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用技術課在全國普通高中的開設,有助于培養高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素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良好的助推作用。但該課程教學過程中缺乏高效的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該門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筆者闡明幾種主要的教學方法,以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通用技術課程;教學方法;技術作品
通用技術課在全國普通高中的開設,有助于培養高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素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良好的助推作用。其教育教學在教學條件和工業發達的各大中城市學校已經步入正軌,課任教師經過多次培訓,已經由原來其他科目教師轉變成通用技術課的專業教師。同樣都是在高一或者高二開設通用技術課,可經過一年或兩年的教學,在全國青少年科技競賽中明顯看出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在科技發明與創造中的差距越來越大。作為一名農村中學的通用技術老師,我一直在努力思索并探究,在現有農村中學的教育教學環境和條件下,更好地開展這門功課的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堂。為此,我從研究通用技術課課程特點入手,借鑒他人的成功教學經驗,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選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喜歡這門課,喜歡教學的老師,才能有學習的動力和上課的欲望,才能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展開想象的翅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奇思妙想,才有新的發現與創造。《通用技術》目前是非高考科目,學生不會因高考而學習,那么學生學習的動力只能是興趣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采用學生作品展示、多媒體播放中央電視臺的“我愛發明”節目、展示以往學生獲獎事例、讓學生實際制作作品、組織競賽等許多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查找“案例”,共同分析,激發學生的創新發明激情
案例教學法在其它文化課和藝術課教學中運用的非常廣泛,它是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案例,進行討論、分析、總結來培養學生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通用技術課恰好是運用其它課程的理論來進行發現問題、明確問題、解決問題的一門課程,如果只是停留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學生難免感覺重復、多余。讓學生直接進行創新發明實踐,農村學生又因為環境限制,不像城市里的孩子見多識廣,根本沒辦法去創新發明。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查閱資料、下載視頻,舉些既通俗易懂又有趣味的案例和學生共同分析,來引導、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激情,從而有所發明與創新。比如在結構與穩定性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出示臺風過后,各物倒塌的場景圖片,引出結構與穩定性的課題。讓學生先理解概念,再舉出實際生活中所見到的結構影響穩定性的例子,如茶幾、輸電塔、A字形梯、自行車、不倒翁、倒置的啤酒瓶等來研究影響穩定性的三個因素。
三、 布置作業,填寫技術作品申報表,用“任務驅動”教學
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今天,如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采用什么教學方法才能實現?我認為近年來推廣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幫助我們,它是把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這種教學方法在其它學科中已經廣泛應用,通用技術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認為更具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先天的優勢,可以通過設計技術作品的任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對當前任務的理解,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解決方案,使課堂氛圍真正活躍起來了。我在通用技術課的教學中設計了如下《技術作品申報表》,事先給定設計目標或者需要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完成給定的設計任務并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給出評價,提出建議或意見,教師進行當堂點評。
四、 “與生產生活實際結合”教學
技術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把教學與生產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學生才有解決問題的激情,才能感覺到自己學有所用,才有用武之地。所以,在通用技術教學中一定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如在《技術與設計1》第八章“技術產品的使用、維護和保養”的編寫產品說明書教學中,我就讓學生編寫農村生產工具,如手推式鏟地車、鋪膜機、點播機等的產品說明書。在設計作業中給出解決農村生產生活或者自己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在“做中學”和“學中做”,學生的興趣、積極性才能調動起來。
五、 “分組討論”教學法
通用技術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為目標,在教學中更側重學生動腦、動嘴、動手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討論法是實現上述目標的一種有效途徑。學生討論的環節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一)觀點交流。在此階段,小組內成員以討論的方式發表各自對議題的看法。在此階段可以使用頭腦風暴法,亦即讓學生們圍繞著某一議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其余成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補充完善或者形成新的觀點,最后再討論總結出自己這一組觀點的方式。采取此種方式讓成員充分地思考并學會團結合作。(二)觀點改進。在提出各自觀點之后,小組成員可表示對其他人的觀點是否接受,如果接受,那么可以總結完善小組成員看法,最后形成統一觀點并盡量言簡意賅地表述它;如果不接受,那么各成員應對自己的意見提出依據,再由所有成員討論是否得當,以此完善觀點,得出結論。(三)觀點總結。當小組內部達成比較一致的看法后,即可應教師要求展示小組觀點。在此階段,由教師制定每一小組展示人選,盡量選擇水平中等的學生。在展示過程中,其余非展示成員,可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課堂知識鞏固或進行其他活動,避免學生無所事事。
參考文獻:
[1]鄒霞,李維明,唐沖.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策略例談[J].教育科學論壇,2012,7.
[2]吳金釵.新課程理念下高中通用技術課堂教學初探[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0,3.
[3]孫會全.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特點及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1,1.
作者簡介:
王發義,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