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晴 張祺祺 趙聰瑜 劉佳悅
摘要:針對分析當今社會人群心理健康狀況,討論了園藝療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我國園藝療法現狀和成功推廣案例,進一步提出了我國在未來園藝療法市場推廣中應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對園藝療法相關專業人士的培養、開展多元化活動、重視室外公共綠化建設等相關建議。
關鍵詞:園藝療法;健康中國;市場推廣
中圖分類號:TU98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 17-0135-02
1 引言
根據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戰略部署,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綱要中明確強調,健康是美好生活的最基本條件,需要從廣泛的健康影響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在《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的主要任務中明確提出要實施心理健康促進活動。中國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給人的心理帶來一定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需要心理關愛。
眾所周知,植物具有觀賞及美化環境的作用,但卻忽視了其緩解壓力、改善情緒的效果。特別是近年來興起的園藝療法,已被證明是一種通過植物、植物的生長環境以及與植物相關的各種活動,維持和恢復人們身體和精神機能,提高生活質量的有效方法[2]。園藝療法在國外已經得到了相對廣泛的應用,但是在我國的研究仍側重于建設具有康復療愈功能的城市綠地以及對老年人和特殊人群療愈方式的研究,應用范圍較窄。因此,本文從響應健康中國戰略角度出發,探討了如何讓園藝療法在全面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如何普及到人民大眾,讓其充分發揮身心保健作用。
2 園藝療法推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9年我國首部《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 — 2018)》正式發布,根據我國學者近二三十年來的心理健康研究,我國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問題均呈增長趨勢。報告顯示,有11%~15%的人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可能具有輕到中度心理問題;2%?3%的人心理健康狀況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的心理問題[3]。對于心理健康狀況較差的人群應得到更多的心理服務,如果不得到及時關注,會引發更嚴重的心理問題。然而,目前人們對心理咨詢服務仍存在認知偏差,存在心理問題但主動尋求幫助人員較少,因此,心理咨詢服務覆蓋范圍較為狹窄,如何尋找一種易于普及并且適應人群廣泛的心理服務方式十分重要。
園藝療法具有使用材料工具簡單,活動形式多樣化,服務對象多元化等特點,基于我國人民心理健康狀況,園藝療法正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心理服務方式。第一,園藝療法通過園藝植物、園藝操作活動進行治療,它不需要非常專業的測量儀器和功能全面的活動場地,一片戶外的空地、一個小房間都可以作為園藝療愈的場所,普通的園藝器材和綠色植物均可以作為活動材料,經濟門檻低,廣大人民群眾都可以承擔,非常適合還處于發展中國家階段的中國。第二,園藝療法服務對象多元化,園藝療法不僅應用于身體和精神上有障礙的特殊人群,包括精神病患者、抑郁癥患者、智力低下者、高齡老人以及傷殘人士等,同時對處于亞健康狀態的健全人一樣適用[4]。并且園藝療法療愈作用溫和,對于那些可能具有輕到中度心理問題的人群可以緩解他們對于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的抵觸情緒。因此進行園藝療法推廣是順應我國國情、解決我國心理健康問題的必要的、可行的方式。
3 現今園藝療法市場應用形式的有益探索
3.1我國園藝療法研究應用現狀
在我國園藝療法事業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猛,目前,園藝療法在我國的科學研究主要集中于2個方向:一是對各類特殊人群治療,例如殘障人士、老年人、自閉癥兒童等的康復治療;二是各類康復花園及療愈景觀的設計研究。園藝療法的社會推廣也在穩步發展,2014年7月,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園藝治療學部在沈陽正式成立。此外,園藝治療學部還在北京、天津、上海、山東、安徽等18個省(區、市)設立分部,并由專門人員負責[5]。2018亞洲園藝療法聯盟會議北京成功舉辦,沈陽優創和合戶外園藝療法工作坊、北京眾享未來園藝、香港園藝治療協會、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四川園藝療法協會都在努力將園藝療法應用在各具特色的園藝實踐活動中,進行了非常有益的社會推廣的嘗試。
3.2園藝療法推廣案例
沈陽優創和合用園藝療法技術對孤獨癥兒童進行行為干預,時間長達6年,共幫助了100多個孩子。現在,優創和合已經形成了以學習者為中心、技術型、發展取向的課程體系。參加課程的小朋友,在主動意愿、主動語言、主動行為等方面有了積極的進步[6]。同時,優創和合經常開設園藝療法公開課以及園藝療法微活動等,還創建了園藝養心微信公眾號,發布了許多園藝療法的相關文章,對園藝療法在人民大眾的應用和推廣做出了積極地行動。
北京葳蕤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眾享未來園藝亦在園藝療法的社會推廣上做出了積極努力,經過近兩年園藝療法實踐工作的開展,眾享未來園藝在園藝培訓師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共完成了356次對學校、社區、單位、家庭等植物種植培訓、花藝培訓等園藝療法實踐推廣調查[7]。眾享未來園藝借助北京西城區政府與社區緊密配合,開展了多次免費的園藝培訓課程,讓園藝療法真正地走進了人民,同時在其園藝療法推廣中心右安驛站設立了展示區,培訓區和售實區,同時融合園藝療法的推廣與市場盈利,為園藝療法走向市場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4園藝療法市場進一步推廣建議
