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化學中情境教學的開展,可以幫助學生以直觀的方式學習化學的抽象知識,降低學生化學學習的難度,提升化學教學的質量。因此,作為高中化學教師,要有效設置情境教學的基本模式,高效開展情境化教學,將情境化教學與其他多種教學模式巧妙地融合起來。
關鍵詞:高中化學;情境化教學;開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8-007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8.060
化學是一門需要學生更多地參與思考、總結分析的學科,所以,情境化的教學方式有更強的代入感,學生可以自然地融入進去,產生更多的思考。接下來,教師主要圍繞高中化學情境化教學如何開展談一些想法。
一、在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化氛圍中,展開情境化教學
將生活中豐富的化學元素融入進來,將生活化的背景打造成課堂中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熟悉的氛圍中,感受到化學更多的魅力。所以,為了讓學生在一種自然和諧的狀態中學習和研究這門學科,教師需要從生活中尋找更多化學的實例和具體的情境,搬到課堂教學中來。為了打造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化教學場景,教師有時也需要將一些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物品拿到課堂上來,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化學現象。例如,在“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中學習的新的物理量——物質的量,這是學生接觸的首個關于微觀粒子計量的物理量,“課標”的要求是學生能夠應用物理量進行計算,并理解該物理量的意義。這時候就可以通過生活情境引入,提出問題:家里取鹽取味精等小顆粒物時,為什么不像取白菜、黃瓜等一樣數顆數?關于這一點,學生自然通過簡單的分析能夠得出結論:一般來說,我們用勺子來取調料或是稱量調料。因為像鹽、花椒、味精等顆粒太小,不好數清楚,而像一些蔬菜類的個頭大,根據數量來計算就好了。所以,生活中自然會采用不同的方式來稱量。如果據此進一步拓展到化學學習中,學生自然會想到在化學中,也會有不同的稱量器皿和工具,這也都是出于方便的考慮。情境化的打造還原了生活中的常態,讓學生從另外一個角度了解到化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結合化學實驗的教學過程來讓學生進入到一種探索式的教學情境中
化學實驗是在高中化學學科教學中經常會采取的教學形式,因為理論和實驗以及實踐結合起來,學生對于一些抽象的理論的認識才會更加深刻,才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化學當中一些抽象的現象。因此,通過實驗教學,教師也可以開展情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有更強的參與感,有更多的直觀感受。例如,在講授氯氣化學性質時,教師可以先做兩組實驗,激發學生的質疑意識,教師順勢引導提煉出問題供學生思考。在氯氣通行的透明玻璃管道中分別放入一個干燥的有色布條和一個濕潤的有色布條,把兩者的現象進行比較,學生便會產生疑問:為什么干燥的有色布條完好如初,而濕潤的有色布條卻有明顯褪色呢?其實產生這樣的疑問,學生便會迅速地思考,很快他們就能根據以往的知識儲備發現,這應該是水和氯氣發生了化學反應的原因。接著教師可以再進一步地引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分組實驗操作,讓他們在親自動手當中去觀察化學反應的現象,觀察這一反應前后的變化。
三、結合與化學相關的故事和歷史資料來創設化學學習的情境
高中化學教學中,情境教學的打造除了借助實驗以及多媒體等方式來開展以外,教師也可以將有關化學的故事和歷史資料作為打造情境的基本手段。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化學史料創設問題情境,不僅可以使教學不再局限于現成知識本身的靜態效果,而且可以追溯到它的來源和動態演變的過程,揭示出反映在認識過程中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思想,使學生學到形成知識和運用知識的科學方法。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出化學故事和化學史料則效果更佳。教師搜集相關的資料,并把這些資料以直觀、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當然要盡可能地節省時間,以一種高效的方式展現這些資料,打造具體的情境,這樣才能呈現出更加高質量高效率的課堂。
四、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打造化學情境
高中化學情境的打造,不管采用哪種形式,一般都會通過信息技術的幫助來實現這些效果,因為相對來說,信息技術要綜合多種媒體資源的作用,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呈現出更好的效果,所以,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角度來說,信息技術多媒體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目前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主要包括投影、錄音、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教學手段,這些手段和傳統的教學相比,具有形聲性、展現性、高效性等特點,它能有效地利用圖像、聲音等形式來傳遞教學信息,使教學內容形象化,使學生不但能置身于課堂教學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更加直觀地理解教學的具體內容,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能夠讓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觀察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得到發展。所以,總體來看,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讓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
總之,在高中化學的學科教學中,很多時候學生對于一些重點和難點問題的理解會有困難,所以,教師要注意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工作。例如,可以通過情境化教學的方式來引發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為課堂教學打造一個更加高效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楊慶苓.高中化學探究式課堂的構建及應用[J].網絡財富,2010(13).
[2]劉秀玲.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2(6).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柴茉秀(1982.11— ),女,漢族,江西萬年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