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華
[摘要] 目的 探究持續質量改進在老年內分泌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該院于2016年9月—2019年1月收治的內分泌科老年患者96例,將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方式,研究組采用持續質量改進管理,比較兩組管理質量評分、風險事件發生率和患者滿意率。結果 研究組的管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服務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持續質量改進用于老年內分泌疾病管理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 持續質量改進;老年;內分泌疾病;管理質量;服務滿意率
[中圖分類號] R1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2(a)-0045-03
The Role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Endocrine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CAO Ying-hua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Changchun Central Hospital,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5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endocrine management in the elderly. Methods A total of 96 elderly patients with endocrinolog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6 to January 2019 were enrolle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managed by routine management. The study group used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anagement to compare the management quality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risk event rat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 Results The management quality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of risk even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service satisfact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has a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management of endocrine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Old age; Endocrine disease; Management quality; Service satisfaction rate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學水平的逐步提升,人們群眾對醫學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多數醫院的發展程度尚無法完全滿足患者的要求,導致近年來的醫患糾紛逐漸增多,醫患矛盾逐漸加重[1]。內分泌科是該院的重點科室,疾病種類繁多且復雜,主要負責糖尿病、肥胖癥、痛風、脂代謝紊亂、甲狀腺、腎上腺、垂體等疾病的治療及管理工作,由于該科室疾病多為慢性疾病,病程較長,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要求較高,需要患者長期遵醫囑服藥、飲食及活動,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易出現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因此多數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差,而常規管理在該院內分泌科中的應用效果不佳。為提高內分泌科的管理質量,改善患者醫療滿意度,該院2016年9月—2019年1月選擇96例內分泌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持續質量改進管理在老年內分泌疾病管理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收治的內分泌科老年患者96例,將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齡60~88歲,平均(68.47±2.54)歲;病程0.5~7年,平均(1.32±0.51)年。研究組48例,男24例,女24例;年齡61~89歲,平均(68.45±2.64)歲;病程0.6~6年,平均(1.42±0.76)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醫師為患者口頭介紹疾病知識,說明用藥方法,提醒患者要遵醫囑用藥,并且口頭告知一些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研究組實施持續質量改進管理,具體內容如下。①完善管理制度:對內分泌科的臨床工作內容進行總結分析,并依此制定并完善內分泌科的工作制度,包括工作規范、工作原則、工作獎懲、工作監督、問題處理、質量管理等多項制度,使臨床醫務人員日常工作有據可依,并嚴格按照各項規章制度完成工作,有助于臨床工作的規范化進行。②加強衛生管理:對病房內的衛生加強管理,每日由科主任負責病房人員分配,落實責任到個人,每位醫生負責各自病房的衛生清潔與消毒,安排專門的質量管理人員對科室醫生定期展開檢查與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在每周會議上通報,對于考核分數優異的醫生予以獎勵,科室進修時優先考慮,對于考核分數較差的予以口頭批評,嚴重時扣除績效,從而增加醫務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積極性;經常在患者中展開問卷調查,邀請患者填寫醫務人員滿意度調查,并收集患者對醫院病房及醫務人員的建議,通過問卷了解患者對病房環境、衛生的反饋,根據反饋意見不斷改進。③健康教育:根據患者所患疾病類型,發放相應的疾病知識宣傳手冊,每日抽出5~10 min,指導或陪同患者閱讀宣傳手冊,解答患者疑問。在住院期間,經常主動詢問患者的疾病感受、治療感受和有無疑問。④疾病管理:針對疾病類型展開疾病管理,如對糖尿病患者,說明治療目標、治療方法,反復強調遵醫囑用藥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說明不堅持用藥,任憑疾病發展可能會造成的不良后果。針對患者疾病類型,給予針對性飲食干預、運動干預,每周總結一次患者飲食及運動情況,查漏補缺,給予指導。⑤對于老年內分泌疾病患者,還需充分考慮患者的心理訴求。老年患者一般情感空虛,在開展管理工作中,醫師應和患者加強溝通,同時和家屬多做交流,囑咐家屬多給予患者支持與鼓勵。⑥提供咨詢服務:醫師在門診處坐診,為患者提供咨詢服務。當患者離院之后,安排延續管理小組,創建微信群、微信公眾號,來持續為患者提供疾病咨詢與指導服務。⑦定期總結:科室內醫務工作者定期組織座談會,對前一階段的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共同探索解決方案,為下一階段的工作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