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翠玲
(山東省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山東 菏澤 274000)
在五官科中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十分常見的疾病類型之一,該疾病具有病程遷延的特征,對患者聽力及日常生活產生了極為嚴重的影響,臨床上主要應用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兩種方式[1]。通常情況下保守治療主要以排膿、消炎為主,但是難以得到徹底根治,而手術治療是較為有效的治療方式需要對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給予高度重視[2]。臨床護理路徑是新時期具有高度綜合性、跨學科的一種整體醫療護理模式,人們對護理工作提出越來越高要求的現實情況下,該護理模式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3]。本研究中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分別給予常規護理措施與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間收治的114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按照單雙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中女性患者人數為27例,男性患者人數為30例,年齡在18—72歲范圍內,平均年齡為(43.28±5.36)歲;實驗組中女性患者人數為28例,男性患者人數為29例,年齡在17—74歲范圍內,平均年齡為(44.12±5.74)歲。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臨床診斷標準,本研究得到患者、家屬的許可及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比較上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給予生命體征監測、常規檢查、注意事項告知、并發癥預防等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具體方法如下。第一,成立臨床護理小組,包括主治醫生、責任護士、護士長以及護理人員,嚴格按照患者病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表的制定,并進行健康知識宣教活動[4]。第二,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知識與注意事項的講解,進行不良生活習慣的糾正,并且主動與患者溝通,做好術前心理疏導工作,緩解并消除患者的負性心理情緒[5]。第三,飲食指導。術后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進行合理飲食計劃的制定,強化用藥指導,囑咐患者避免劇烈咳嗽,并且定期做好耳道的清潔工作。
按照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記錄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調查表內容包含了患者對病房護士長的熟悉程度、對責任護士的熟悉程度、對護理人員日常生活護理的滿意度、對病房環境及衛生清潔的滿意度,分為十分滿意、滿意與不滿意三個層次。十分滿意:得分≥90分,滿意:得分80—89分,不滿意:得分<80分。總滿意度=十分滿意度+滿意度。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文本數據分析與處理,用%表示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中對護理工作十分滿意為25例(43.86%),滿意為20例(35.09%),不滿意為12例(21.05%),總滿意度為78.95%,實驗組患者中對護理工作十分滿意為30例(52.63%),滿意為25例(43.86%),不滿意為2例(3.51%),總滿意度為96.49%,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結果間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主要有鼓膜穿孔、體力下降以及持續性流膿等臨床表現,甚至會并發顱腦類疾病,該疾病的臨床措施主要以手術方式為主,但是很容易造成患者應激反應的增加,對患者預后產生了不良影響,所以合理有效的護理模式對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具有積極意義[6]。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是將責任制整體護理計劃支撐日程計劃表,降低資源浪費、減少患者康復延遲的同時,能夠提升整個護理服務的質量與水平,確保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升。臨床護理路徑很大程度上促進護理工作更加科學化與標準化,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行為給予有效規范,確保其能夠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及護理計劃展開工作,促進治療效果的顯著提升。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具有顯著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縮短患者住院治療時間的同時提升了患者滿意度,促進患者生存質量及生活質量的顯著提升,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