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常萍 劉恩華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在大眾生活中的普遍深入和發展,人們改變了傳統的閱讀方式,開始采用一種新的了解世界的方式——互聯網。我們從每天的熱點問題中了解世界,網絡熱點問題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實證研究方法,針對網絡熱點問題對當代大學生思想行為方面的影響作了研究,希望通過這次研究,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網絡熱點問題;大學生;思想行為;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 網絡熱點問題
網絡熱點可以說是一種能夠捉住網民情緒,激起網民對于某一事件的興趣的互聯網信息。簡單地說,網絡熱點是一種在互聯網上短期爆發、形成一定公眾關注和討論的事件。它的形式是多樣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或是圖文并茂。但是,并不是每一條信息都能夠成為網絡熱點,只有那些能夠激起大部分網民的興趣、形成一定關注度的信息才能夠成為網絡熱點問題。
首先,網絡熱點問題具有時效性,網絡熱點問題是當前最近幾天剛發生的事情;其次,網絡熱點問題具有普遍性,其所描述的事件是廣大網民普遍關注的,能夠很好地抓住網民的興趣點;再次,網絡熱點問題具有獵奇性,網絡熱點問題常常傳播一些能夠引起人們好奇之心的信息;最后,網絡熱點問題還具有完整性、簡潔性和多樣性等特點。
2 調查研究
本次調查研究采用了調查問卷的方式,通過校園平臺發放電子問卷,針對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以獲取全面的問卷調查。
在調查問卷中顯示,有30.11%的人選擇一周瀏覽1~3次,有34.41%的人選擇4~6次,有6.45%的人選擇4~6次,有29.03%的人選擇大于10次。由此可見:大學生對于網絡熱點問題都有所關注,但其瀏覽次數少;有60.22%的同學會花費低于十分鐘的時間去瀏覽網絡熱點問題,有19.35%的同學會花費10~20分鐘的時間去瀏覽網絡熱點問題,有20.43%的同學表示會花費大于20分鐘的時間去瀏覽網絡熱點問題。由此可見,大學生對網絡熱點問題的關注度并不高漲,而且瀏覽的時間比較短;有超過半數的同學在選擇自己關注的內容方面選擇了“是自己感興趣并且有所了解的方面”,其中娛樂明星方面又尤為突出,可以看出大學生對于熱點問題的關注偏向娛樂性,而非社會責任感,他們對國家大事的關注度并不高。
然而在對待網絡熱點問題的評論時,有76.67%的大學生能夠根據熱點問題的相關報道,發表自己的主觀看法,有極少數大學生會選擇盲目從眾,跟隨眾多網友的主流觀點,還有21.67%的大學生只是湊熱鬧,處于“吃瓜狀態”。由此可以看出他們在對待網絡熱點問題時會采用人云亦云的方法,缺乏自己的主見。然而在談到何為網絡熱點問題時,大多數的大學生不清楚網絡熱點問題的真正定義,只是停留在網絡熱點問題的字面意思,并沒有對其深刻地了解。
3 對當代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影響
在弗洛伊德之前,對于人的精神存在及其本質問題,人們普遍認為意識是精神的現實,而理性是精神的本質。然而弗洛伊德通過大量臨床實驗與研究,提出一個與之相悖的看法:人的心理過程主要是無意識的和非理性的。與之類比,人們在對待網絡熱點問題時,也會出現非理性的分析與評論,網絡熱點問題激發大學生的無意識,使之成為意識,進而發揮網絡熱點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影響。
3.1 輻射面廣但深度不夠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有96.77%的同學關注網絡熱點問題,在所有關注網絡熱點問題的大學生中,大多數人會選擇偶爾進行評論,不進行評論的人占35.48%,只有4.3%的人會經常進行評論。
在網絡熱點問題是否會改變自己的一些看法這一問題上,有41.94%的人選擇“不太會,這些僅僅做參考而已”,還有37.63%的人選擇了“可能會左右自己原來的觀點”,這兩個數據比例相近,表示會改變想法的只有19.35%的人,并且有1.08%的人表示會像往常一樣,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由此可見,有部分人認為網絡熱點問題會給大學生帶來一定的影響,能夠給予啟示,并且能夠影響到部分人的觀念,但效果甚微,很少有人能夠跟進熱點問題,并且付諸一定的感情寄托。
3.2 積極影響
關注網絡熱點問題,有利于拓寬大學生的知識面,開拓大學生的視野,增長大學生的知識技能,增長大學生對知識的見解。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主體意識,改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大學生更多地得到社會認同感,強化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效地調動大學生關注家事、國事、天下事的積極性。有利于大學生與同學間的相互交流,大學生在進行相應的評論時,會對事件有更為深刻的認識,當然,他們還可以與網絡平臺上的人進行思想交流、辯論分析,進一步了解社會知識,促進自己的發展,進而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3 消極影響
大學生正處于滿懷期待與幻想的時期,大部分大學生都充滿正義感和熱情感,想積極地融入這個社會,但部分網絡熱點問題所折射出的社會現實,會影響大學生的三觀,將他們滿腹的美好幻想擊得粉碎,進而影響大學生的激情。大學生在對網絡熱點問題進行評論時,容易不受拘束地散發自己的言論,從而降低了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大學生容易沉迷網絡,長此以往降低了大學生學習的熱情,致使學業一蹶不振。
4 應對措施
4.1 將網絡熱點問題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現如今的教學模式,一味地灌輸課本上的東西難免會使學生覺得枯燥,而網絡熱點問題能迅速引起人們的關注,將網絡熱點問題與思想政治教學結合起來會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并且通過在課堂上分析網絡熱點問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教給學生解決諸類問題的方法,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看待問題的方式。
4.2 建立健全的學校體制,抵制不良網絡信息的散播
學校應該健全學校的制度,明確網絡使用相關規定,可以以學生守則的方式發給學生,學校也可以開設有關此方面的課程教育,也可以成立網絡熱點問題監管中心,對不文明、不正當的網絡問題進行控制。
4.3 大學生應加強自律精神,樹立責任意識
大學生在網絡熱點問題中起主體作用,他們在網絡環境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應加強自律精神,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源。責任意識也是當代大學生普遍缺少的,也是大學生的薄弱環節,大學生也應該樹立責任意識,將責任意識滲透日常生活中,具備對事情的責任感。
[參考文獻]
[1] 戴伶俐.網絡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影響及教育對策的思考[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2009.
[2] 馬穎.社會熱點問題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探析[J].滁州學院學報,2013(03).
[3] 胡廣發.大學生群體網絡輿情管理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