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整個高中物理教學當中,為有效提高物理教學的整體質量,相關的教學專家與學者提出以興趣促學習,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等一系列現代化教學理念。結合當前物理教學發展現狀,筆者嘗試從提高教學實踐性、充分發揮物理教學的藝術性、挖掘物理教學與生活實際的關聯性等方面為出發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
關鍵詞:物理興趣;學習效率;教學質量
在整個素質教育當中高中物理一直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教學動態備受社會各界關注,關系著整個高中教育在公眾眼中的形象,不僅如此,高中物理教學還對學生將來的高考以及人生整體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物理相對于其他科目更加晦澀難懂,知識形態更加抽象,學生整體的學習效率普遍不高,教學質量得不到明顯的改善。為從根源上真正地解決上述問題,改變物理教學的不良狀況,教師應當以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為基礎。真正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保證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學習動力,切實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一、 強調實驗教學的開展,激發學生興趣
物理知識基本上都是通過大量的實驗所總結出來的理論成果,因此物理教學與實驗教學存在密不可分的相互關系,整個物理教學的開展不可能脫離實驗教學的輔助。實驗教學相較于正常的理論知識講解其具有更形象、直觀的優點,并且能夠將物理知識的趣味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對整個高中階段的學生都有著較強的學習促進作用。作為高中物理教師就可以嘗試充分地發揮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當中所表現出強有力的教學作用,要求學生積極地參與到一系列的趣味性、新穎性的物理實驗當中,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求知欲望,進而激發自身的物理學習興趣。為了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物理教師就需要在課前,將要進行的實驗課程進行精心的準備,深入教材內部挖掘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新奇性實驗。
比如在進行《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這一課時的講解時,我就嘗試通過實驗教學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物理知識。首先可以設置一個懸念問題,諸如:兩個不同重量的物體同時下落,是哪個物體先落地?通過學生互相之間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初步激發學生對相關知識學習的欲望。同時解決單單依靠理論知識的講解,很難打破學生的固有思維對相關物理知識的認知這一傳統教學問題。出于自身潛意識的影響,大多數學生都會出現常識性的判斷認為重的物體下落更快。為了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嘗試從樓房上扔下兩個質量不同的鐵球,重復當時著名的斜塔實驗,得出出乎學生意料的結論,使學生對相關知識掌握得更加深刻。
二、 加強自身教學手段的藝術性,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就是藝術再現的過程,教師若想得到較為完美的“藝術品”就需要重視開發自身教學手段的藝術性,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就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教學藝術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重點突破。
(一) 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語言是教學的重要介質,師生之間就是通過語言進行知識的教與學,因此物理教師應當重視自身教學語言的藝術性,致力于培養自身生動、幽默、風趣的語言素養。在課前,教師需要針對要進行的教學調整自己的狀態,并盡可能地減少對知識概念刻板的講解部分,積極地通過生動、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幫助學生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以提高。
(二) 教學感情的藝術性
師生之間的交流并非是單純知識上的交換過程,師生雙方更多的是以“人”這一感情體出現在整個教學活動當中,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共鳴。因此在進行物理教學時教師應當高度重視自身與學生進行的情感交流,更要注重自身教學情感的藝術性塑造。教學感情的存在并非單純的教學技巧,更多的是教師自身師德的必需要求,需要教師塑造自身的積極形象,并構建相應的交流環境。教師在物理教學當中與學生存在感情的共鳴,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才有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求知欲望。
(三) 教學材料的藝術性
在整個物理學的漫長發展歲月當中,存在很多教學材料諸如: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現象、物理科學家的成長故事、物理知識的發展史等一系列物理教學材料,物理教師可以嘗試對相關材料進行收集整理,并加以藝術潤色。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取締傳統的物理教學材料,不僅有利于學生自身物理思維的形成,還能夠幫助學生產生相應的學習興趣。
三、 結合現實生活實際,激發學習興趣
在實際的生活當中,我們會碰到各種物理現象,并且能從中挖掘出很多物理知識。作為高中物理教師需要嘗試將高中物理的生活應用性得到充分的體現,使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就充斥在自身周圍的每個角落,再通過教師的循循誘導,鼓勵學生自主性地進行物理學習,并能夠運用物理知識對生活現象進行分析。例如在進行《摩擦力》這一課時中的“滑動摩擦”與“滾動摩擦”的概念進行講解時,教師就可以嘗試讓學生聯想汽車的車輪運動,提出為什么要把車輪設計成圓筒狀的疑問,供學生探索,讓學生從中自我總結出“滑動摩擦”與“滾動摩擦”的區別及其應用,從而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
四、 結語
興趣是指學生是否能夠自主性地對某種事物進行探索發現,并在其中能夠得到較大的滿足感。學習興趣則是指學生能夠對學習過程產生相應的喜好,對知識產生強烈的渴望。物理知識相較于其他知識更加抽象,高中物理教學相較于其他學科更加的難以順利開展,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就應當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習知識、鞏固知識。
參考文獻:
[1]曾雪琴.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學理科園地,2016,12(4):56-57.
[2]孔麗莉.淺議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對學生興趣和積極性養成的幾點看法[J].教育,2017(3):00193.
作者簡介:劉亮,江蘇省靖江市,江蘇省靖江市斜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