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銀曼 趙文忠
據權威部門預測,到2020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會達到2.48億,并以平均每年1200多萬的速度增加。面對如此形勢,培養出一支高水平的老年護理人才隊伍,成為各級衛生專業院校的一項重要任務。經河南省教育廳審核批準,鄭州衛生健康職業學院于2013年5月正式啟動“中德合作職業教育教學”項目,目的是學習德國先進的老年護理經驗,做好人才儲備工作,快速提升老年護理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以滿足加速到來的老齡化社會需求。
中德合作項目采用“3+3”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在國內的醫藥衛生類專業院校學習3年,經選拔后再到德國“雙元制”護理職業學校繼續帶薪學習3年,學成后可同時獲取中國“護理專業畢業證書”和德國“職業資格證書”。
學生在國內的3年學習期間,鄭州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為“中德班”配備了優秀的教師團隊和先進的教學設備,提升學生的德語應用能力,幫助學生通過德語B1考核。同時,系統開展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幫助學生取得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畢業證書。目前,國內課程體系包括人文素養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3個模塊。人文素養課程模塊旨在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包括正常人體解剖學和生理學、病理學、藥物護理學等內容;專業課程模塊包括護理學技術、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和老年護理等內容。學院以“任務引領的項目教學法”來改革創新課程結構,應用“標準化病人(SP)”和“教、學、做一體化”的課堂教學和課程評價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為學生將來赴德國的學習、就業奠定基礎。
學生在德國的3年學習期間,接受老年護理專業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在此模式下,辦學的主體既有學校又有企業,學生的身份既是學生又是學徒。學生在德國學習的3年內不但不用交學費,而且企業還會發放實習工資,即“帶薪學習”。德國職業教育采用工學交替教學模式,學生在學校學習和在老年護理機構實習交替進行,學生實習地點有老年護理院、流動老年護理機構和醫院的老年病科等不同場所,學習內容有老年生活照護、老年護理、心理護理、康復護理等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技能。學生在德國接受3年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后,可考取德國老年護理職業資格證書,持此證書可在德國或其他歐洲國家從事老年護理工作。除此之外,學生可以選擇在德國繼續深造,進一步提高學業水平,也可以在完成學業后選擇回國發展,國內的養老產業需要大量有老年護理專業技術的高端人才,回國的學生將會擁有更寬廣的發展空間,為我國養老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5年來,學院已選派15名學生到德國學習工作。學生、德方學校和老年護理機構三方對辦學效果都非常滿意。目前,還有多名學生已經通過德語B1測試,正在辦理赴德簽證手續,2015級至2018級“中德班”的教學工作也在穩步推進,未來會有更多的學生赴德學習。
鄭州衛生健康職業學院良好的辦學成果受到河南省教育廳的高度評價。2015年9月,“河南省中德合作護理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在鄭州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掛牌;2017年11月,中德(河南)職業教育合作經驗交流會暨河南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國際合作與交流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河南機電職業學院、鄭州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成功舉辦。會上,鄭州衛生健康職業學院與德國ASC教育與服務機構簽署了“共建德中雙元護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心”合作協議。該中心將對學院學生和其他衛生學校的學生開展德語強化和護理專業技能培訓,中德雙方合作共建精品課程、教學資源庫和大數據庫,以期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建立和推廣“德中雙元”品牌的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助推我國老年護理教育事業的發展。
(責編? 張德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