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崔紅芳 安達 程鳳林 石龍 張卿
[摘 要]為了進一步推進師范生教師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衡水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通過實踐研究創建了集“師范教育技能訓練、專業實習項目牽引、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的三位一體互動實踐教學體系,融“數學教師教育類課程教學、校內實訓、師范專業教育實習與教學技能評比競賽”等多個培養平臺為一體,以數學教師教育類課程為支撐點、校內模擬訓練為著力點、社會實踐與教育實習為結合點,通過教學技能比賽,進行實踐教學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促進了衡水學院師范類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三位一體;教師教育;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當今,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在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大趨勢下,河北省教師專業發展日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和教育改革的主題之一。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實踐教學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可忽視,整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也直接受到實踐教學效果的影響。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明確地強調了要強化實踐教學環節,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1 高?;訉嵺`教學亟待加強
在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強化培養學生創業創新能力的背景下,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至關重要。因此,實踐教學在整個數學專業師范教學體系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師范教育人才培養不可忽視的環節,是師范專業辦出特色,提高質量的根本措施,目前我國高校在師范類數學師范教育實踐領域中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1)實踐教學形式單一。高校師范類數學實踐教學主要以第一課堂中的基礎知識傳授和基本能力訓練為主,雖然很多師范類高校也開展了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活動,但由于教育觀念落后,對第二課堂的價值和師范教育特點認識不足,沒有起到第二課堂應有的育人功能。而且,有些高校在開展第二課堂時,實踐活動輻射面較窄,主要由一些優秀學生參與,大部分學習程度一般的學生很難通過第二課堂實踐活動得到鍛煉,導致第二課堂邊緣化較嚴重。
(2)實踐標準“一刀切”。不同的學生存在不同的個性,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而在目前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采用相同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機制,相同標準的實踐教學要求,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而使部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因學不會、掌握不了知識對學習、實踐失去信心,最終達不到實踐教學應有的效果。
2 “三位一體”互動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針對上述問題,構建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師范教育“訓練-項目-競賽”三位一體互動實踐教學模式,是在重新審視師范教育技能訓練形式單一、項目牽引科學性不強、評比競賽模塊合理性、參與度不夠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對數學師范教育課程設置,以及師范教學技能訓練內容、模塊構建方面的一種積極創新探索。其主要特點是依據地方經濟建設與文化背景,或根據自身教學規律要求,構建融“數學教師教育類課程教學、校內實訓、師范專業教育實習與數學教學專業評比競賽”等多個培養平臺為一體,以數學教師教育類課程為支撐點、校內模擬訓練為著力點、社會實踐與教育實習為結合點的教學體系。
2.1 注重師范教育技能訓練
教學技能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技能,是教師素質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師范生的教學技能是實現師范生從學生向教師角色轉化的重要環節。強化師范生教學技能訓練,提高教學技能訓練效果是教師教育的當務之急。如何使師范生在校期間得到系統的教學技能訓練,并能在教學實踐中熟練運用各種教學技能,已成為教師教育關注的焦點。實踐中,主要分成基礎技能教學體系和實踐拓展教學體系。
基礎技能教學體系,是指與師范類教師教育相關的理論課程的教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現已開設了學科教學論、多媒體課件制作、教育學、心理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等。本專業現已開設的師范類專業選修課程有網頁制作基礎、動畫和圖像制作等。
實踐拓展教學體系,是指師范教育類相關實驗、實訓項目的教學。在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為出發點,本專業科學地設置了師范教師教育相關課程的實訓項目與內容,具體包括:
(1)教師職業基本技能訓練,訓練內容主要包括教學板書、教師語言、教育心理學等課程模塊。促進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和自身師范素質的雙重發展。
(2)教師學科教學技能訓練,訓練內容主要包括數學學科教學論、數學教學內容設計、現代教育技術等課程。開設的教育類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大類,包括理論性、技能性、實踐性三大課程群,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師范類教育發展規律和發展新趨勢,進而提高學生的教育理論素養。
(3)教師職業修養訓練,訓練內容主要包括心理學基礎、教育學基礎等課程。通過科學、人文精神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開發學生的主體潛能。
2.2 師范專業實習項目牽引
項目實踐教學有利于學生將“碎片化”的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為此,本專業在“訓練-項目-競賽”互動實踐教學設計時對師范專業實習的頂層設計十分關注。衡水學院建立了多個校外教育實習基地,衡水學院充分利用衡水本地初、高中教育資源豐富,教育產業融合發展的優勢因素,整合衡水市轄的校外實習基地,以衡水中學、衡水第二中學、冀州中學等各中小學校為依托單位建立了師范類學生校外實踐基地,滿足師范生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等實踐課程需要。
同時,衡水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為提高師范生教學質量,強化學生實踐能力,持續開展了“師范生教育技能創新”活動,組建了“教師基本功興趣小組”“數學技能創新小組”和“興趣創新小組”等,小組活動從大學一年級到大學四年級持續進行,以點帶面對學生進行專項實踐教學與訓練,形成了輔助技能提升的閉合回路。
2.3 教學專業評比競賽助推
在師范教育技能訓練、專業實習項目牽引以外,衡水學院將師范技能實訓與競賽相結合,鼓勵師范類數學專業學生參與各種類型的師范技能競賽,如教學技能大賽、多媒體課件制作比賽、微課制作比賽等,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專業也積極搭建相關平臺。比如:舉辦全體數學專業學生的師范生教育教學技能大賽,進一步提升了我院師范生的從教實踐能力,凝練師范生專業教學技能。同時,配合參加全國數學建模比賽等,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學生的實踐教學技能。
3 “三位一體”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的實施成效
衡水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基于所構建的“訓練-項目-競賽”三位一體的互動實踐教育教學體系在實施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提高。新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對師范教育技能訓練和專業實習項目的教學改革,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而且通過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師范了教學技能競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2)校校合作全面展開。與多家中小學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建立了多個校外實習基地,每年應屆師范類學生能夠得到很好的短期實踐鍛煉。(3)學生對實踐教學體系的認可。通過對本專業的學生的調查,學生對新的實踐教學體系是認可的,通過新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
4 結語
以衡水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學生為實施對象,進行“訓練-項目-競賽”三位一體式實踐教學,此項目有助于緊緊圍繞提高學生教師職業認同感、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教師職業技能、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培養掌握數學科學及數學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方法,具備應用數學和數學教學能力,適應地方基礎教育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普通中小學、職業中學、中等專業學校的數學教育教學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武衛華.學科競賽項目驅動的學生能力訓練模式探索[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5).
[2] 戰銳,張靈峰.基于三位一體的教師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創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2)
[3] 王立,楊恭勇,郝德成.以項目和創新競賽為載體的工程訓練教學法探索與實踐[J].科研課題,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