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提高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現狀
一、 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現行教材中都有名著導讀,而且在信息化時代,隨著各種終端閱讀設備的多樣化,使得學生閱讀的渠道也越來越廣,能獲取到的閱讀資源十分豐富。但閱讀教學中,對這些資源的利用情況卻不是很理想。雖然教材中對名著閱讀有明確的要求,但是在現行應試教育體制下,卻得不到師生的重視。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各種升學考試只看分數,閱讀給人帶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不能直接體現在分數上,這種評價體系的存在讓師生不得不疲于應付考試,閱讀只能放在其次。教師要提高學生考試成績,在教學中只注重知識點和寫作技巧傳授,學生的閱讀時間嚴重被壓縮。其二則是學生各種作業任務繁多,課余有限的時間都被作業擠占,留給學生自由閱讀的時間非常少。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深入了解名著的寫作背景就無法體會名著作品的思想感情,難以與作者形成共鳴。一些名著節選片段題目,學生無法真正讀懂便無從下手,逐漸喪失了閱讀興趣,閱讀能力也遲遲得不到提高。
教師在教學中對名著閱讀引導力度不夠,這也是名著閱讀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初中階段的學生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強,他們更喜歡新潮時尚的文學作品,這類作品切合學生生活實踐,學生會覺得親切易懂。而文學名著相比之下閱讀起來就會深奧艱難很多,因為文學名著都有各自創作的時代背景,人物個性特征也具有時代特征,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距太遠,以學生的知識積累是很難真正讀懂其中蘊含的意義,所以學生如果缺乏有效引導,很難對文學名著產生閱讀興趣。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是簡單對文學作品時代背景進行介紹,將教學重點集中在名著中的名言名句和考試知識點上,學生無法領略名著的整體美感,更加覺得名著晦澀老土,名著閱讀教學收效甚微。
二、 提高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 組織語文名著閱讀相關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針對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學生缺乏積極性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舉辦閱讀活動等方式鼓勵學生自行閱讀,對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一些小獎品激勵,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在閱讀活動中,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指導學生做閱讀筆記,對學生的感悟和見解進行點評指導,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此外,教師要向學生和家長宣傳閱讀對各學科學習和個人長遠發展以及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都具有深遠意義,并與家長及時交流,通過家校合作共同監督和鼓勵學生閱讀名著。在語文閱讀名著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如講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節課時,教師對《水滸傳》進行整體介紹,向學生介紹其精髓所在,推薦學生閱讀其他精彩篇章,并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閱讀四大名著,在班級內形成閱讀氛圍。教師在名著閱讀講解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豐富多彩的聲光影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如給學生播放一些由名著改編的經典電影片段或者與名著相關的音樂,拉近名著與學生的距離,既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又讓課堂容量無限延展并充滿樂趣。很多古今中外的名著都被改編成影視文學作品,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觀看影視作品,比較影視作品與原著的差別。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搜索文學名家對名著作品的點評,結合自己的理解,對文學名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內化為自身的文學修養。
(二) 科學指導學生閱讀,教會學生閱讀技巧
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單純通過閱讀名著文本、講述故事和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教師要根據個體情況進行有效指導,同樣的文字內容不同基礎的學生閱讀以后會形成不同的見解。比如閱讀《水滸傳》,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結合時代背景,客觀理解小說人物,讓學生思考小說里“英雄好漢”人物形象與中國傳統英雄觀有什么不同,評價小說人物形象是否符合正義標準,指導學生用歷史的眼光看待不同時代對道德的要求,才能理解作者的價值觀,從而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 講解精彩片段,引領學生認真品讀
初中語文教材中選取的都是名著中的經典片段,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對精彩片段深入分析,對名著中的語言特點、人物性格、典型事例,進行多角度解讀,教會學生進行分析,逐漸掌握閱讀名著的方法和技巧,最終提高閱讀能力。名著的語言大部分歷史年代久遠,語言晦澀難懂,學生閱讀會有一定的障礙,教師要及時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閱讀困難,針對性地給學生推薦相關的閱讀輔助材料,幫助學生將名著閱讀語言轉化成通俗易懂的語言。教師也應該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學素質,教師對文學作品理解透徹,才能正確給學生傳達文學作品的內涵。如果教師對文學名著一知半解,那么學生聽完教師講解會更加迷茫。
名著都是人類歷史文化精髓,其歷經時間考驗,無論語言文字、故事情節還是思想內涵,都有其獨到之處。因此初中學生應該多讀經典名著,從名著閱讀中汲取精神營養,提高文學素養。教師在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要不斷改變教學策略,認識到名著閱讀對立德樹人的重要性,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名著閱讀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打造名著閱讀高效課堂,最終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促進學生的文化涵養和綜合素質向更高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征.提升學生名著閱讀質量初探[J].文學教育(下),2017(10).
[2]張帆.將名著閱讀進行到底[J].快樂閱讀,2018(6).
作者簡介:鄭夢林,江蘇省徐州市,江蘇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