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濤
摘 要:高校學生宿舍是學生除了教室以外,所處時間最長的地方了。作為學生生活、學習以及娛樂的重要場所,在大學校園中發揮了第二課堂的作用,并且還具備了心理調節、教育導向等部分功能。一個宿舍的文化和價值觀與宿舍成員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宿舍文化是匯集了物質和精神文明的多元文化,反映了其中所有成員的興趣愛好、價值觀念以及審美品味等內容。
關鍵詞:大學生;宿舍文化;育人功能;路徑
高校宿舍文化是學生學習生活與精神生活綜合的表現形式,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以學生宿舍為主要著力點,發揮宿舍文化的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是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工作過程中的重點部分。
一、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對學生宿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認識不到位
在高校學生的思政教育過程中,除了教室,宿舍也逐漸成為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重要場所,另外,良好的宿舍管理對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現階段,高校中的領導和管理層對宿舍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發揮作用的重視度不夠,認為宿舍僅僅是學生休息的場所,所以在宿舍管理方面投入的精力較少,對宿舍進行管理的人員分配不到位。
(二)宿舍文化建設的可操作性不夠強,學生參與度不夠高
現階段,高校宿舍文化活動普遍存在走過場的情況,在高校宿舍活動中,更加熱衷的是宿舍檢查、宿舍評優等活動,并沒有真正發揮出宿舍作為第二教育陣地的作用,歸根結底,還是對宿舍文化建設認識不到位。以上的宿舍活動沒有新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甚至還存在著抵觸的心理,另外,這些活動的開展與學生的思政教育和其他學科的學習并不沾邊,宿舍與宿舍之間的集中效應難以形成,所以大學生對現階段的宿舍活動并不熱衷。
(三)社會文化思潮對于宿舍文化建設帶來負面影響
現在的大學生多為90后,以后更多的將是00后,這些學生的年紀小,但是思維活躍,有著青少年特有的活力,對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強。但是正是因為學生的年紀較小,對社會的認知度不夠,生活經驗少,很多學生對事物的鑒別能力較差,非常容易收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看待問題不全面。除此之外,現代社會是網絡化社會,高校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也多是依靠網絡。互聯網為學生帶來了豐富的知識,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社會信息,但是互聯網對學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這些互聯網信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另外,互聯網具有直接、隨意、隱匿的特點,很多學生依靠互聯網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與其他同學接觸,網絡生活已經漸漸成為青少年宿舍中的主要生活方式。這樣的影響對青少年未來的發展是不利的,也對宿舍文化建設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二、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導向功能
宿舍文化作為一個特殊的文化載體,它同校園文化一樣,具有對行為的價值導向功能,即把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從倫理道德方面講,價值導向是指一定社會或階級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經濟目的,其道德原則和規范要求,所形成的總的指導思想和所提倡的社會道德生活的總體指向。”宿舍文化的導向作用,是由宿舍的行為、精神文化以及潛移默化性決定的,導向作用的主要功能就是將大學生思想中的消極、頹廢情緒轉化為積極、樂觀的情緒,將大學生低級、庸俗的生活情趣轉化為健康的情志,將正確、積極的思想觀念通過宿舍文化來傳輸給學生,使其在不知不覺中被積極正向的價值觀所引導。
(二)調適功能
人是自然、社會和心理三者活動的統一體,人的任何一種活動都會伴隨著合理現象的出現,這是在心理學的角度對人進行的一種解讀。宿舍特有的行為文化和廣泛性的特征讓宿舍文化擁有了調解心理的作用,大學宿舍中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不同地域、不同省份、不同城市,每個學生的成長背景和經歷都不相同,所以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也有著很大的區別。宿舍成員在一起,就是不同文化、不同志趣、不同愛好、不同習慣的碰撞,在碰撞交流的過程中,宿舍成員可以更加了解彼此,相互產生影響。宿舍文化能夠讓學生更快地融入集體,學生在集體中可以展現自己的特長,也可以將自己的壓力和不良情緒進行合理的宣泄,從而增強自信心,更加積極的面對生活和學習。
(三)凝聚功能
