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金,李 莉
(貴州省安順市貴航集團三0二醫(yī)院,貴州 安順 561000)
急診科是醫(yī)院較為重要的一個科室,關乎著許多急危重癥患者的生命安全,而急診護理的臨床護理水平對患者搶救、病情觀察以及預后康復等存在至關重要的作用,提升急診護理臨床水平的關鍵是培養(yǎng)出更為優(yōu)秀的護理人員,這要求我們在臨床護理實習生帶教過程中應用科學高效教學方法,而PBL教學法是近幾年臨床護理教學中應用較廣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該方法是以問題為基礎逐步開展教學[1]。本文基于此,選取80名急診臨床護理實習生,探討PBL教學法在其帶教中的應用價值,全面總結報道如下。
挑選2016年6月—2018年1月于本院急診科室進行實習的護理生80名,按照不同帶教方法分成參考組和研究組,兩組均40名。所有護生在學習基礎、年齡和性別等一般資料上不存在差異(P>0.05)。
參考組采用常規(guī)教學法,而研究組采用PBL教學法,主要內容:首先,分組:根據(jù)護生學習能力和基礎將其分組,每組4名護生,自由選出每組組長,完成小組討論和學習的記錄工作;其次,帶教準備:帶教老師需帶領護生了解急診科的工程流程、內容以及環(huán)境等,并且根據(jù)帶教要求,將急診搶救、治療和護理等相關知識整理成教學案例,在案例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護生獨立或者與小組共同討論解決;最后,PBL教學:由帶教老師和護士長共同準備教學案例,案例應充分體現(xiàn)出急診患者的病情,臨床表現(xiàn)等特點,基于此提出具有代表性的護理問題,每周帶教老師需為護生提供新的教學案例和護理問題,引導護生自主查閱文獻資料,帶教老師在場的前提下引導護生獨立開展護理工作,對護生護理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糾正,另外,每月實習結束后需組織護生開展小組討論,為護生提供發(fā)言機會,開展提問模式的教學,引導學生大膽發(fā)言與護理診斷等相關的意見和想法,針對學生學習情況提供相對應的問題,以此了解護生學習情況,對存在疑問之處重點討論分析,最后總結發(fā)言[2]。
在實習結束前一天,對所有護生學習成果進行檢驗,考核內容臨床操作、理論知識和病歷書寫,每項內容總分均為100分,考核分數(shù)越高表示護生學習成績越好;另外,采用問卷表調查護生對教學的滿意程度,其中包括10各項目,每個項目總分10分,教學滿意程度為上述10項分數(shù)總和,共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護生對教學越滿意。
統(tǒng)計和分析兩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可通過SPSS21.0軟件,檢驗定數(shù)資料用x2,描述用百分比(%),定量資料的描述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行t檢驗,將P≥0.05當作統(tǒng)計學差異不成立的依據(jù)[3]。
從表1數(shù)據(jù)所示可知,研究組護生的病歷書寫分數(shù)、理論考試成績、臨床操作成績、對教學滿意度等均明顯比參考組高(P<0.05)。

表1 兩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對比(x±s,分)
在急診就醫(yī)患者多數(shù)存在急危重癥,具有工作量大、護理難度高等特點,這就要求急診護理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yè)技能和護理水平,以此滿足急診科室臨床需求,保證患者身心安全,而提升急診科室護理整體水平的關鍵在于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實習生,比傳統(tǒng)常規(guī)教學為例,其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前護生學習的需求,且無法有效激發(fā)護生臨床實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所以需要在急診護生帶教中應用創(chuàng)新合理的教學方法,比如PBL教學法,該方法主要是在問題的基礎上開展帶教,通過問題、教學案例和小組形式等來延伸急診臨床護理知識,充分凸顯了護生教學主體地位。由本實驗結果可知,研究組護生病歷書寫分數(shù)、理論考試成績、臨床操作成績、對教學滿意度等均明顯高于參考組(P<0.05)。
總之,PBL教學法在臨床護理實習生帶教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有助于提升護生臨床護理水平和帶教質量,強化護生臨床操作技能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值得推廣應用在臨床護理實習生帶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