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影響英語學習的重要因素,課堂教學是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如果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抓住他們的心,那么學習英語自然事半功倍。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適當運用一些方法和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逐步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樂于學英語,敢于說英語,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習興趣;教學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于英語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想學生能學好英語,必須先培養其對英語這門學科的興趣。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為此,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方法:
一、 觀看視頻,調動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主要是直觀形象思維,特別是小學中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想保持長時間注意力是一件難事。然而,學生看動畫片時卻能保持40分鐘或40分鐘以上的注意力。無論是動畫片還是視頻,都是會動的圖像,并且包含著聲音。視頻集觀眾的視覺與聽覺于一體,給人形象生動的感覺,能沖擊觀眾的視覺神經,調動觀眾的思維。
視頻與孩子天生就沒有距離,也可以說視頻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將契合主題的小視頻運用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在導入環節讓學生觀看一段幾十秒的小視頻,能在課堂的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視覺神經,也讓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在看完視頻之后,教師再趁熱打鐵,結合視頻提出與本節課學習重點相關的問題,此時學生的思維被迅速調動起來。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7 Protect the Earth”這一主題時,教師在導入環節播放一段環境污染的小視頻,學生的思維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環境污染的畫面觸目驚心,學生的感情受到波動,在這個時候引入Protect the Earth 這個主題,學生自然就更有興趣去討論書本上的話題。
二、 實物展示,激發興趣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實物展示是常常用到的形式。實物能給學生最直觀,最形象的感受。小學低年級學段常常會接觸到食品類詞匯,例如在教授水果主題時,可以把常見的或要新授的水果帶入課堂,實物展示,逐一教學。也可以設置一個Magic box,把水果放進不透明的盒子中,讓學生通過觸覺感受水果的大小、質感,摸一摸,說一說。學生從視覺和觸覺兩個方面形象地接觸到了水果,書本上固定的圖片一下子活躍到了學生的身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被激發出來了。
課堂除了可以展示真實的物品,教師還可以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臺。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4 My family”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好全家福,在投影儀上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用英語介紹家庭成員,將本單元的目標句型This is...活學活用。讓學生在情境中交流,將生活與學習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
尤其在高年級學段,英語教學對寫作的要求越來越高,一般教師會把優秀作品朗讀出來。讀者有意,聽者無心,有些學生聽著聽著,注意力就分散到了其他地方去了。其實,教師可以利用常見的教具——實物投影儀,把學生作品放大投影在屏幕上,邀請班級的其他學生進行評價,若是有錯誤,就當場展示修正的過程。寫作課一般來說比較循規蹈矩,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事物并不多。但當學生看到自己的或其他同學的作品出現在大屏幕時,一定會興趣倍增。
三、 開展活動,增添意趣
新課標中提到,學生只有對學習活動有了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學習動力,繼而取得理想的成績。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來設計不同的活動,增添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從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課堂是學生思考、探索、交流的主要陣地,同時也是激發學習興趣,師生互動交流的場所,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無法實現學生的這些需求,所以教師需要設計多種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既包括各種有趣的小游戲,也包括pair work 和 group work 之類的合作。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時,學生都很喜歡小動物,在新授身體部位單詞時,可以設置猜謎游戲,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猜一猜,用心思考,從而更有效理解和掌握詞匯。讓學生動動腦筋,用新授詞匯介紹小動物的外貌特征。在新授單詞之后,可以安排一個Touch your...的游戲來鞏固詞匯,教師發口令,學生聽口令做出相應的動作。指令從touch your arms,touch your legs 到 touch your tails and wings,考驗一下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當學生緩過神來,聯系自身特點的時候會發現We have no tails or wings.學生此時的興趣已被徹底激發,也切身體會理解了We have no... or... 這個重點句型。課堂中的這個小游戲遵循了全身反應法的原則,讓學生多種器官參與學習,興趣更濃厚,學習效率更高。
四、 情境表演,升華樂趣
小學英語教材很多課文都非常具有表演性,小學生活潑、向上、積極,他們都十分樂于參與到課文情境表演中去。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場所是課堂,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使用英語的環境,所以教師要盡可能多地在課堂上創造情景,給學生提供表演的機會。
情境表演能使學生熟練地掌握課文內容,綜合運用已學的知識,提高口語水平。教師可在教學的任何環節,嘗試使用情景表演法,讓學生樂于說英語,升華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8 How are you?”時,在新授完打電話的句型之后,先讓學生練習準備,然后請幾組學生分別上臺表演并使用老師提供的道具,進行情境表演,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都會相當高漲。
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并不難,教師若能在課前設計活動時多花點心思、多下點功夫,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會穩步提高并且得到發展。
作者簡介:孫穎璐,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