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又一般擔任班主任工作。要想辦法讓自己輕裝上陣,提高工作效率,既科學管理班級,做到井井有條;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讓班級管理和語文教學相輔相成。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語文教學;科學有效;提高質量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專業勞動,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證。在小學,班主任一般由主課老師擔任。班級管理,家校聯系,學生思想工作,還有各種各樣的活動需要組織,種種突發事件需要處理,這些就像一座座大山,壓在班主任的頭上,使班主任們緩不過氣來。班主任工作如此繁瑣,主課老師既要保證提高教學質量,又要忙于處理各種瑣事,疲于奔命。
我是語文教師,從走上工作崗位起到現在一直當班主任,至今已有二十多年。語文教師的工作已是非常疲累,鉆研教材,備課,認真改好各種作業,培優補差,已經占據絕大部分精力。同時又擔任班主任,就更辛苦了。所以這些年來深感班主任工作之累,之繁瑣,既無現成的教材,又無具體的模式,費心費神,有時候還收效甚微。心力俱疲之際,開始思考:如何才能讓自己輕裝上陣,把工作水平提升到一個科學的層次,既保證語文教學質量,又讓班主任工作更有效,更高效,更輕松呢?
閱讀大量專業理論書籍,分析一系列客觀現象后,我摸索出了一些門道。我開始努力從監督型的管理者向智慧型的教育者轉變,提醒自己多想辦法進行工作。于是,更多地從學生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多地依靠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站得高,望得遠,思想觀念的轉變隨之而來的是管理方法的轉變,我在班上施行了一系列更人性化,更自主,更能提高學生能力的管理措施。
一、登高望遠,從班主任繁雜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1、從孤軍奮戰到全員參與。
許多班主任喜歡一個人承擔班級管理的工作,大到班級制度的制訂,班級秩序的建立,小到學生之間雞毛蒜皮矛盾的處理,全部眉毛胡子一把抓。這樣即造成班主任疲憊不堪,孤軍奮戰,又造成班級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強,班主任一旦沒有時時跟進,班級就失去主心骨,亂成一團糟。這種情況的造成是因為班主任不相信學生的能力,把班級管理當作班主任一個人的事,凡事靠班主任一個人支撐造成的。其實,班主任完全可以讓學生共同分擔管理班級和重擔,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
“50個學生就是50個班主任助手,50個副班主任”——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經驗給我啟發,充分相信學生,充分放手讓學生自我管理,要把自己從繁瑣中解放出來。于是我的班上也實行了這樣的制度: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我將班上所有事務分給相應的同學,收發作業、關門窗、擦黑板、發牛奶……事事有專人負責。如果遇到學校的活動,我也讓學生自己組織,遇到問題再與他們一起商量解決。上個學期學校舉行運動會,其中有個“陽光伙伴”比賽,學生在中隊長的組織下,自己利用空余時間訓練,最后取得第一名。學生充分感受到老師的信任,也很樂意以主人的姿態與我協力建設班集體。
這樣,我將所有學生的潛能調動起來,使他們由受教育者變成我實施教育的助手,將班級的工作交付給了學生,使我從瑣碎的班級管理中解放出來,擺脫繁多雜事的纏繞,將更多的精力放到語文教學上,提高教學質量。
2、實行值日班長輪流制。每學期開學順著學號的順序,每個學生輪流做“值日班長”,和班主任一起開展日常工作,為同學服務。讓他們在為同學服務中得到鍛煉,獲得成功,實現價值。這樣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機會做班長,都有機會展示自己,同時也在做值日班長的同時懂得遵守紀律,相互尊重。
3、從接受教育到自我教育。
以前,我經常用促膝談心的方式對個別學生進行循循善誘的思想教育,但慢慢我發現這并不是最佳的教育方法。因為作為語文教師兼班主任,還有大量其它的事占據工作精力,不可能在個別談心上花過多的時間。而且就同一個問題多次談心容易引起某些學生的反感,從而使談心失去效力。于是,我又開始思考,有沒有一種更好的教育方法能讓問題解決得更快捷,更有效?在這種情況下,我開始引導“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對于班上發生的事情,首先設法引導孩子自己認識自己,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判斷,在此基礎上老師再進行教育,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班級中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沖突,我通常讓他們自我分析自己的行為是對是錯,如果錯,錯在哪里,然后寫出說明書。說明書包括三個方面:事情經過,自己錯在哪里,今后該怎么做。寫說明書的經過,就是一個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的過程,高年級的學生通常經過此過程后不需要老師再反復談心教育了。這樣,也將時間節省出來了。
二、水乳交融,將語文教學與班級管理工作有機結合。
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是小學階段教育的基礎課,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關鍵手段。班主任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也涉及到人文性。巧妙地將語文教學與班級管理工作有機結合,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又可以實現育人的目的。
在語文學習時,我將全班分為七個大組,每組選出大組長,語數英小組長,衛生組長,紀律組長等,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職責。大組長負責全組語文學習的提醒和督促,比如背書管理,對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同學進行教育等等。各小組長分工合作,全組人人都有自己的職責,人人都在為自己的小組出力。每天的語文學習,從上課、作業、紀律、衛生等方面進行比賽,得分最高的大組可免一項語文作業,得分最低的組得加一條作業。此舉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積極背書,上課積極回答問題,遵守紀律,以期讓自己的組獲勝。每天放學時的算分活動,對學生來說是一個盛會,得了第一分的組歡欣不已,其它的組員則滿懷羨慕。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了,班級也呈現出團結協作,積極向上的氛圍,形成了良好的學風和班風。
就這樣,我依靠不斷的學習、思考、實踐,將班級管理和語文教學相結合,把自己從班主任工作的忙碌與瑣碎中解放出來,讓自己擁有更健康的心智,更飽滿的激情,更充裕的時間,來進行語文教學工作,來研究教材教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探索規律,用科研的眼光面對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實現了班主任工作與語文教學工作的相輔相成。
參考文獻
[1] ?《種好心思——魏書生與陶繼新的幸福教育》 魏書生 ?陶繼新
作者簡介:肖友萍(1978.11.28),女(漢族),廣東佛山,順德區西山小學,本科學歷,語文教師,主要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