勵信息的反饋與統計分析,有助于更全面掌握被考核主體的綜合素質,便于明確被考核者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職務晉升等。此外,基于信息反饋溝通,企業管理者可以及時、精確掌握員工對考核激勵的真實感受,有利于不斷優化考核指標,不斷完善考核激勵體系。
4 ?結語
面對市場化競爭,航天制造企業要想在市場化大環境下得到長遠發展,必須利用好考核激勵這一人力資源管理方法,系統分析企業考核管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遵循,原則,建立科學、規范和有效的考核激勵機制,實現員工付出、成長與考核激勵的一致性,進而推動企業可持續性健康發展,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楊應珍.淺談企業員工激勵與績效考核[J].貴州工業大學學報,2008(4):199-202.
[2] 潘慧中.人力資源管理視角下國有企業績效激勵機制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7(9):130.
[3] 劉智勇.國有企業績效管理體系探析[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2009(4):34-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