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玲玲
(江蘇省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0)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是在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的骨折類型。。臨床上常使用椎體成形手術療法對其進行治療,該方法見效快,治療效果好。但是由于高齡患者對手術的耐受度低,因此采取科學的護理手段對老年患者進行護理,有助于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升康復效果[1]。本實驗通過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干預,探究觀察能夠取得療效。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將300例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的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納入為研究對象。隨機將病患分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50例病患。實驗組病患男性為78例,女性為72例。年齡62-77歲,平均年齡(66±3.4)歲。對照組病患男性83例,女性67例。年齡60-72歲,平均年齡(63±2.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生理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在患者入院后對患者進行各項身體檢測,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的致病因素和健康知識,以及疾病的治療手段和步驟,康復過程的注意事項等。實驗組病患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優質護理干預。包括(1)體位護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仰臥在硬板床上,在患者的腰椎處墊上較為柔軟的厚棉墊,用以緩解患者的疼痛。(2)飲食護理。指導患者多食用較為清淡的食物,遠離辛辣寒冷的食物。多攝入高鈣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促進骨痂形成。(3)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細心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多和患者進行交流,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治療依從度,幫助患者以積極樂觀的情緒面對康復過程。(4)疼痛護理。骨折容易造成疼痛的現象出現,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護理人員在患者出現疼痛癥狀時,要注意采取措施減緩疼痛。可以采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提高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度。同時要向患者傳授一些減輕疼痛的方法。(4)功能鍛煉。在術后24小時后護理人員幫助患者進行腰背肌的鍛煉。待患者具有一定行動能力之后,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功能鍛煉計劃。并協助患者進行功能鍛煉。(5)出院護理。在患者出院后,通過電話進行定期隨訪,對患者在自我護理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定期組織患者開展交流會,鼓勵患者分享康復經驗。
采用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BREF)對兩組患者的護理后的生存質量進行調查,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關系的評分[2]。對患者發放調查問卷,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總分100分。若問卷得分在80分以上,則為滿意。若問卷得分為60~80分,則為較為滿意。若問卷分數在60分以下,則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較為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該次研究采用SPSS14.0軟件進行研究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結束后,實驗組患者的生存質量總分為(58.9±5.4),生理健康評分為(52.6±3.8),心理健康評分(57.1±2.5),社會關系評分(58.7±3.6);對照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總分為(48.5±3.5),生理健康評分為(40.6±3.7),心理健康評分(43.6±3.1),社會關系評分(45.8±3.6);實驗組的生存質量總分、生理健康評分、心理健康評分、社會關系評分都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中滿意11 3例(7 5.33%),較為滿意2 9例(1 9.33%),不滿意8例(5.3 4%),護理滿意度為(94.67%);對照組中滿意56例(37.33%),較為滿意41例(27.33%),不滿意53例(35.34%),護理滿意度為(64.67%);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于老年患者骨質較差,身體免疫能力低,因此在對胸腰椎壓縮骨折接受手術治療后,恢復期的時間相對較長。在康復期間患者行動較為不變,若不小心護理則容易導致各種并發癥的出現,使患者出現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緒,減弱了治療效果,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3]。因此,采取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對于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術后恢復尤為重要。優質護理是醫院護理的發展方向,它通過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制定基于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健康知識護理等的綜合性護理措施。在本實驗中,采用優質護理的實驗組的術后生存質量評分和護理滿意度都顯著高于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說明優質護理干預的護理效果好于常規護理。
綜上,優質護理干預對圍術期中的老年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能夠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能夠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生存質量,該方式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