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靜
摘 要:美育屬于專業領域的范疇。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有著特殊的作用。校園的美育氛圍創設非常重要,能夠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審美,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但現今校園文化建設卻成為一種公式化、應試化的活動,缺少美感,失去了其應有的魅力。針對此種現狀,探討美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如何發揮育人的作用。
關鍵詞:美育;藝術教育;校園文化建設
所謂美育,就是美感教育,我們在校園中對學生進行美感教育,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培養認識美、感知美、欣賞美,從而最終能夠創造美。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講,通過一系列的美育則能使其形成美的鑒賞能力和素養。從美的組成來看,類別有很多,美育可以包含文化美、勞動美、德育美、生活美、自然美等多個方面。所以,凡是只要以美學為原則,就能使美育在各個領域得到滲透和發展,就都具備教育價值。因此在教育中,美育往往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內容,是一種綜合性的復雜教育。而學校是育人的場所,學校的環境不論是教育環境還是文化環境對學生來說都有密切的感染作用。“環境改變人”,一個優秀的、個性鮮明的校園文化環境,會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其中美育與校園文化的銜接最為密切,美育是學生全面發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美育可以使心靈得到凈化、情操得到陶冶,從而喚起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的感情,也因此有利于學生增進美化校園環境的意識與能力。
一、以美育輔助德育塑造學生美好心靈
德育也是校園文化建設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常常說育人要先育德,而美育是塑造完美品格的基石,如果缺少美育的滲透,那么德育就是不完整的。教師通過美育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美好的心靈。
一直以來,我校的藝術工作坊開展得紅紅火火,其中有一項以武進春秋淹城為體裁,美育在這里發揮著主戰場的作用,不管是在平常的教學中,還是在課后,老師帶領學生查資料、收集素材,美術興趣小組的學生還通過開討論會的形式談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作品,并且用主題繪畫、石膏版畫等各種藝術形式為武進文化進校園獻禮,這樣的參與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激發起他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在創造藝術美的同時,愛我家鄉的情愫也悄悄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日后,愛的種子又將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又比如,我校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參加“生命之水”主題繪畫比賽,學生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創作的作品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如學生合作完成的手工紙雕塑《烏鴉喝水》,黑色的小圓眼賊溜溜地擠在黃色的臉上,觀者看了以后忍俊不禁,作品活靈活現,有力地表現了缺水地區的窘迫,提醒同學們要珍惜水資源,杜絕浪費。這些作品內容引人入勝、色彩強烈、形象直觀,能引導青少年追求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追求藝術美的過程中,各種藝術作品也總以不同的形式向人們揭示了什么是真善美、假惡丑、是非曲直,當辯出對錯、真相后學生也真正理解了人性。
美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不僅能有效提高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和創造力,而且能幫助學生樹立理想,完善人格,是學校德育的堅實后盾。同時,美育也增強了學生對社會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讓他們珍惜生命、關愛他人,并培養集體主義榮譽感、愛國主義精神,使之具備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
二、美育有助于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增加校園藝術魅力
校園環境、校園文化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它具有隱形卻又息息相關的教育價值。我校政教處每個月都確定一個教育主題,各班或出一期墻報或組織學生進行手抄報評比活動,每期都有專業的老師進行評比,并將優秀作品設計在升旗儀式上公布。主題墻報、手抄報評比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設計水平和審美素養,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過程既讓學生受到了不同的主題教育,又切實豐富了校園文化建設內涵。每一年的重大節假日如:端午節、國慶節、教師節,學生用畫筆書畫心中的感動,也為整個校園增添了不少節日氣氛。通過與藝術作品的不斷接觸,一個人不斷地喚起內心的許多感受,或者沉思,或者保持警覺,或者美麗,并在他的靈魂深處產生共鳴,使人們反思并獲得頓悟。學生可以通過欣賞藝術作品來滿足審美的精神需求。所以說,藝術教育最重要的社會功能就是審美功能,美育中的藝術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學文化教育功能。