高校學生宿舍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宿舍的文化氛圍,特別是共同的價值觀念對大學生有著促進作用。宿舍精神能夠激發宿舍個體對宿舍群體組織目標、準則的認同感和作為宿舍一員的使命感、自豪感、歸屬感,形成強烈的向心力、內聚力和群體意識,從而使個體目標整合為宿舍總體目標。和諧的宿舍氛圍,能夠讓宿舍成員擁有信任感和歸屬感,可以把宿舍當成自己的家,宿舍其他成員就是自己的家人,可以對宿舍成員訴說自己內心的苦悶和煩惱,其他宿舍成員會給予鼓勵,這樣會讓宿舍成員之間更加團結,在宿舍之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對學生團結精神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提升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的途徑與建議
(一)加強宿舍文化育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黨的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要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要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習近平主席指出廣大青年要勤學、修德、明辨、篤實,身體力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學校宿舍思想文化陣地建設中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例如通過黨建進公寓,在宿舍區設立宣傳欄,建設宿舍文化墻、開拓宿舍文化網絡陣地,以微信平臺、微信公眾號、QQ群、微博、易班等多種方式構建和學生交流的平臺,通過網絡對學生思想道德宣傳,將社會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物質文化保障
現階段,學生大多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對物質的需求和精神的需求都在不斷提高,因此,在宿舍中除了要投入一定的硬件設備,還要在精神文明方面下功夫。在宿舍管理方面,對宿舍環境進行相關的設計和美化,引入人性化的理念,突出家庭感的氛圍,為學生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的宿舍環境。例如,可以參考社區化的管理模式,根據不同的功能將宿舍分成不同的功能區,比如居住區、休閑區、學習區、后勤服務區等,在宿舍樓內設置預覽區、健身房、洗衣房能功能區,并在校園內設置專門的宿舍維修隊,當宿舍物品出現損壞時,可以及時維修。讓學生在配置齊全的宿舍環境中提高生活質量,感受到家的溫暖。
(三)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大學生是具有無限創造力和豐富想象力的群體,有個性、有思想,積極性強,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因此,在宿舍管理時,高校要秉持著“信賴學生、依靠學生、老師指導、學生自主”的理念,將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特質激發出來,鼓勵學生干部和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讓學生能夠自覺參與宿舍管理工作。在學生宿舍建立學生黨員、團員工作站,讓大學生可以自覺參與到宿舍文化建設工作中去,提高學生的能力和信心。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動
宿舍文化活動的一定要具有新意,充分結合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以學生為基礎,組織各項內容豐富的活動,如思想政治活動、學術科技活動或者文娛體育活動等,努力創造出具有校園文化特點的活動。學校可以通過“宿舍文化節”“雅室設計大賽”“主題演講”等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打造出具有品牌概念的宿舍文化活動,促進宿舍文化的建設。宿舍文化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陶冶情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同時也讓宿舍文化建設更具有持久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的宿舍文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長時間的磨合和努力下逐漸形成的,在當前社會發展的形勢以及時代的要求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不斷進取、不斷創新,探索出一條符合實際的宿舍文化建設新方式。高校的管理者應該深刻認識到宿舍文化對學生的重要作用,跟隨時代的具體要求和高校的改革措施,對學生宿舍文化建設進行充分指導,發揮出宿舍育人的具體作用,從而使其真正成為學生思政教育的第二課堂,豐富思政教育的方式,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劉文敏.新時期高校生活園區文化育人的主體擔當與路徑探究[J].教育評論,2019(5):82-86.
[2]韓明英.高校宿舍文化育人質量提升的建設路徑創新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5):10-11.
[3]曹舒睿,王秋輝.新媒體視角下高校宿舍文化育人路徑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2):148-149.
[4]尼那.高校宿舍文化建設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7(1):125-127.
[5]顏冰鳳.論實現大學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的四維路徑[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7(12):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