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


【摘要】目的 以糖尿病患者為觀察對象,分析糖尿病護理小組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我院于2018年5月開始實施糖尿病護理小組,分別選取實施前(2017年4月~2018月4月)、實施后(2018年6月~2019年6月間)各收治的20例糖尿病患者為觀察對象,研究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統計兩組患者在經過不同護理干預后的血糖控制情況。發現實施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等數據優于實施前,P<0.05。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實施后優于實施前,P<0.05。結論 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期間成立糖尿病護理小組具有可行性,通過護理小組可滿足患者對臨床護理工作的需求,改善血糖水平,因此可以認為,糖尿病護理小組在患者護理中可以推廣。
【關鍵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護理小組;血糖指標;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1..02
目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已經得到醫學界的廣泛關注,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糖尿病作為一種常見慢性疾病,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系統、全面的護理干預,才能達到改善預后的目的。為此我院在患者護理期間,落實了糖尿病護理小組,所取得的護理效果滿意。現為進一步總結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的臨床應用價值,本文以我院于2017年4月~2019年6月間的40例糖尿病患者為觀察對象,詳細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實施糖尿病護理小組前(2017年4月~2018年4月)間收治的20例糖尿病患者,包括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齡(68.1±5.4)歲。選取實施糖尿病護理小組后(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20例,包括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齡(67.3±5.9)歲。兩組患者數據差異不顯著,可以進行比較(P>0.05)
1.2 方法
我院于2018年6月開始實施糖尿病護理小組,主要內容包括:(1)成立糖尿病護理小組,由科室內具有3年以上護理人員組成小組,遵照自愿原則,鼓勵科室滿足條件的護理人員積極參與;在確定小組成員后,采用組內投票的方法選擇組長,組長負責整個糖尿病護理小組的管理工作。(2)糖尿病護理小組帶領全體小組成員對糖尿病患者護理工作進行組內分析,采用頭腦風暴法,要求每一個護理人員根據自己臨床工作經驗,總結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在責任護士記錄之后,剔除其中重復部分并整理成冊,向全體護理人員分發;組長聽從護士長的意見,對護理手冊中的不足進行改進后形成護理方案。(3)糖尿病護理小組的臨床干預。在臨床護理階段,護理人員嚴格遵照護理方案開展工作,其中的要點包括:①護理人員為患者開展健康知識講堂,圍繞糖尿病的發病機制、臨床癥狀、預后等多方面展開指導,期間合理利用案例,闡述糖尿病各種并發癥的早期癥狀及其預防方法,如糖尿病足等,深化患者認識,減少對糖尿病的誤解。②強化患者自我保健能力,護理人員掌握患者的個體資料、總結患者生活中的各種危險因素,為患者制定合理飲食方案,鼓勵低鈉低糖飲食、增加粗糧所占比重,實現少食多餐、多運動等。③指導了解自我檢測血糖、注射胰島素的方法,掌握低血糖的臨床癥狀及其應對措施,避免風險發生。與患者多溝通,指導患者掌握自我調節心理狀態的方法,緩解患者精神壓力,增加依從性。④做好口服藥指導,護理人員遵醫囑向患者介紹各種藥物的用量用法、叮囑按時用藥,根據自身工作經驗、遵照預見性要求,向患者闡述用藥治療后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并介紹早期癥狀,避免因為藥物不良反應影響依從性。(5)由糖尿病護理小組每3日對臨床護理工作進行分析和總結,針對護理期間的臨床護理問題及疑難點進行組內討論,評估護理手段的不足,制定改進措施并應用到下次護理周期中。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的血糖指標,并遵照文獻[1]所介紹方法,采用SF-36量表統計生活質量評分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我院實施糖尿病護理小組前后的相關數據進行處理,以t值檢驗數據差異,P<0.05時認為數據差異顯著。
2 結 果
我院在實施糖尿病護理小組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優于實施前,P<0.05,資料見表1。
同時,實施糖尿病護理小組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優于實施前,P<0.05,資料見表2。
3 討 論
糖尿病是臨床上的常見慢性病,目前醫學界對于該病癥尚無有效治療手段,因此合理的護理干預及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在傳統糖尿病臨床護理階段,由于護理人員難以從整體上把控護理質量,并且在護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無法第一時間得到處理,導致整體護理效果不理想,不滿足糖尿病患者的需求[2]。我院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落實了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及時應用和完善護理方案,使護理人員能夠順利將各項護理手段順利應用到臨床上[3],所取得的護理效果滿意。根據本文表1的數據可知,我院在實施糖尿病護理小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分別為7.63±0.26、9.11±0.41、5.42±0.18,與實施前相比,P<0.05。同時在統計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后,發現實施后患者的各項指標優于實施前,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研究結果均證明,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期間,落實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具有可行性。
綜上所述,在實施糖尿病護理小組后,患者血糖得到更佳控制、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因此值得臨床上做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寶霞.多元化護理對干部病房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焦慮情緒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5):112-113.
[2] 馬 燕.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對胰島素泵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5):153.
[3] 邊凱蘭.人文護理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5):171.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