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花
[摘 要]依據新時代的農村振興戰略和建設美麗鄉村的要求,基于生態模式下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切實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城鎮化的推進與發展的重要環節是農村的發展,即人居環境的綜合整治,但是在建設的過程中仍面臨很多問題。本文針對馬喇鎮農村人居環境展開討論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人居環境;美麗鄉村;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結合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推廣浙江好的經驗做法,建設好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要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任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根本的利益問題,更是順應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的必由之路。
1 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意義重大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我們必須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扎實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馬喇。
1.1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
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需要,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學習浙江經驗,多舉措改變農村臟亂差現象,多渠道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多形式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美麗鄉村發展新格局的重要舉措。
1.2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內在要求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是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農民群眾的福祉作為根本出發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改善農村形象和群眾生活環境,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持續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1.3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抓手
堅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加快把馬喇建設成為山清水秀之地,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2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近幾年城市靚區戰略的實施和市級衛生鎮的創建,轄區環境衛生顯著提升,群眾素質明顯提高,衛生習慣初步養成,全鎮的生態環境和農民群眾的精神面貌都發生了明顯改變,但在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思想認識還不夠到位。少數村(居)沒把這項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有厭戰、畏難情緒,工作推進不平衡。二是機制還不夠健全。村(居)主要領導責任落實不夠到位,鎮上督促檢查不到位,與區級幫扶部門的上下聯動不夠緊密,齊抓共管相互配合層層抓落實的格局沒有真正形成。三是群眾參與度不高。宣傳氛圍不夠濃厚,政府熱、農民冷,上面干、下面看,群眾的主體作用未發揮出來。四是示范帶動不明顯。缺乏拿得出手的“展品”,個別評選出的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院內環境衛生保持較差,沒有凸顯出示范形象。五是基礎設施較為薄弱。垃圾箱體、污水處理設施、衛生廁所等設施設備不完善,交通、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較為滯后。六是群眾不良習慣較為突出。群眾主體意識、衛生意識、環保意識較差,不良生活習慣難以扭轉,隨手傾倒垃圾、亂潑污水的現象較為普遍。
3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生態宜居鄉村的建議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規劃是引領,廁所是“革命”,垃圾污水整治是基本,村容村貌是要求,機制體制是保障。作為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三類地區,整治目標是到2020年農村人居環境有效改善,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0%左右。為實現整治目標,我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努力。
3.1 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六大行動
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深入抓好六大行動,一項一項抓落實。一要加快村規劃編制工作,突出村規劃的指導作用,突出解決農村亂涂亂繪亂搭建現象,按照區上要求今年100%完成村規劃編制工作。二要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因地制宜引導農戶新建和改造標準衛生廁所,全面完成衛生廁所建設任務;合理布局公廁;做好農村改廁與生活污水治理、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銜接,推進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三要全面提升農村垃圾治理水平,繼續推行“戶集、村收、鄉鎮轉運、區域處理”模式,完善垃圾收運配置,提升收運處理能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實現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到90%以上。四要有重點、有次序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結合河長制、村莊清潔行動,開展房前屋后的坑塘溝渠清淤疏浚和農村污水坑、臭水溝的治理,采取多種形式治理分散污水,繼續提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五要著力提升村容村貌,深入實施農村“五改”,大力推進“凈化、綠化、亮化、美化、暢化”,開展美麗庭院、文明衛生戶創建評比,加大“十亂”行為的清理整治。六要創新推動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強秸稈就地還田利用,加強廢棄農膜回收利用。
3.2 做好宣傳發動,營造濃厚氛圍
充分發揮村民議事會作用,持續開展文明家庭、文明院落、清潔戶等評選,引導村民群眾養成衛生習慣,提高文明素養,營造比學趕超的整治氛圍。充分發揮廣大青年、志愿者的作用,開展文明鄉風行動、志愿服務等活動,引導群眾自覺搞好室內外環境衛生。推動村莊清潔行動進校園,通過中小學生帶動家庭成員、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主動參與村莊清潔行動。常態化開辟宣傳專欄,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良好輿論氛圍。
3.3 強化組織保障和政策支撐
切實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后的一項重點工作抓緊抓實,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雙組長”制,建立健全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農業服務中心牽頭抓總、村(居)和相關科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建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長效機制,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對各村(居)堅持“月調度月通報月排位”考核評估機制,對推進不力、行動緩慢的村(居)發放流動灰旗,并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加大資金籌措力度,積極爭取區級幫扶部門資金投入,加強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利用好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多管齊下解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問題。發揮好村級各類組織作用,鼓勵農民投工投勞,構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民事民享的多層次協商格局。
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好的環境對于農民的身心健康,提高內心幸福感,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面對當前農村生態環境的破壞問題需要實施有力措施,完善政府職能,加強宣傳力度,用實際行動為建設美麗鄉村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