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倩,徐 玉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血液科,江蘇 南京 210009)
自體骨髓移植是在患者機體之上采集骨髓樣本給予自提移植骨髓移植是當前治療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移植環境的特殊性、較長治療過程,患者極易產生不良情緒,影響臨床治療及預后。因此,本文選取78例自體移植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的78例自體移植患者做為此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輔助檢查確診,行自體移植手術,無其精神病。理解并簽署該研究制定的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次研究。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齡23-58歲,平均(34.45±14.23)歲。對照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齡22-60歲,平均(36.45±13.43)歲。兩組臨床資料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住院護理。觀察組:給予情志護理:(1)術前情志護理。自體移植患者在進入無菌層流室前往往產生恐懼感。由于患者對自體移植缺乏了解,并不清楚移植程序,較關心各種治療方法及其結果,進而導致復雜及矛盾的心理。護理人員幫助患者了解無菌層流室的環境及其儀器設備,幫助患者了解治療環境,從而做好心理準備,消除恐懼感,增強患者治療主動性。并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案例,減輕心理壓力,堅定治療信心[1]。(2)術中情志護理。當患者初次進入到無菌層流室后表現出食欲減退及其失眠,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層流室的環境及其注意事項,多采用安慰性語言,給予患者支持。在室內安裝電話,便于患者與家屬交流。采集骨髓時,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骨髓過程,同時將回輸準備階段所采集的自體血,幫助患者克服不良心理[2]。預處理階段,大劑量的化療往往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患者極易表現出失望及其悲傷,此時,需要護理人員向患者解釋預處理,及時采用止吐藥物來減輕消化道的副作用,及時清除嘔吐物,真正安慰患者。造血功能恢復時,患者往往感覺到沉默多思,抑郁等,護理人員應及時觀察患者心理活動,解釋骨髓移植的先進性及可靠性。讓患者多與親朋好友交流,讓患者感覺到大家關心[3]。(3)術后情志護理。自體移植后,患者造血功能剛剛建立,其免疫功能并未完全恢復,極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襲。此時患者容易產生無所謂心理,護理人員應給予健康指導,并認識到保護性隔離的作用,適當鍛煉,注意清潔衛生,增加機體抵抗力,并定期來院檢查。(4)術后飲食干預??筛鶕颊呷漳芰啃枰輸?,滿足患者能量需要,調整飲食結構,糾正體內酸性環境。多補充維生素,食用蔬菜、水果,并多喝水。嚴禁螃蟹、蝦及肉類等辛辣刺激性食物的食用。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緒及護理滿意度。采用焦慮及抑郁自量評分標準,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級。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護理滿意度、采用%表示,用x2檢驗;年齡、焦慮及抑郁評分采用(±s)表示,用t檢驗,P<0.05時表示具有統計學差異。
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抑郁情緒評分分別為30.12±4.01分、29.45±3.52分,對照組焦慮情緒評分、抑郁情緒評分分別為49,23±4.45、51.23±3.23,兩組經對比分析,有顯著差異(P<0.05)。
觀察組非常滿意20例,占51.28%;滿意17例,占43.59%;不滿意2例,占5.13%,護理滿意度為94.87%。對照組非常滿意9例,占23.08%;滿意21例,占53.85%;不滿意9例,占23.08%,護理滿意度為76.92%。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自體移植患者是治療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該治療方式的特殊性,使得患者極易產生不良心理。而心理因素對該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預后有著較大影響?;颊咴谶M行自體移植前往往進行激烈的思想斗爭[4],一方面希望通過移植來治療,另一方面在移植過程中需要抽取大量的骨髓,容易出現出血及其感染等并發癥,導致恐懼感。因此,需要對患者及其家屬做好解釋工作,說明骨髓移植對白血病治療的重要性。通過情志護理,緩解患者及家屬的不良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5]。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給予情志護理,焦慮及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而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由此表明:情志護理用于自體移植患者有著較好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