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華
(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山東 膠州 266300)
根據臨床研究數據統計分析,肺結核疾病和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且患病人群逐漸呈現低齡化趨勢,臨床診療形勢嚴峻。糖尿病是多種器官或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誘因,而肺結核疾病則具有一定的傳染性,且兩種疾病之間能夠相互影響,加重病情的惡化和發展,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心理健康,但是目前臨床上針對該病無明顯徹底有效的治療方案,治療一般遵循延緩病情惡化的原則,隨著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案逐漸應用于臨床,能夠明顯增強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通過全面完善的健康教育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護意識,保障治療護理工作有序進行。本文著重就健康教育在護理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及重要性進行分析,研究詳情見下文:
本研究特地選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43例,平均年齡(63.63±2.98)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比兩組患者的基本病情資料P>0.05無意義。
(1)兩組患者均被確診為肺結核合并糖尿??;(2)兩組患者均無患有其他嚴重的器官或內科疾病;(3)兩組患者均了解本研究的相關內容并自愿參與。
兩組患者入院后先進行相關基礎的檢查,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實施相對的治療措施,同時給予兩組患者必要的護理,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首先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患者掌握糖尿病和肺結核疾病知識的程度進行調查,其次根據患者的知識文化水平選擇合適的形式進行糖尿病和肺結核的知識教育宣傳,主要的形式包括發放宣傳資料、圖文結合、放映影像等,再者通過定期開展知識講座,將宣傳海報貼于宣傳欄等方式,對于文化水較低的患者進行更為詳細的講解,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手把手的示范教育,使老年人充分理解關于糖尿病和肺結核的相關知識和防治教育,同時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緩解其恐懼、抵觸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疾病治愈的自信心,同時幫助相關人群改善不良的生活作息習慣,講述飲食、運動及良好的生活規律對治療和與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性;針對糖尿病和肺結核發病的機制進行講解,告知患者日常應該注意的事項,叮囑患者嚴格按照醫囑服藥治療,注意科學合理的飲食和運動,養成規律正常的生活作息習慣;出院后建立微信群,及時跟蹤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并通過微信及時解答患者的疑惑和問題,及時糾正患者的錯誤進行正確指導。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依從性和自我護理能力水平,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針對飲食、運動、用藥、生活習慣等多方面進行調查,將護理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及不依從三個級別;自我護理水平則采用醫院制定的評估量表進行評價,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說明自我護理能力越強。
采用SSPS18.0軟件進行資料的統計與分析,其中選擇(n,%)表示計數數據,用卡方檢驗;±s表示計量數據,選擇t進行檢驗;P<0.05時統計學比較有意義。
對照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為80.0%(36/45),其中完全依從患者有17例,部分依從有19例;而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為93.33%(42/45),完全依從患者數有20例,部分依從有22例;兩組進行統計學比較P<0.05有意義。
對照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為(56.67±6.34),觀察組患者的平均評分為(70.22±5.34);兩組患者進行比較存在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本研究實驗數據證實,健康教育是護理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通過適當的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護理配合度,提高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增強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在糖尿病合并肺結核護理工作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健康教育知識宣傳是一種效果顯著、操作流程簡單的護理措施,在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能夠明顯增加患者的參與度,增強患者與醫護人員的溝通交流,從一定程度能夠改善緊張的醫患關系,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的可能性,效果理想。但是護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需要投入大量專業素養和科學素養高的護理人員,然而由于我國臨床護理工作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醫患比例嚴重失衡,且多數護理人員的水平有待提高,由此可見要想在臨床上廣泛推行護理健康教育存在較多的問題和困難,而且這些的問題的解決需要醫院、護理人員的共同努力,醫院采取必要的政策和財政支持護理工作的改革,護理人員則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自身科學知識素養和理論知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