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際私法雙語教材的缺乏,獨特專業術語較多,法律適用法的學習需要學習者轉變學習國內法時的學習思維,以及雙語課程要求學習者具有較高的法律專業外語水平,故對于學習者來說國際私法課程是一門較難的課程。針對這些問題文章認為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根據學習者的法律專業外文水平制定教學計劃、同時加強案例教學、參與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的運用等。
關鍵詞:國際私法;雙語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中圖分類號:D99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32-0036-03
作者簡介:段媚媚(1977-),女,湖南安仁人,法學博士,重慶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與信息法學院,教師,講師,研究方向:國際法學、經濟法學。
國際私法是調整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部門,所以其必然具有涉外因素,也就不僅僅涉及到一門語言,所以為了更好的學習掌握國際私法這個法律部門的相關知識點,運用雙語教學能達到既學習了該課程的基本知識點又能提升處理涉外糾紛或案件的極佳方法。而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伴隨著各國私人之間的民事交往也在無限量地擴大,信息社會的發達,也為國際私法雙語課程的學習和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一、國際私法雙語課程教學的難點
雙語教學課程學習,就如同克拉申的“輸入假說”,只有當學習者接受的是略高于他現有語言技能水平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comprehensive input)以及學習者集中于對意義或信息的理解時,才能產生學習習得。①高校法學本科專業課程——《國際私法》雙語課程的教學難點主要在于學生接受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的技能水平過低,不能集中理解所獲得的信息。國際私法的調整對象是涉外民事關系,所以國際私法從其產生以來的核心任務就是運用沖突規范解決各國民商事法律規范的沖突的,也因為國際私法是解決各國法律沖突的法律適用法,所以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都覺得國際私法學會了也沒什么用,因為在他們的生活和未來的工作中與涉外因素打交道比較少。所以對于很多學習者來說他們都不太愿意在國際私法雙語課程上去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具體說來,法學專業的國際私法課程的雙語教學和學習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國際私法》雙語課程教材缺乏
就目前的《國際私法》雙語課程教材,市場上可以說很難找到一本比較好的。現有的《國際私法》雙語課程教材,要么就是全英文版教材要么就是中文教材里間雜些英文的解釋或延伸閱讀,對于非英語科班出身的法學專業學生來說全英文版教材實在是太難了,而且教材價格相比較來說比較昂貴,學生不愿意負擔或負擔不起自己看不懂也聽不懂的書籍;而那種間雜英文解釋的中文教材也基本上是以中文內容為主,英文解釋僅僅占到很少很少的比例,因此這種教材其實并不能算得上是一本真正的雙語教材,因此這種教材并不利于真正開展雙語教學;所以目前國內教材市場上缺少一本真正合適合法學專業本科生的《國際私法》雙語課程教材。
(二)《國際私法》雙語課程內容龐雜,獨有術語較多
縱觀各學者編著的國際私法本科教材,內容都差不多,只是在結構安排上有所區別。這些內容中既包括沖突規范的基本制度和運用規則,又包括統一實體法規則,涉及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訴訟法、仲裁、國際法、國際經濟法、法理等諸多法律學科在內。既有國內不同法律部門的相關的法律規定,又更多的是多國的法律沖突與法律比較。而且國際私法因其調整對象的特殊性,在其產生及發展過程中又逐步衍生出自己獨特的法律概念、法律術語,如沖突規范、連接點、準據法、反致、系屬、系屬公式等,這些法律術語是其他法律部門中所沒有。這都是初學國際私法課程的學生來說所從沒接觸過的,需要學習者運用不同于他們已經學習完的國內法的思維去進行理解思考,所以學習者可能對此會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影響其學習興趣進而影響學習效果。
另外,國際私法里的典型案例很多都是外國的,如福果案(Laffaire Forgo)、鮑富萊蒙案(Bauffremonts Divorce Case)、英國奧格登案(Ogden v.Ogden)、奧廷訴奧廷案(Auten v.Auten)等。因各國的法律傳統、法律文化、法律思維的不同,有不少案例中的案情和法律適用規定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是很難理解的,而且因這都是些陳年舊案,雖然對于國際私法的發展來說是非常經典的案例,但對于現代的中國學生來說則是有點過于遙遠了,因而這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三)學生的外語水平參差不齊
每個學生從其開始學習外語開始,各自的外語水平各異。進入大學后,這種差距更加明顯。對于外語水平較高的同學來說,他(她)進行雙語學習的興趣就要濃厚些;而對于外語水平本身就不太高的同學來說,雙語課程學習可能就是難于上青天。另外,不少學生覺得自己大學畢業后的工作和生活跟外語也打不了多少交道,就算是自己以后可能會從事跟法律有關的工作,但是也不一定需要用得上法律專業外語尤其是國際私法課程相關的專業英語,所以對法律專業外語的學習興趣不大。因此,《國際私法》雙語教學既要考慮到滿足外語水平高的同學的求知欲望,又要顧及到外語水平低的同學的接受程度,還得要注意與學生未來是否從事相關工作聯系起來,的確是會有點顧此失彼。
(四)授課教師的外語水平的有限
國際私法雙語課程要求授課教師不僅要精通法學專業知識,還得具有較高的公共外語說、聽、寫能力以及法律專業外語的讀、寫、說等能力。而現實中法學專業雙語教學的不少授課教師并非是英語科班出身,也沒有得到多少國內或國外專業進修的機會,所以不少授課教師對進行雙語教學難度較大;所以實踐中在雙語教學課程中,授課教師更多的是使用中英文PPT或全英文PTT,同時輔以中文語言進行授課的方式,但這種方式并不能達到雙語教學課程設置的目標的效果;這就會使得雙語教學課程設置的實施效果大打折扣!
