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慶平
摘 要:美育是通過用人類文明和社會所產生的美,培養學生的“三美”能力(即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進而使學生真、善、美的人格相統一。美育是素質教育中的一部分。通過多年的教育教學覺得從教師、教學、活動、環境等方面加強美育,可使學生在審美性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身體和心理素質,促進全面發展。
關鍵詞:美育;審美教學;課外活動;全面發展
美育是通過用人類文明和社會所產生的美,培養人的“三美”能力(即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美育作為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其使學生的真、善、美人格相統一。學校是實施審美教育的重要基地,全國教育會議對學校美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在小學怎樣實施美育才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創新能力呢?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實踐淺談一些做法。
一、提升教師審美素養
貫穿整個育人過程,教師不僅組織教學,與學生交流情感,更是學生的直接榜樣。如今社會高速發展,對教師群體有了更高要求,其只有通過不斷充電,與時俱進,提高審美素養,才能高效完成學校審美教育目標。
二、落實各科教學的審美教育
實施美育就要抓好藝術教育的主途徑,也要抓牢學科教學的主渠道。把藝術教育與各學科緊密融合,才能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使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主動熱情地投入審美創造。
1.思政課的審美教學
思政老師要深挖教學內容背后展現出的倫理道德的美的因素來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人生觀、世界觀、法治觀),讓學生朝著既有感性愉快又有道德自律的方向發展。教學中教師要借助多媒體充分展示教學內容中美的因素,減少空洞說教的因素,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世界觀。
2.藝術課的審美教學
藝術課本身就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和內容。我們一定要轉變多年來形成的在應試教育下以分數為指揮棒的輕音樂、美術、體育藝術課的習慣,要把這些課開齊開足,不能停留在學生只學會唱幾首歌、簡單地畫幾幅畫層面上,課堂教學一定要落實三維目標。近幾年在教育均衡驗收中為學校配足了藝術課器材,每年還有各學科大學生被分配到小學,為上好藝術課教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如,在體育課上老師指引學生盡力投入到足球、籃球等各種運動中,掌握武術、健美操的準確協調和靈敏的動作。美術老師引導學生作出的一幅幅充滿童趣、想象的作品。音樂課上學生的歌聲伴著琴聲、手鼓聲,唱著跳著表演自己創編的歌曲。這些豐富有趣的藝術課提高了孩子們的創新思維和能力,身體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培養了學生勇猛頑強的意志和團結奮進的精神。
3.其他課程的審美教學
其他課程就是除以上課程之外的其他課程,這些課程表現出豐富多樣的美。比如,數學課中學習三角形、圓等圖形面積計算方法,教師要給足學生動手剪拼、對比觀察、分析歸納、探宄交流的時間。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學生理解、思維能力的梯度上升,進而充分感受到了圖形的運動美、遷移轉換的數學思想美。學生也收獲了和同伴們一起自主學習的快樂。如,英語課學習猴子、孔雀等動物單詞,可愛的動物圖片與教師規范的單詞書寫一一對應的板書,學生一邊讀著對話一邊做著形象逼真的表演,最后還有學生決心保護小動物并與它們做朋友的美好心聲,是一堂從始至終充滿著美的課堂,學生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尤其語文課上,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不斷體驗和感受基于課本審美內容,更要遵循學生審美規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如學習《草原》《小英雄雨來》《給予是快樂的》等,通過豐富文中形象美、品味文中語言美、領會文中意境美等教學形式,更好地在教學中進行美育滲透,從而使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的同時,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三、挖掘課外活動中的審美教育
課外活動是貫徹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主要內容和實現美育教育目標的一條重要途徑。在我校開展的豐富多彩課外活動中,學生在《西游記》《王二小》等課本劇表演中大膽創意,用生龍活虎的表演,贏得臺下同學的掌聲和笑聲。六一演出更是形式多樣,通過舞蹈、情景劇等創編活動,各班同學在展示美的同時,更體現了班級的風采。使學生在藝術實踐中開闊視野,啟迪智慧,益于身心健康。目前各校開展的研學旅活動,開展了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牡丹文化等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孩子們參加活動收獲了無窮的樂趣及豐富的知識,切實增強了他們的愛國愛鄉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活動把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深度融合,鍛煉了孩子們的創造才能,豐富了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促進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和均衡發展。
四、加強學校環境的審美教育
學校是學生審美觀的形成和審美能力培養的關鍵場所,因此也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美化校園環境。我校鼓勵學生加入美化校園環境和文化建設中,讓學生自主管理教室和班級區域的花草,學生辦黑板報、文化墻、宣傳欄等。他們在自己創造的環境中受到美的熏染和陶冶,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身心得到和諧發展。
綜上所述,學校有多種方法來實施審美教育,但關鍵在于做到因材施教、持之以恒。通過“本地化”教學方式,實現教學中以美輔德、因美益智、以美健體,讓學生在審美性學習中不斷完善自我,提高創新美的能力和心理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