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
【摘要】目的 觀察心理護理對惡性腫瘤介入治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干預效果。方法 共選擇70例惡性腫瘤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35例及對照組35例,對照組給予介入治療及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再予心理護理。結果 研究組護理干預后QLQ-30評分為(78.85±2.71)分,對照組為(70.39±2.82)分,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心理護理可有效提高惡性腫瘤介入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惡性腫瘤介入治療;心理護理;生活質量;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1..01
近些年來,多種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趨勢,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及生命,是導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惡性腫瘤治療以化療、放療、手術治療、介入治療等為主,介入治療的應用逐漸增多,但其可導致一些并發癥和副作用,引起患者緊張、焦慮等[2],同時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效的護理干預意義重大,筆者即將心理護理應用于惡性腫瘤治療患者之中,并觀察了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惡性腫瘤患者共70例,隨機分成研究組35例及對照組35例,研究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47歲~68歲,平均(57.33±4.78)歲,惡性腫瘤類型:呼吸系統14例,泌尿系統9例,消化系統9例,乳腺3例;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50歲~66歲,平均(57.12±4.69)歲,惡性腫瘤類型:呼吸系統15例,泌尿系統9例,消化系統7例,乳腺4例。兩組患者上述資料比較,統計處理后表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故可進行比較。
1.2 治療方案
所有對象均根據病情,給予腫瘤介入治療,同時配合止嘔、鎮痛、保護肝腎功能及其它對癥治療。
2 護理方法
2.1 對照組
在介入治療的同時實施常規護理:指導患者合理進食,保證充足的營養,蛋白質、脂肪、糖類、纖維素、維生素等應足量,以提高免疫功能,適當飲水,多攝入水果及蔬菜、粗糧,有利于保持大便的通暢、減少毒物的吸收[3],忌食辛辣、油膩性食物,忌煙忌酒等;病房環境應安靜和舒適,通風良好,溫度合適,光線適當,使患者感受到舒適感,并可播放一些娛樂節目等;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全面的健康教育,了解自身的病情,介入治療的作用和效果等,告知患者一些注意事項,避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用藥指導,由于需要多種藥物綜合治療,故而護士應告知每種藥物的具體使用方法等,嚴格按照醫囑用藥,不得擅自停藥或更換藥物。
2.2 研究組
在介入治療及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的同時,再予心理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2.2.1 心理疏導
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問題十分嚴重,幾乎可見各種心理障礙,尤以焦慮、恐懼、緊張、悲觀、孤獨、抑郁等最為常見,對于病情的控制十分不利,引起心理疏導十分重要[4]。護士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準確把握患者的心理問題,給予極具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逐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2.2.2 樹立信心
由于惡性腫瘤預后不良,故而多數患者對治療、病情恢復缺乏信心,因此護士應重視這個問題,給予積極的心理引導,介紹一些成功的案例,告知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護士的工作,積極參與到病情的控制上來,樹立堅定的信心,以有效穩定病情。
2.2.3 社會支持
家屬、朋友、同事的關心和照顧對于病情的穩定具有積極的意義,引起護士應告知患者的家屬等,多給予關心、勸慰和支持,鼓勵患者,做好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使其感受到溫暖,心態亦可感到舒適。
3 結 果
生活質量的評定采用QLQ-30量表,在護理干預前后各測評1次。研究組護理干預前后QLQ-30評分分別為(59.73±3.24)分、(78.85±2.71)分,對照組分別為(59.58±3.41)分、(70.39±2.82)分。兩組護理干預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4 小 結
綜上,針對惡性腫瘤介入治療患者,在介入治療、常規護理的同時,重視心理護理措施干預,包括心理疏導、樹立信心、社會支持等,可有效提高惡性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故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麗芳.人文關懷對惡性腫瘤介入治療患者生活質量及不良情緒的影響[J].全科口腔醫學雜志,2018,5(23):120~121.
[2] 肖金玉.心理護理對腫瘤介入治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全科口腔醫學雜志,2019,6(23):130-131.
[3] 林雪棉,鄭淑華.心理護理對腫瘤介入治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0):143-145.
[4] 王亞玲.心理護理在腫瘤介入治療患者生活質量中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45):116.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