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逐步推進,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全面認識和把握已有的研究成果對于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本文采取文獻研究法和分析法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研究文獻進行綜述。通過分析與研究發現我國學者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評價涵義、評價功能和原則、評價維度、現存問題以及解決策略等方面。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綜述
21世紀以來,數學課程革新逐漸深化,作為課程施行的重要的一個環節,課堂教學的實施狀況同樣也影響著課程的實施,對教學進行改進的最常見、最直接的方式也正是課堂教學評價。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形式,充分發揮評價在改善教學和促進學生發展方面的作用。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狀況不是很樂觀,因此本文對已有的成果進行綜合整理,希望能夠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發展和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一、 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涵義
首先,學者們對于課堂教學評價的對象有著自己的見解,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的評價、對教師評價、對教和學的評價以及對教學過程和效果的整體評價這四個方面。
其次,大部分的文獻都是從一般意義上來界定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涵義,如趙冬臣指出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評價的一部分,課堂教學的評價對象包括教師、學生以及兩者的交互作用,評價學生學的目的在于評價教師的教。而只有少部分文獻基于作者自己的理解給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下明確的定義??追舱苷J為對課堂教學過程中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產生的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和評價就是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其中最為具體的是:楊云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是CNKI上第一篇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文章,文章中作者是這樣定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依據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量表,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為對象,對教學過程中的目標、效果和作用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二、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功能和原則
(一)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功能
受數學核心素養的影響,現如今小學數學課堂也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堂教學評價可以發現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地做出改正。但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功能不應淺顯地表現課堂教學評價的功能。學者們對課堂教學評價的功能有著不同的看法,但也有相同的地方。王海燕、余文森等人一致認為課堂教學評價不僅僅具有比較、甄別的功能,還應包含著激勵、引導、診斷、反思等多種功能。
1. 診斷的功能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課堂教學評價還是過于強調甄別的功能,現代的課堂應當多發揮診斷的功能,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診斷,發現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及時尋找對策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
2. 反思的功能
這里的反思不但包含教師反思,如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是否選擇了合適的教學方法,是否妥善處理了教學內容等。同時也包括了學生課堂表現反思,是否與老師積極互動,是否理解了課堂知識等。
3. 激勵功能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要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增強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自信。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一方面是讓學生感受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獲得的成功體驗或者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及時改正,進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另一方面是使教師發現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不足方面,促進教學的改善。
(二)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原則
在閱讀文獻的過程中,我發現涉及評價原則的文獻并不多,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法和形式愈加靈活多樣。馬云鵬認為應堅持以下四個原則:一是全面評價學生的數學素養,二是對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關注,三是對教師教學方式改革的關注,四是對師生關系的改動的關注。吳光明依據素質教育實施的“三要義”提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應堅持因材施教原則、數學思想方法的原則、全體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全面性原則、主體性原則六大原則。
三、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和維度
(一)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應指向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數學思想的塑造、數學能力的培養,應一直圍繞著學生的數學發展進行。我國現有的課堂評價標準分為依據課堂要素分析和依據師生互動進行分析。課堂要素包含著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目標的制訂、教學過程的開展、教學方式的運用、教學效果等要素進行,師生互動要素包括對教師的行為以及學生的課堂情緒,對上述的細化的因素逐一進行評定。
(二)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維度