二、國際私法雙語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針對以上國際私法課程雙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可采用以下幾種對策來探索解決:
(一)《國際私法》雙語課程教材的恰當選擇
國際私法雙語教學課程迫切需要相應的合適教材面世。對此種教材,可采用國內自編出版的教材,也可選擇一本較好的國外外文原版教材進行適當地簡化改編或者節選部分精華內容,②加入中國元素,根據中國文化、專業背景,結合中國法學專業大學生整體的外語水平和專業水準,進行適當地中文解釋或注釋。這種自編教材既適合中國國情,又將書籍價格保持在一個比較合理的價位上,學生們也都比較能接受。
(二)根據學生的外語水平制定授課計劃
雙語教學需使用一種外國語言,因此對于運用非母語并不熟練的學生來說難度較大,也會產生厭學心理。因此為保持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雙語教學中,應更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提前閱讀、查閱資料、小組討論、互動交流等主動性和合作性的學習。而且更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為學生考慮,教師應充分注意并收集學生在課堂里的各種上課感受,以學生的實際接受水平為出發點,采取漸進滲透式的雙語教學模式。同時。教師在上課時應盡可能將中西方文化差異背景向學生講授,以便最大程度的幫助學生理解相關內容。③
同時雙語課程中的外語運用比例也不要過高,畢竟是雙語教學課程而不是全英文課程,雙語教學課程設置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法學專業知識而不是僅僅是鍛煉學生的外語水平而已,因此最起碼要做到讓學生能聽懂,掌握最基本的法律專業理論知識。
(三)運用案例教學、參與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
參與式教學一般有情景模擬式、啟發-討論式、引入競爭式、親驗感受式等多種形式。④而這幾種方式或多或少都涉及到“角色代入式”演練⑤。筆者在講授《國際私法》雙語課程時,就會在開學第一次上課前就將該學期此門課程需要學習的英文資料和涉及到的典型案例提前發給學生們,要求他們課前預習,自主討論,要求學生課前進行在線學習,如慕課等在線課程,預習并掌握相關知識點,課堂上就會要求學生把其理解的相關知識點以及整個案例的分析思路理清楚,分組討論該案例涉及到的法律問題并以拋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們一步步再繼續往下深思。
同時將一些較為典型的、趣味性較強、有重要理論界限和實踐界限需要界定具有較強可辯性即爭論較大、涉及基本法理知識比較多的⑥經典案例比如“李伯康案”、“謝遠芳案”、“鮑富萊蒙案”等讓學生分組組織模擬法庭等方式展開實踐演練,讓其他小組對該小組的工作進行評價并打分以及小組內互相評價打分等方式來提高學生參與到課程學習的興趣,以便激發學生自主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國際私法雙語課程的學習之中來。還可選擇趣味性較濃的跟生活密切相關的經典案例強化案例教學方式。比如2014年的飛機失事事件,這個案例所涉及到諸多的國際私法問題,所以可以拿這個案例作為經典案例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的分析出該案例涉及到的國際私法問題并且逐步引導學生討論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這樣可使學生覺得國際私法與本人的生活或工作也是非常密切相關的,促進其學習該課程的興趣。
(四)提高授課教師的外文水平
《國際私法》課程雙語教學需要授課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淵博的法學專業知識,還得要求授課教師具有非常高的專業外語水平,故需要教師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外語水平,同時高校也得為教師提供專業外語水平提供強有力的后盾和支持。高校應加強對承擔雙語教學課程的授課教師的外語水平的培訓;如可專門開設短期的外語口語班,聘請能熟練運用外語進行溝通和授課的外語專業老師來強化訓練。再者可與兄弟院校開展雙語教學方面的合作和交流,組織授課老師們互相觀摩、互相學習!還可鼓勵授課老師出國訪學或留學,以進一步提高其專業外語水平。
[ 注 釋 ]
①王林利.基于克拉申“輸入假說”的立體化雙語教學體系的思考[M].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2:103.
②孫瑜.淺析法學本科雙語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1:98.
③郭震.高校本科雙語教學改革探析[J].人才資源開發,2011,3:42.
④楊靜.法學教學中參與式教學初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9):52.
⑤梅宏.“角色代入式”課堂演練在法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教育文化論壇,2019(4):125.
⑥徐雪銀.法學案例教學中案例的選擇標準[M].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07,12: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