在我校的操場上、藝體樓、行政樓等處,隨處可見古今中外的經典名畫,這些名畫不僅裝點了校園,增加了校園的藝術氛圍,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素養。“百幅經典名畫的欣賞與探索”是我校研究的一項課題,此項課題通過讓學生欣賞國內外經典名畫來提高審美,藝術就是美的欣賞,是欣賞者接觸藝術作品后產生的一種審美活動,也是欣賞者通過藝術形象去認識客觀世界的思維活動。通過對藝術美的欣賞,人們可以豐富自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凈化自己的心靈。學生對傳統名畫賞析不僅是對藝術表現方法和繪畫技巧的學習和了解,而且它可以更直觀、更直接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健康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其中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塑造健康的人格。
正所謂:史之所存,美之所在。歷史悠久的河流中的世界名畫是美育的重要寶庫。它具有深刻的意義、豐富的題材、廣泛的內容和精湛的技巧,其形象和直觀性使學生易于理解。這一幅幅名畫傳承著自古以來人類正統的藝術思想和審美素養,讓學生在賞析中感知藝術的歷史,同時也讓學生在欣賞傳統名畫時提高了自己的審美品格,校園中懸掛的一幅幅名畫裝點了校園,也裝點了學生的心靈。
三、滲透美育,豐富課外活動
我校非常注重學生的課外活動,課外活動已經成為我們校園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學校從自身培養目標出發并根據本校學生特點所制定的相關活動。在學校的各種課外活動中,首先組織了各類興趣活動小組。在這些興趣活動組中,有的活動本身就具有美育教育意義,比如書法組、攝影組、繪畫組、器樂組等;與此同時還組織了學生感興趣的課外實踐活動,這其中都包含了豐富的美育中的藝術教育內容。我校每年都會開展校園才藝節活動,而其中音樂“達人秀”和美術繪畫比賽深受學生歡迎。學生在舞臺上盡情展示自己的歌舞、器樂才能,在繪畫方面,用書畫展充分展示自己,這些都彰顯了我校藝術教育的發展水平。一幅幅充滿童稚而又豐富多彩的參展書畫作品,主題突出、風格各異、形式新穎,這些書畫不但讓我們感受到了小作者的用心,也看到他們豐富的內心情感和喜怒哀樂,使校園充滿了青春活力。藝術教育滲透,能把學生的興趣、愛好引向高雅、文明、健康的軌道。
通過課外藝術教育活動,滲透美育,滲透審美教育。學生通過審美教育,參加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學校學習知識文化的同時得到情感的釋放和宣泄。同時,在各種課外活動中學生的才能得以施展,這樣不僅讓教師看到了孩子們的閃光點,更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了自己,使得自己更加自信,從而讓孩子對美的感受更進一步,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
四、美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相互助力的對策
1.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一個重要載體是教師,愛迪生說過:“最能直接打動心靈的還是美。”所以教師應時刻把自己看作是一位傳遞美的使者,在課堂教學中,用匠心獨運的教學設計,再加上一幅幅傳世經典作品去撥動學生美的心靈,鼓勵學生去發現美、創造美。教師不僅負責教育學生,還負責建設校園文化。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營造校園文化的活力,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中流砥柱。教師應進一步創新,積極尋求更適合學生審美教育的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提高教學效率。從建設校園文化的角度看,校園文化的建設是具有共性的,但同時也具有其獨特性,一所學校的校園文化與其他學校的校園文化不同。通常通過外部物化來表現美育,這是教師展示才華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自己所具備的美學理解,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建設與藝術相關的校園文化活動。
2.豐富教學活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作為一名藝術教師,激發學生獨特的藝術審美元素,使他們能夠積極參與美學研究,努力在學校的藝術學習中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從而積極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
藝術教學活動不僅限于課堂教學,還需要營造校園藝術氛圍。例如,學校應該使用獨特的方式來滲透美育。通過黑板報、公告板、海報、建筑和許多其他方面進行設計來表達校園文化的概念,讓學生在校園里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建立藝術興趣小組,吸引更多學生,通過藝術興趣小組組織有意義的活動,激發學生對藝術的關注,讓學生感知和享受美感,讓學生對藝術學習充滿熱情,讓學校的藝術教學活動得到繼承和發展。此外,藝術教師必須積極開發和設計多種活動,吸引學生參加、體驗和學習藝術活動。開展校園美學活動,讓學生在藝術活動中提高審美品質和創造力,培養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美育,讓每個孩子的奔跑都更富有色彩,通過美育,可以使學生形成美的品格和素養,從而提升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引導、培育學生卓越的人格,幫助他們更好地在未來的人生中品味世間的美好,也能有助于他們向審美的人生邁進堅實的一步。無論從理論上講還是實踐操作的觀察,用美育塑造學生良好的品格,這種教育方式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人文教育,它們像一株株稚嫩的幼芽,會在孩子如白紙般純潔的心靈里面,慢慢地開花結果,從而影響他們的一生……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