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教育管理觀念已經不適合教學發(fā)展的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過于行政化將不利于整個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有效地溝通才能提高學習能力,疏通教學過程中的障礙。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全面分析小學生與教師在溝通中存在的問題,探索有效溝通的途徑和方式,提高管理工作的實效性。本文將對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溝通技巧進行深刻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溝通技巧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階段,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是整個教學工作中的核心內容。班主任是聯(lián)系學校、家庭和學生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必須掌握管理工作中的溝通藝術。
一、 關心學生,和諧相處
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樹立以平等的朋友關系和學生友好溝通,不管是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的事情,都要關心和關注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找到人生的自信和發(fā)展方向。只有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工作,將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培育,學生才會感受到班主任帶給他們的感情。班主任真正放下架子,與學生成為朋友,師生才能和諧融洽地相處。當教師只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那么這種溝通根本沒有效果,學生也把班主任割裂開來,沒有靠近彼此的力量。甚至是造成的誤解也不能真正解開。
如果班主任單方面地傳授知識,而不是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這就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素質。班主任應該飽含深情地去關心愛護學生,注重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深刻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和實際需要,讓學生了解教師的用心和付出,這就具備了良好的溝通互助功能,形成了教學反饋體系。班主任積極發(fā)現(xiàn)學生在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深刻的剖析,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在說話語氣態(tài)度方面,班主任要做到溫柔和藹,促進平等和諧師生關系。班主任在溝通中要時刻把自己與學生平等相待,主動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潛能和性格特點。如果教師主動去發(fā)現(xiàn)問題,這個過程會讓學生擁有對教師的信任,學生也會主動地回應。久而久之,學生更能感受到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積極地將自己的創(chuàng)造和生活與教師分享,這就是在培育學生互助和諧的人格特質。
二、 真誠待人,內心互動
班主任與學生的心要緊密地挨在一起。班主任要與學生有話題可以聊,必須知道學生的內心所想所需。班主任要掌握更多知識,全面熟悉知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要把內心的想法學會分享,相互交流。無論和學生談論什么,自己都能夠接下去,明白學生的心理特質。班主任與學生要在興趣愛好、人文賞析和生活交際方面都有相同點。學生喜歡的事情,班主任也要迎合學生的愛好,這并不是降低教學目標,而是挖掘學生的潛力,有針對性教學。班主任與學生產生內心共鳴與互動,應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真誠對待學生。在學生看來,這是引起你注意的事情,是一次內心互動。如果學生感覺自己得不到班主任的重視,就會和班主任之間就存有了隔閡,向班主任表達真誠和良好互動的想法就會消失。所以,班主任要與學生要進行內心互動,靠近彼此的心靈。
三、 激勵為主,保持陽光
(一) 和藹可親
教師保持和藹可親的臉龐就會讓學生感受到親近,而不是陌生。班主任面對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過分嚴肅地望著學生,把個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緒帶到課堂,就必然達不到良好的溝通效果。所以,老師應該更多的和藹可親的面容,多給孩子貼心的幫助,帶著笑容去問候。小學生很敏感的,他們的表達能力是有限,但是他們的觀察能力是很強的,心靈和視角是敏銳的,能觀察到環(huán)境,能清晰地判斷出這位教師是高興還是生氣。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時刻與學生保持有效溝通,良好的情緒表達是打開學生心門的重要前提。
(二) 主動贊美學生
贊美一個小孩子并不難,難的是主動去贊美。這能激勵學生產生斗志,更有助于學生了解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班主任推崇的管理方法一般是批評改造教育。其實,這樣做可能會導致學生的性格缺失,在表面上尊重教師的管理安排,實際上內心是不服從的,甚至是抗拒和排斥的。教師應該找到學生產生問題的原因,多贊美學生的優(yōu)點,有方向性地鼓勵學生去面對自己的缺點。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樹立了解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的信心和勇氣,找到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促使學生自覺地和老師站在一起,讓學生較好地融入校園生活。班主任要多舉行一些班級活動,讓學生多接觸一些游戲活動,多贊美學生的優(yōu)點,學生將會保持高度愉悅的心情來改善自身缺點,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四、 理解錯誤,學會寬容
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多寬容,多理解,不要過于嚴厲和苛責,認真考量學生出錯的方向和原因,在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要表達出理解的態(tài)度,真誠地開導學生面對自己,與學困生多進行課下交流。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找到自己的不足,在班主任面前也會顯示出自身的謙虛。如果學生一犯錯,班主任就立馬指責和批評,則會對學生造成恐懼心理,甚至是排斥和反抗。如果彼此之間沒有寬容,學生發(fā)現(xiàn)班主任的問題也不會指出,更不會對待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所以,當小學生犯下了錯誤,并不是一味地去告誡學生的正確與錯誤,而是要讓小學生明白錯誤發(fā)生的原因,班主任保持寬容的態(tài)度,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來指導學生學習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缺失,使其學生懂得寬容與禮讓。
五、 認真對待,對癥下藥
小學生在過程中不能馬虎對待問題,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當學生犯同一個錯誤的時候,班主任應該用將錯誤進行有效歸納,與學生講解還有很多同學也和你一樣,幫助學生采取合適的方式來彌補錯誤,這樣學生會降低心理壓力,減少心理負擔,更容易接受自己的錯誤,教師也能有針對性地完成教學任務。如果班主任“一視同仁”,學生就會覺得自己沒有長處,這樣班主任也挖掘不到孩子的興趣和潛能,沒能給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所以,班主任應該認真對待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積極改善班級管理方式,采取健康可持續(xù)的教學方法,做到和諧共生。
六、 結束語
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溝通是一門重要的學問,積極提高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能夠促進小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小學班主任要掌握有效溝通策略,采用多種溝通技巧,拓寬溝通渠道,不斷推動小學班主任管理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張淼娣.略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溝通藝術[J].考試周刊,2011(15):234-235.
[2]趙穎.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研究[J].學苑教育,2014(21):23.
作者簡介:董進敬,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賀州市,廣西賀州市鐘山縣珊瑚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