4.1 加大園藝療法宣傳力度,讓大眾真正了解園藝療法
近年來,園藝療法在世界各地迅猛發展,但大眾對其的了解程度卻遠比不上園藝療法的發展程度。在我國,園藝療法的受眾面積更小,市場推廣也更為艱巨,因此,為使園藝療法能在我國更好的進行推廣和應用,我們應當擴大其宣傳面積,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對園藝療法的認識和認可度。為達到這一目的,首先要建立園藝療法官方協會,團結園藝療法相關專業人士,便于園藝療法通過媒體,新聞等方法進行更好的宣傳;其次在學校和社區當中開展相關的知識講座,讓更多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開始了解園藝療法,給予社會一個接受并認可園藝療法的時間,進而面向全社會,通過園藝療法的相關知識講座的舉辦,向大眾傳播園藝療法的知識;第三,由園藝療法官方協會組織,推出一系列有關于園藝療法的雜志,期刊,向社會介紹國內外優秀的園藝療法療愈案例,同時,也給予相關專業人士一個學習和交流平臺。
4.2 加強對園藝療法專業人士的培養,提高園藝療愈專業度
園藝療愈師對其的責任意識,專業素養與人際交往能力都有很高的標準[8],因此,對園藝療法專業人士的培養是發展我國園藝療法事業的重要舉措。首先,我們要不斷完善我國的園藝療法官方協會,使其逐步成為一個更加專業的組織機構,能夠吸收國內外更多的園藝療法專業人才,為我國園藝療法事業的發展打下基礎。同時,協會也應當與中國風景園林協會和中國園藝協會展開深度合作,為園藝療法學科招收更多的準也人才;其次,應當在高校中開設園藝療法相關學科,一是當代大學生心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而園藝療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其心理健康程度[9];二是為挖掘符合園藝療愈師要求的人才提供渠道;最后,國家應設置相應專業園藝療愈師考核制度,使其正規化,通過相應的國家考核標準來篩選優質的園藝療法專業人才。
4.3 開展多元化活動,面向更廣闊的人群當
下園藝療法多用于老年人、兒童以及殘障人士等一些特殊人群,但據傅小蘭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 — 2018)》顯示,有48%的受訪者認為“現在社會上人們的心理問題嚴重”[10],當代的學生、上班族亦需要有一個途徑能夠讓他們放松身心,緩解壓力。因此在設計園藝療愈活動時要多方面的進行考慮,針對于兒童以及女性參與者,可設置插花、植物標本、花果茶制作的等充滿趣味性室內活動;針對于青年人以及熱愛自然地男性參與者,可設置果蔬采摘以及室外種植等活動,給予他們放松身心,緩解學習工作壓力的途徑;針對老年人,可設置干花壓制、插花、室內種植等輕松安寧的室內園藝活動。除此之外,學校以及社區可定期舉辦園藝療法科普講座,組織插花比賽等,增進同學之間、鄰里之間的和諧友誼,促進校園和社區的和諧穩定;相關園藝療法工作室也可定期舉辦培訓課程、組織園藝療愈體驗實踐課,北京眾享園藝已經將此變為現實,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1]。
4.4 重視室外公共綠化設施建設
園藝療法最初以康復花園作為療愈手段[12],這在今日也依然適用。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大眾更需要一個花園,一塊綠地去放松自己,緩解壓力[13],因此在城市綠地景觀的設計上可以園藝療法為依據進行設計建造,尤其是學校、社區、醫院等特殊場所,需要針對不同的人群來設計戶外綠地景觀,如上海徐匯區愛建園小區在小區植物配置就以園藝療法為依據來建設、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峨媚山療養院,將景觀療愈應用于高血圧病人的降壓治療中。另外,也可定期舉辦花展、觀花活動,給予更多的人以精神和心理上的療愈作用,如美國切爾西花展便將園藝療法與觀賞花園結合到一起[14]。
5 結語
園藝療法作為一個新興的心理療愈手段,非常適合我國國情,對于助力現階段我國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也有著巨大的潛力,本文對現今我國一些成功進行園藝療法普及的機構進行分析,以及根據相關文獻對園藝療法進一步推廣進行探討,希望能使更多人關注園藝療法,使園藝療法得到更廣泛的社會推廣,為人民大眾帶來更大的福祉。
參考文獻:
[1]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Z]. 2016-10-25
[2]李樹華.園藝療法概論[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1.
[3]首部心理健康藍皮書正式出爐,我國不同人群心理健康問題均呈增長趨勢[EB/OL]. 2019-02 — 25.
[4]黃瑜勤,顏慶璋.園藝療法在國內的發展現狀與應用前景[J].現代園藝,2017(12):51~5.3.
[5]周偉偉,園藝療愈活動需要科學化正規化 ——訪中社聯園藝治療學部秘書長徐峰[J].中國花卉園藝,2018(7):21~23.
[6]周 萌.園藝療法是一門心理學應用技術[J].中國花卉園藝,2018(7):18-20.
[7]王秀英.眾享未來:在實踐中普及園藝療法[J].中國花卉園藝,2018(7):29-31.
[8]周偉偉,園藝療愈活動需要科學化正規化—— 訪中社聯園藝治療學部秘書長徐峰[J].中國花卉園藝.2018(7):21- 23.
[9]宋禹輝,校園園藝療法 —— 維護大學生心理健康新方向[J].中國園藝文摘,2017(12):213~216.
[10]傅小蘭,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11]王秀英,眾亭未來:在實踐中普及園藝療法[J].中國花卉園藝,2018(7):29~31.
[12]雷艷華,金荷仙,王劍艷,康復花園研究現狀及展望[J].中國園林,2011(4):31—36.
[13]譚少華,李進.城市公共綠地的壓力釋放與精力恢復功能[J].中國園林,2009(6):79—82.
[14]陳香波,張 盧.喚醒自然的屬性 —— 切爾西花展之園藝療法花園[J].園林,2019(2):42-45.
收稿日期:2019-10-09
基金項目:河北農業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編號:201910086018)
作者簡介:馬晴(1998—),女,河北農業大學園林與旅游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