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以及新課程的持續推進,要求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其語文思維能力。本文以培養思維能力的重要性為基礎,從設定課堂情境、小組合作學習、豐富教學內容、強化理性感性思維結合能力等方面提出培養策略,從而提升高中生語文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中;思維能力;語文教學
現代社會對于全方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教育教學模式也需要隨之變化,在高中時期培養學生語文思維能力,除了滿足對應學科考試需要,還有助于樹立學生獨立的語文思考能力,并聯動對其他學科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從而完成我國現代教育教學根本目標。
一、 對高中生語文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高中時期的語文思維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對于獲取的信息進行理解思考并內化記憶的能力,其具有一定的交流性與深入性。目前,我國教育部也明確提出了對學生思維能力需要盡快開展對應培養工作的要求。隨著新時期發展速度加快,傳統語文教學模式中的缺陷與漏洞正逐漸凸顯出來,不斷加大對于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適應時代要求。提升思維能力不僅有利于加深對學科知識的理解,還能激發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習熱情,從而保證素質教育背景下,教育目標的完成質量。
目前,對于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許多語文教師仍處于茫然的狀態,固化地施行教學方案,出現課堂教學效果差、學生語文能力停滯不前的局面,雖然一部分教師能夠做到對經典詩詞與文章節選進行賞析,但由于測評方式不合理,導致無法從整體上進行正確理解,達不到應有效果。
二、 高中語文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一) 情景式語文思維能力教學模式
在進行高中語文的教學工作時,語文教師可通過情景式教學的方式提升學生自主思維能力,情景式教學模式在多種學科的日常教學中均有體現。首先教師需要在課前對語文教材充分梳理,了解教學內容,在課堂過程中,尋找可設置情境的節點,學生在設置的情境中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完成章節內容的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自行分析情境中問題,有利于提升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荷塘月色》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與教學道具來達到設立情境的目標。播放有關荷塘月色的影視作品和音樂作品,為學生營造出一種寧靜美好的氛圍,在情境中進行課文講解,使學生置身于課文中涉及的景色當中,能夠加深對《荷塘月色》文章內容的理解,自身可以從深層次思考文章詞句。教師在誦讀完課文后,可提出對應問題:1. “荷塘月色中你覺得最美好的景色是什么”2. “作者創作時是一種怎樣的心境”等,帶著疑問,學生在課文學習時也會更加認真,通過自主分析得到問題答案,不僅提高知識水平也培養了自身思維能力。
(二) 制定學習小組培養獨立語文思維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相較于傳統高中語文教學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以及研討精神。在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當中,重點強調的是教師講解部分,將學生放置到相對被動的學習位置,學生在多種教學活動中無法進行自主思考,只能選擇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點,這樣就對自身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起到制約。因此,需要轉變傳統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學習主體的身份,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其學習能力。
例如:《裝在套子里的人》一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將所有同學分為幾個小組,使其通過協作的方式進行知識學習。教室前期可根據文章內容設置對應教學問題,將問題逐一分配給小組成員,學生通過組內討論、通讀文章后對相關問題提供解答。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每一名組員都能夠在其中進行交流與匯總,相互交流過程中,他人思維方式會帶動自身思路,對能力的培養可起到積極效果。
(三) 充實教學內容,擴大學生知識接觸面
在傳統高中語文教學模式當中,教學內容主要圍繞以下幾方面進行:生僻字詞、語法語句、閱讀理解、短文寫作等。為保證學生全方面發展,教師還應該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拓寬學生對于知識的接觸面,讓其能夠從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進行思維的創新與發展。例如:《赤壁賦》一課的學習時,可以在課前下分發預習任務,鼓勵學生通過互聯網、圖書館等方式了解作者蘇軾的人物歷史與生平經歷。在課上講解的時候,不僅需要分析材料內容,還要有針對性地結合創作時代背景、作者境遇進行展開,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潛移默化中提升語文思維能力。
(四) 重視對個性化思維能力的培養
由于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異性,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重視自身所起到的引導作用,根據學生表現出來的不同語文素養與思維能力,制定個性化培養手段,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化差異,堅持以人為本,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文章內容,并及時整理自我學習反饋報告,開設多種課外自主學習活動,例如:圖書一角、課外語文知識比拼、古詩詞賞析大賽等等,培養學生多個層次的思維能力。
三、 結論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引導者作用,在語文課堂上應用多種新型教學策略,可有效發揮自身引導職能,幫助學生發現自身潛能,培養優秀學習習慣,提升語文思維能力,為其后續的學習與生活打下良好基礎,滿足我國對于綜合性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郭筱.語文思維的培養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8,5(21):18-19.
[2]陳美.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86.
作者簡介:
紀榮花,福建省龍海市,福建省龍海市實驗中學。