1. 關注數學本質的評價維度
從數學的本質出發制訂評價的維度是我國部分學者的研究點?;谶@一本質,趙冬臣提出了從體現數學本質的評價維度和教學活動的評價維度這兩方面進行課堂教學評價。魏悅心也提出課堂教學評價應采用的四個維度,分別是提煉數學思想、把握數學核心概念、滲透數學文化以及正確理解和呈現數學知識。
2. 以課堂教學要素為基礎的評價維度
主要是以課堂教學中的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師素養以及教學效果為評價維度,然后在此基礎上再制訂具體的考查指標。
3. 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評價維度
主要是以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交往及思維發展為評價的維度,著眼于學生在課堂上的狀態。新課改下的課堂是以學生發展為主體的課堂,離開了學生,課堂將是無意義的。
4. 以教師教、學生學、師生互動三大方向為評價維度
這一觀點認為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以及雙方之間的互動都應是評價維度要關注的地方。主要考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組織管理能力,教師對課堂中出現的意外之事的應激能力以及學生的參與、思維與教師的互動等方面。
四、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
(一)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恰當的評價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教師的教學質量,但在實際教學中,課堂教學評價并沒有起到實質的作用。找出現存的問題并加以分析對于改善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馬云鵬、池春玲等人觀點的分析歸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中現存的不足大抵有以下幾點。
1. 評價方式單一,未能體現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現在的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仍是教學評價的主體,且主要針對學生在課堂中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價,常以口頭評價為主。缺乏學生的自評和互評以及對教師的評價,師生之間缺乏平等的交流。
2. 課堂評價片面,注重形式化
很多老師只是流于形式,常常機械地評價學生“你真棒,真聰明”“答對了”,這樣沒有針對性的口頭評價并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此外,還存在有些老師一味表揚學生,從不批評學生。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尚未成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問題,教師應適時適宜地給予批評,并幫助學生改正。過多的表揚會讓學生在自我認知上產生偏差。此外,在評價內容上,重知識技能,輕學生的感受,對學生創新能力和想象力的關注上存在不足。
3. 缺乏科學完善的評價標準
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標準限于學生上課回答的問題的對錯、課堂練習與測試的完成情況。這種評價標準雖簡便客觀,卻缺乏科學性,小學階段學生的潛能還未完全顯現,以此標準評價學生優秀與否顯然略失偏頗。
(二) 解決策略
出現問題必然要解決問題,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策略是近年來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眾多教育研究者和一線教師都或從理論方面或從實踐方面紛紛提出了解決策略。策略雖有不同,但是中心思想還是大致相似的。通過研究趙雪峰、周代宗等人的觀點,發現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應對措施。
1. 采用多元的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完成的,因而教師若是唯一的評價主體則會缺乏全面性。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應在課堂教學評價中占一席之地。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自我評價、生生互評對于學生之間的協作交流,對學生開展客觀全面的評價,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具備重要的作用。
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可以通過運用多種評價方法來體現,包括課堂測驗、開放式問題、課堂觀察等。教師應結合學生學習的特點、評價方式的特點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宜的評價方式。
2. 制訂合理的評價標準
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存在著諸多弊端,因此,制訂合理的評價標準成了首要任務。教師在確立評價標準前應知曉學生現有能力以及發展的空間,因材施評。既要對學生知識習得情況進行評價,同時也應將學生在課堂中的語言表達能力、操作能力、創新力等納入評價標準中。
3. 掌握科學的評價方法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直接的影響,評價時要具體,如“老師覺得你的解題思維清晰,方法新穎,字跡工整,我們大家都要向你學習”。適宜的評價語言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真正的被肯定,同時也能鼓勵其他同學奮進。教師還應采用容易被小學生接受的話語來指出學生的錯誤,要體現對學生的尊重,最大水平的發揮評價機制的作用。
綜上,能夠看出如今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雖然在不斷改進,但仍存在著問題。課堂教學評價是一個復雜的研究領域,建立科學、合理且富有學科特色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也會是教育研究者們一直探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馬云鵬.數學教育測量與評價[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版社,2009.
[2]趙冬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質性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5.
[3]曹一鳴.我國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研究綜述[J].數學通報,2011.
[4]石迎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維度與標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5]池春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若干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
[6]趙雪峰.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實踐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
[7]吳光明.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原則[J].江西教育,1999.
[8]蔣榮華.走進小學數學的課堂評價[J].新課程研究,2010.
作者簡介:
任逸,江蘇省揚州市,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